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一生共有67部作品,除了被改编为影视剧的,还有很多大众不那么熟悉的作品。
我最喜欢琼瑶60年代的书,60年代的台湾,还一派田园的气息,20多岁的她笔下的故事清新婉约又迷茫惆怅。
70年代30多岁的她创作的故事更丰富多样缠绵悱恻也都市气息渐浓。这可谓是琼瑶情感和创造力的高峰期。
80年代四五十岁的琼瑶创作并不多,是她情感的稳定和回顾,此时她把重心转移到把曾经的作品影视化上。
90年代中老年的她,情感的热度在衰退,但讲故事的能力更成熟,她此时创作更多的是民国清末背景的故事。同时她这些作品影视化的很成功,《还珠格格》是她创作生涯的最后最亮丽的夕阳红。
到千禧年60多的琼瑶创造力逐渐衰微。她是一个作家,中年后也是一个成功的影视制造人,从剧本歌词到选角无不体现了她优异的审美情感表达能力。
儿时看过很多部琼瑶剧,里面感触最深的是从未拍过电视剧的最后一个梦《流亡曲》。这一篇是她最真实三观最正的一部小说,男女主人公之间实际上并未开始就因死亡而结束的情感,只是抗日战争期间日寇带来的巨大灾难的一个缩影。
这个是她的亲身经历:当时和他们一起走军官,因为一个士兵偷吃了农民的一根甘蔗而要枪毙他,我军的其中一条军纪就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琼瑶的爸爸为此和这个军官吵了起来,这个小姐的台词就是琼瑶爸爸的原话,后来一气之下,和军队分道扬镳!这些都写在《我的故事》里的!
《情深深雨濛濛》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刻,这是我童年时期哭的稀里哗啦的一部剧,为剧中倔强的依萍的遭遇而哭了好多次。
现在很多人说何书桓是一个渣男,两头骗,说琼瑶阿姨写这个男主角时三观太离谱。琼瑶式的爱情观就是小三的爱情,不应该看。
但是那个时候大众接受的何尝不是这些求之不得又被虐的爱情呢!如果一开始杜飞就和如萍在一起,依萍和何书桓在一起,且不说当时的地位不相等,何书桓家里的父母也不会看上依萍那种落魄身世的。最后依萍变成被拔了刺的刺猬。
有部分人喜欢站在道德高点指责每个角色,比如“书桓渣男”“ 如萍心机女”, 其实真没必要 ,人性本身就是很复杂的,就是因为每个人的不完美才真实,才能被人反复讨论研究,这个戏剧作品才算成功。现在的很多电视剧都是完美人设,看不到人性的弱点了都。
其实所谓的“三观不正”一个是时代,还一个也是每个人的想法不同,现代的社会越来越少的人会爱情至上了,也越来越理性了。我觉得没必要因此去攻击琼瑶。
一个冷知识:台湾是1985年才废弃纳妾制度的,平鑫涛和琼瑶是1963年认识的!平鑫涛是想纳妾琼瑶,想同时拥有两个家庭,被琼瑶拒绝了,所以远走他乡,16年以后平鑫涛离婚了,他们两个才正式在一起!
人品和作品真的无法那么等值的对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