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万个故事,却只有一个结局。”
这句话,用来形容琼瑶的一生,再合适不过了。
这位台湾著名作家,于12月4日在家中离世,享年86岁。
这个噩耗传出后,无数网友为之惋惜:“我们失去了一位最爱的作家。”
有人感慨说:
“这世间,没有一种遗憾,能超越生死。”
是啊,当那个曾陪伴了几代人的“琼瑶奶奶”离开人世时,才意识到,属于我们的青春,终究是落幕了。
在那个港台风盛行的年代,琼瑶就像是一个奇迹。
她用细腻的文字,创造了一个浪漫而梦幻的世界,让无数观众为之所倾倒。
而如今,当她带着自己的作品和故事,踏上了那条离别的旅程时,我们也终于可以放下心中的那份不舍和怀念,好好地和她道一声再见。
01
生于书香,长于战乱
1938年4月20日,琼瑶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书香门第。
她原名陈喆,取自诗经《卫风·木瓜》中的一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则是一名教师,在父母的熏陶下,她从小内心就埋下了文学的种子。
由于战争,她的童年经历了炮火纷飞的岁月,也目睹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6 岁时,她与父母从湖南逃至广西。
一家人历经艰难险阻,风餐露宿,居无定所,时刻面临生命危险。
在逃难途中,弟弟不慎走失,让一家人陷入了极度的痛苦和绝望之中,父母甚至想要带着琼瑶去跳河轻生,好在最后他们被救起。
幸运的是,在桂林,一家人奇迹般与走失的弟弟重逢。
这段经历给年幼的琼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让她深切地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战乱频仍,家庭经济状况一度陷入困境,他们身无分文,母亲还病倒了,琼瑶自己也染上了疟疾,身体和精神都遭受着巨大的折磨。
琼瑶的父亲是个有才华的文人,但战争让他不得不放下理想,为生计而四处奔波。
然而生活的动荡让一切变得不确定,他的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收入也越来越不稳定。
尽管如此,父母仍尽力给予孩子们最好的教育。
在她11岁那年,又跟随父亲搬到台湾。
在新的环境中,她开始接触各种文学作品。
她非常喜欢读书,常常一个人坐在角落,沉浸在书的海洋里。
这些书籍不仅开阔了她的视野,更激发了她对写作的热情。
16岁时,琼瑶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云影》,从此踏上文学之路。
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女高中生与国文老师之间的禁忌之恋,清新脱俗的文风立刻吸引了众多读者的注意。
童年的经历,让琼瑶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她在《我的故事》中写道:
“我从小就明白,人生充满了变数,唯有爱,才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02
琼瑶的破茧之路
少女时期的琼瑶,便展现出了对文字的天赋与热爱。
她笔下的故事,总是充满了诗意与远方,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浪漫。
然而,生活并非总是如小说般美好。
16岁的琼瑶进入高一,数学成绩就像一个噩梦缠绕着她。
当她拿着20分的数学试卷回家时,看到妹妹因为考了98分而自责,让她内心充满了恐惧。
母亲看到成绩单后的辱骂,就像一把冰冷的剑,直直地刺进她的心窝。
琼瑶在受辱后选择了吞药自杀,好在命运在这一刻没有放弃她,抢救及时让她活了下来。
但从此,她和母亲之间的那道裂痕,就像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这个时候的琼瑶,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迷失方向的船,找不到自己的价值和方向。
然而,在她最黑暗的时刻,语文老师蒋仁就像一道光照进了她的世界。
蒋仁发现了她的写作天赋,让她在课堂上朗诵自己写的文章,这一点点的认可,就像星星之火,点燃了琼瑶心中的希望。
她的心中悄然萌动起了爱意,爱上了这个大她25岁的男人。
一个有着成熟男人魅力且满腹诗书、儒雅气质的人,走进了她的世界。
蒋仁的出现,就像是平静湖面上投入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对于当时的琼瑶来说,他有着超乎同龄人的吸引力;而对于蒋仁来说,琼瑶青涩面容与早熟灵魂的反差也令他无法抵挡。
他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份感情,可是感情就像纸包不住火一样,还是被大家发现了。
琼瑶走在学校里,能感受到同学们异样的目光。
很快,这段恋情也被母亲发现,在大闹学校后,国文老师被解聘离开了台北。
这一段感情,既美丽又悲伤,梦醒之后,只留下无尽的遗憾和幽怨。
她开始厌学,成绩一落千丈。
第二次高考落榜后的她,再次被绝望笼罩,于是她又一次选择了自杀。
不过,命运似乎并不想让这个有着写作才华的女子就此陨落,她再次被救回。
这就如同“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琼瑶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放弃了学业,开始专心创作,这一选择,成为了她人生的转折点。
琼瑶将幽怨寄托于写作中,写出《窗外》这本书,一经出版便红极一时。
这部小说不仅让她在文坛崭露头角,更让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
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浪漫情怀和贴近生活的情节,迅速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
那时的她,年轻、勇敢,敢于挑战传统,用文字描绘出青春期那份既青涩又炽热的爱恋,让无数同龄人找到了情感的共鸣。
03
两段婚姻,书写爱恨情仇
在创作的道路上,琼瑶认识了庆筠。
他们初次相遇时,彼此都被对方文字的热情深深吸引,仿佛找到了灵魂的伴侣。
他和琼瑶一样醉心写作,虽然穷得“只有一件西装,裤子都磨破了”,但他的一句话“如果你志在写作,读不读大学都一样”似乎戳中了琼瑶的心。
在21岁时,琼瑶嫁给了庆筠,两人步入婚姻殿堂并有了儿子陈中维。
但婚姻生活并不像她笔下的爱情故事那般美好,家庭开支的压力,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他们身上。
庆筠的收入无法承担家庭开支,琼瑶开始对丈夫产生不满,两人常常因为柴米油盐这些琐碎的事情争吵不断。
起初,他只是偶尔在压力大的时候喝一点酒来放松。
但渐渐地,酒精成了他逃避现实的方式,他开始频繁地饮酒,甚至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也会借酒浇愁,脾气也一度变得暴躁起来。
这让琼瑶痛苦不堪,但即使在这样的痛苦中,她也从未停止写作。
她尝试通过沟通解决问题,唤醒丈夫的爱。
但无论她如何努力,庆筠的行为越来越极端,有时甚至对琼瑶施暴,导致家庭陷入绝望。
她在自传中回忆道:“那段日子,我就像生活在地狱里,每天都在痛苦中挣扎。”
琼瑶难以忍受现状,每天醒来的恐惧和睡前的不安,如同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她的心灵。
尽管如此,为了孩子她还是选择了坚持,并不断寻找新的转机。
在感情方面,琼瑶又经历了一次波折。
她与平鑫涛的相遇,像是一场命运安排的邂逅。
平鑫涛邀请琼瑶去台北接受电视台的采访,那时的平鑫涛已有家庭,可爱情就像一阵无法阻挡的春风,在两人之间悄然滋生。
平鑫涛的《皇冠》杂志在当时发行快十年,利润太少,始终“惨淡经营”,而琼瑶的作品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皇冠》杂志销量的大门。
他们在事业上的合作越来越默契,感情也逐渐升温。
在结识平鑫涛不久后,她就与庆筠离了婚。
虽然这段感情饱受争议,毕竟平鑫涛当时已有家庭,但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平鑫涛的原配林婉珍在知道两人的婚外情后,痛苦万分,甚至曾想过自杀。
而琼瑶呢,她却对林婉珍的痛苦视而不见,反而不断发表文章,秀她和平鑫涛之间的恩爱。
在平鑫涛的支持和鼓励下,琼瑶的创作之路越走越宽。
她的作品从《烟雨蒙蒙》到《梅花烙》,从《还珠格格》到《又见一帘幽梦》等,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巨大轰动,成为了当时最畅销的书籍之一。
这些作品中的爱情故事,或缠绵悱恻,或轰轰烈烈;她笔下的爱情是纯粹的、唯美的,带着诗意与憧憬。
男女主人公或许会历经波折,但始终保持着赤诚的心;或许会遭遇误解,却从不放弃追寻真爱的勇气。
她让我们相信,这世界上真的存在着至死不渝的感情,存在着愿意为爱付出一切的勇气。
第二次婚姻,让琼瑶找到了真正的爱情和事业上的伴侣。
04
生命,是一场美丽的旅程
在平鑫涛的陪伴下,琼瑶的事业越来越顺利,名气也越来越大,
两个人共同度过了30年的幸福时光。
2011年,琼瑶突发心脏病被送进医院紧急抢救,才捡回一条命。
可没过多久,她就查出患上了脑瘤。
确诊消息一出,家人都被吓坏了。
琼瑶却异常乐观,表示自己很珍惜能活下来的日子,不想带着病痛离开大家。
从那以后,她就开始积极配合治疗,每天都按时吃药。
为了不让病痛影响生活,琼瑶还把家从台北搬到了内地的苏州。
在那里,她一边享受悠闲自在的生活,一边继续着自己的创作。
2018年5月,琼瑶自传《我的故事》出版发行。
在这本书里,记录了她从年少到年老的人生历程。
书里的每一段故事,每一个字,都充满了琼瑶对生活的感悟与感慨。
在面对死亡时她说:
“每个人都会有这一天,与其害怕死亡,不如坦然接受它。”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的时候留下了遗憾。”
尽管已经年近耄耋,琼瑶依然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2020年2月8日,琼瑶还在微博上给大家分享了自己过年的照片。
照片里的她笑容满面,看起来精神矍铄。
遗憾的是,2023年9月,琼瑶因为感染新冠住进了医院。
虽然经过抢救挽回了生命,但是病情还是没能好转。
2024年12月4日,琼瑶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去世前一天,她还写下了一封公开信。
她说:上苍让我的生命到了终点站,我毫无遗憾的迎接它,今生我别无他求,只愿‘天下有情’四个字永存人间”。
这封公开信里,藏着琼瑶这一生的感言。
她用尽一生书写感情,渴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而这背后,是她对爱情最真实的表达。
写到最后:
琼瑶的一生,就像她笔下的爱情故事一样,充满了悲欢离合。
她在文学和影视领域创造了无数的经典,她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她用文字编织了一个个浪漫而又动人的爱情世界,让无数人为之陶醉。
她的离去,虽然让人悲痛,但也许正如她在遗书中所说:“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经‘翩然’的去了。”
她认为死亡是每个人必经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她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她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
如今,琼瑶奶奶已经离世了,但她留下的爱情与梦想的乐章,将永远在人们心中奏响。
正如那句话所说:“有的人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生命,是一场美丽的旅程。
即使我们无法选择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度过这一生。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琼瑶一样,用心去感受爱,用爱去温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