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已经归去,给中国人留下了“人生的一道难题”

港台明星 4 0

琼瑶离世的报道看了几条,到底是什么疾病还是因为意外事故,媒体都含糊其辞,看到《琼瑶在台湾家中轻生身亡》,《86岁琼瑶家中自杀身亡》这样的标题,才知道大概。

这些报道各有特色,有人称赞也有人质疑,但作为读者,都想知道逝者的直接原因,如那些讣告公布的:因xx病抢救无效,或交通事故等等。

“轻生”、“自杀”虽然犯忌,但读者总算明白了一个大方向。

随着时间的推移,报道留下的疑问解决了,但女作家留下的“人生的一个难题”,并没有解决。

人生的这个难题,作家辞世前十多年一直在努力,直到辞世前的遗言中,还特别指出:

我死亡的方式,是在我生命的终点站实行的,年轻的你们千万不要轻易放弃生命,一时的挫折打击,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炼。希望你们像我一样活到86、7岁,但愿那时,人类已经找到了很人道的方式,帮助老人快乐地归去(见下图)。

字里行间,饱含着对青年的关心爱护之情,寄托对未来的希望,也透露出无奈和遗憾。

早在十几年前,她就多次表达过对生老病死的观点,决定万一病重时不抢救不插管子,及“安乐死”(尊严死)等等。

今日头条文章截图

可是,正如常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对“不抢救,不插管子”,她亲爱的丈夫2人本来是高度一致的,但在丈夫儿女的坚持下,也未能实现。对此她一直耿耿于怀,在最后的遗言中,都还没忘提及。

她自己虽然没有抢救、插管子,可没有实现公认的“很人道的方式帮助老人快乐地归去”……

作家已经归去,她给中国人留下的“人生的一个难题”,还须中国人去努力。

从现实中看,解决这道难题不容乐观。

“快乐地归去”,可能没有人公然反对,可涉及方方面面,是个敏感问题,也是“系统工程”,除科学技术原因,还取决于人们的思想观念,环球时报记者在采访琼瑶时,都认为“推动较难”。

今日头条文章截屏

立法主要靠代表、委员,而他们正当年富力强时,根本不可能想到这老年时候才出现的问题。

而到了一定地位和有了一定财富的人,他们本人和子女都各有心思,一般都不可能放弃抢救,如前面已提到的女作家丈夫,及众所周知的上海那个躺在医院病房几年的退休干部,还有名人巴金:

不插管子不抢救,以免受“酷刑”折磨,能够快乐地归去,是个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虽难,希望能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否则是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