导 读
这是一篇写给中国电视事业的技术奠基人章之俭先生的悼文。
章之俭,1930年7月出生于江苏武进,2024年9月20日逝于北京,享年94岁。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电视技术的开拓与创新——黑白电视首播,建设中国第一个大型彩色电视中心,推动电视节目上星传输……中国亿万观众足不出户就能看到丰富多彩的节目,与这位前辈的贡献密不可分。
他还牵头制定了电视行业的一系列重要国家标准,工作直至古稀。当时,他已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退休多年。
“章先生等前辈的成果,是硬科技的进步,也是软实力的提升。”一位电视界后辈这样评价,“他们留下的更宝贵的财富,是面对一穷二白的开拓进取、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章之俭
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电视台
这张照片至今挂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上,它记录着历史。那是195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对国庆庆典进行电视实况转播时拍摄的。
照片上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就是章之俭,时年29岁,此时的他已被任命为建国十周年庆典活动电视转播工程的电视组组长。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播使用的是章之俭主持创建的“十讯道转播系统”,中国电视观众第一次通过黑白屏幕感受到了大阅兵的空前规模和万众游行的欢乐海洋。
一个属于中国电视的时代,已经在彼时徐徐开启。
此前一年多的1958年5月1日,电视信号第一次出现在中国首都上空。晚上七点,北京电视台开始了2小时的黑白电视试播,节目是诗朗诵《工厂里来的三个姑娘》、芭蕾舞片段《四只小天鹅》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已于5月1日开始实验广播。”新华社随后发出电讯。中国人因此而欢呼,虽然在当时,全北京只有五十多台电视机。
章之俭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参与研制、设计、安装了北京电视台的黑白电视中心设备。
1958年,黑白电视实验室现场。图源:国家广电总局官网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广电人,章之俭1952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电讯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央广播事业局工作。因为当时的中国还没有电视,所以是“中央广播事业局”。直到1982年,广播电视部的名称才开始出现。
“那时事业局和电台在北京西单六部口的一片平房里办公,工作人员不到200人,用的发射台还是国民党留下来的100千瓦中波发射机,收听覆盖范围不超过河北省。”晚年章之俭回忆往事时说道,“家底很薄弱。”
为了突破瓶颈,章之俭和其他9位技术人员被派往苏联及东欧国家学习电视技术。在异域求知三年后,1956年,年轻人学成归国。“回国不久,广播局决定要筹建我国第一个电视广播台。”章之俭说。这个电视广播台就是北京电视台。
电视台该怎么建?章之俭等人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接受苏联援助的设备和技术,另一条路是自主研发。经中央批准,他们选择了第二条路。自主研发的正确性,很快被时间证明——在章之俭参与转播的国庆十周年庆典上,来北京观礼的赫鲁晓夫告诉毛泽东,苏联准备撤回在华专家……
受制于当时的条件,自主研发极为不易。“在设备研制和建台过程中,我们遇到了种种想象不到的困难。”章之俭说。困难包括如何制作摄像机的偏转线圈,如何选用电子元器件,如何使用示波器来调试设备……当时国内电子元器件生产技术非常落后,每往前一步都面临重重考验。
彩色电视制式大会战
“硬件”与“软件”的进步总在相互推动。中国制造的黑白电视机诞生12年后的1970年,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天津无线电厂问世了。
行业的进步离不开制式和标准的先行。也是1970年,国家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启动了彩色电视“制式会战”,章之俭被任命为全国彩色电视制式会战领导小组成员,并担任北京“战区”广研所分组组长。
所谓“彩色电视制式”,指的是彩色电视信号编码与解码的方式,它决定了电视画面的色彩和兼容性,被视为电视处理的核心技术。“在攻关之初,国家提出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研究出我们自己的制式。”章之俭回忆。后来有媒体发布的《揭秘彩电攻关大会战》一文称:当时世界上的三种彩电主流制式是欧洲的PAL、日本的NTSC和苏联的SECAM。最终,包括章之俭在内的多位专家选择了PAL制式。事实证明,这又是一次符合国情的正确选择,它为后来的电视事业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确定我国采用PAL制的部分专家合影,前排左一为章之俭。图源:电子科技大学微信公众号
1973年4月14日,北京电视台迎来了第一次彩色电视信号试播,章之俭是这次试播的技术负责人。尽管试播只有1小时,但仍然是质的突破。当年国庆,北京电视台彩色电视广播正式开播,观众看到了缤纷绚烂的游园活动——中国从单调的黑白电视时代,跃入彩色时代。彩色电视信号试播成功后,章之俭又主持制定了中国的彩色电视标准,为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为对中国电视技术的突出贡献,在1978年3月举办的首届全国科学大会上,章之俭被评为先进个人。正是在这个划时代的大会上,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为知识分子平反。
1978年3月举办的首届全国科学大会上,章之俭被评为先进个人。图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中国广播电视行业感受到了春江水暖。1978年元旦,《新闻联播》正式开播。同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以国家电视台的身份成为改革开放的记录者与参与者,章之俭曾于1980年代任中央电视台副总工程师。
1982年,章之俭开始负责中国首座大型彩色电视中心工程的工艺总体设计。他的工艺设计方案被评价为“达到了当时的先进水平”。一年后,中央电视台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在除夕20:00现场直播,看春晚,就此成为中国人过春节的一个重要仪式。
另一方面,在国门打开后,中国的广播电视设备受到了国外设备的冲击。“以前总觉得自己的设备很不错。有一次参加一个广交会,看到德国的电视设备,才知道什么是世界水平。”章之俭曾告诉记者,在经历了一阵子刻苦学习与励精图治后,到1990年代,“国内市场又回到我们手里”。
向更多人还原更清晰的世界
如果说黑白电视的试播成功给国人提供了报刊、广播之后的第三媒体,而彩色电视还原了这个世界的原本模样,那中国广电的另一个目标,就是让电视信号能更大范围地覆盖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哪怕穷乡僻壤、天涯海角。
这注定是一次漫长而艰难的爬坡——从1950年代的无线电视,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有线电视,再到九十年代的卫星电视,尽管困难重重,但章之俭等前辈的初心从未改变。
章之俭曾对媒体回忆过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一段经历:当时还在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处工作的他,参与了“电视覆盖网的规划”工作。因为当时没有微波,只能用发射机无线传播的方式进行覆盖,所以很多高山上都建了发射台。他带着沉重的仪器登上了那些海拔1500-2000的山峰,往往要用一天时间。“河北的山,山东的山,我都爬过。”
对1980年代中期开始兴办的有线电视网,时任广电部科技司司长的章之俭也是重要的推动者。1988年9月,广电部将湖北沙市定为有线电视试点城市,并将试点列为部级科研项目。章之俭主持召开了沙市有线电视系统工程工作会议,对其工程总体方案和“试验先导网”的建设给出了重要意见。随后的两年里,花甲之年的他多次奔波于北京与沙市之间。1989年9月,沙市有线电视试播成功,一年后正式播出。沙市的试点成功,为中国城市有线电视网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积累了经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中国有线电视用户已经超过2亿。
要扩大电视覆盖网、改善图像信号质量,除了建设有线电视网,另一个方式就是发展卫星电视——尤其是打通边远地区“最后一公里”,这是最高效的手段。
1993年,在章之俭的指导下,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卫星信道采用了“副载波传输数字立体声标准”,卫星节目的覆盖范围和图像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两年后,受广电部委托,他负责建立了中国第一座Ku频段广播电视卫星上行站。
“直播卫星广播,提高了电视信号对国土全部覆盖的能力,为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在发表于《数字通信世界》的一篇文章中,他这样写道。也正因为卫星电视的普及,在2013年,中国电视信号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全国人口的99.99%。
“当前广播电视技术正面临一场革命。广播电视从节目采编、制作、存储播出到节目传输、发射、接收等各个环节都在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广播电视将全面进入数字化的时代。”二十多年前,章之俭就在《中国传媒科技》上写道,“数字化进程之快,超出我们预料,我们应有充分准备,因势利导;结合我国国情,积极推进。”
在另一篇采访文章中,他指出:电视的数字化发展需要经历两个阶段,一个是初期的标清,一个是高级阶段的高清。“清晰度提高了,真实感明显变强了,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有立体声、环绕声。”章之俭这样描述高清的优点。
这是章之俭先生在相册里的亲笔记录
1994年,从国家广播电视部科技委主任、科技司司长职务上退休后,章之俭发挥余热,继续推动数字电视发展。他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委托,担任数字电视(含高清电视)标准工作组组长,完成了中国数字电视领域重要基础标准的制定。2000年,章之俭再次受国家数字电视领导小组委托,担任中国自主研发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测试组组长,对国内研发的多种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进行了多次测试。那一年,他整整70岁。
“最近几届奥运会都采用了高清转播。2008年奥运会已经临近,留给我们的准备的时间不多了,马上要发展高清。”2005年接受《广播与电视技术》采访时,这位老人表示。
正是在前辈们的努力下,2006年8月,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DTMB)正式颁布。两年后,中国迎来奥运史上第一届全部采用高清信号转播的北京奥运会。
这一年,而中国观众正是通过自己的数字传输系统,看到了比以往更清晰的奥运会和更清晰的世界。
章之俭先生将人生最具价值的时光,都贡献给了中国广播电视技术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