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采写新都客家文化系列专题报道的缘故,近日记者采访了新都学者、政协委员刘峰廷先生。闲谈中,刘峰廷提到2013 年,因一件机缘巧合的事,探寻到木兰客家曾有一个显赫的曾氏家族,前后出了三进士六大家,就连被誉为“华人当代言情小说教母”的琼瑶也是这个家族的女性名人。记者闻知非常惊愕:台湾的琼瑶阿姨竟然和新都木兰石马村的曾氏家族有血缘关系,这是真的吗?随后,在刘峰廷老师的带领下,1 月11 日,记者和新都地志办《客家志》编纂张仲辉先生一起,到木兰镇石马村1 社曾家祠堂进行实地探访,在采访了曾氏族人,查找相关史料,详细采访当年的发现者及有关人士,经过多方努力,记者获得了极其珍贵的资料,这些资料表明:“言情小说教母”琼瑶血脉根系源自成都市新都区客家曾詠家族。
讲述
曾家后人寻根
引出显赫的曾詠家族
1 月9 日下午,在一个小茶楼,记者听刘峰廷讲诉了3 年前,他调查客家曾氏家族的起因。刘峰廷告诉记者:
“2012 年5 月8 日上午,川大后勤处退休干部曾建勇与姐夫傅树明老师一行来到木兰寻根,找到我,说明了想与这里的曾氏家族联宗续谱的来意,请我带路到兰家堰,并告诉我说,他有一位曾叔祖名曾詠,《华阳县志》有载,字仲撰,号永吉,‘恒’字辈。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进士,生三男六女,儿女都是名人。
据曾建勇介绍,自己生于1948 年5 月,原住成都小天竹,其父曾鼎昶生于兰家堰,到成都时将10 余亩地租给曾进和耕种。”当谈到其祖父时,却不知其名,只知是一名中医师。经反复询问,曾建勇讲自己保存有楷笔体印章一枚为曾进彦。祖父是“进”字辈,与本地字辈一样。说到此,曾建勇将带来的民国版《华阳县志》有关章节复印件翻开给我看。根据这个线索,我电话联系了此家族负责人曾洪安,恰好曾洪安在家,我们一行来到了地名兰家堰的石马村一组曾氏祠堂,曾洪安带来其族谱给我们看。
为此,我通过曾建勇的介绍和实地查访及其族谱记载,专门对曾詠家谱及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查找核对。经查确有其人:曾詠,字永吉,自号吟村,华阳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科进士,官至江西吉安府知府,赠太仆寺卿。再深入研究整理,我眼睛一亮,从族谱的文化遗存中理出的曾詠一家“三进士六大家一英烈”线条,透过尘封的历史发现木兰曾氏出名门,而远在台湾的言情小说教母琼瑶也是从这一家族走出。”
刘峰廷通过曾建勇、曾洪安的介绍,查族谱及后来查相关资料,展现出“一家三进士六大家一领袖”初步线条。“一家”即曾咏家族,“三进士”即曾咏(道光二十四年进士)、其次子曾光岷(光绪十五年进士)、其外孙曾懿次子袁励准(光绪二十四年进士)。“六大家”即曾詠继室左锡嘉(清代女画家、诗人)、曾詠女儿曾懿(教育家、中医学家)、曾彦(诗词学家)、曾仪进(教育家)、曾科进(医学家)、曾鼎乾(著名石油地质学家)、曾鼎禾(数学家)。“一领袖”即陈君起(曾科进的夫人,是早期中国妇女运动领袖之一)。
寻访
三朝皇帝御赐修祠
1 月11 日下午,在刘峰廷带领下,记者和新都地志办《客家志》编纂张仲辉先生驱车来到木兰镇石马村1 社的曾家祠堂。保管祠堂钥匙的曾建德老人为我们开了祠堂门。据现场留下的建筑遗迹来看,祠堂原始规模不小,与之前见过的客家祠堂传统建筑构架一致,分为三进和侧房,第一进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圈水泥围墙,上铸铁门;打开铁门走进去,就可以看到曾氏祠堂的第二进建筑,粗大的横梁和柱子,无不述说历史的久远。这就是祠堂的正堂了。正堂门上,赫然挂着清朝三代皇帝赐给曾氏家族的匾额,分别是“大清仁宗嘉庆皇帝御书奉直大夫曾秀英大夫第”牌匾、“大清宣宗道光皇帝御赠甲午进士曾詠进士第”牌匾以及“大清德宗光绪皇帝赐甲申进士曾光毅恩进士”牌匾。进入祠堂,供奉的是曾氏祖先的画像和牌位。曾建德老人为我们展示了厚厚的曾氏族谱。祠堂后面,是第三进的建筑,但仅剩基石了。花纹斑驳的条石已经历经数百年风霜。据民国版《华阳县志》记载,鉴于曾氏一门对朝廷的贡献,道光皇帝拨付了国家库银修建维护曾氏祠堂。
通过族谱了解,木兰镇石马村曾姓家族原籍广东长乐县七都,入川始祖曾冠万,传到第三世为曾秀英。曾璋恒(曾詠)是其第三子。
曾璋恒,字仲撰、号永言、榜名詠。世人以曾詠称之。甲午科进士,翰林院翰林,清道光皇帝赐“进士第”匾,曾任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知县,后任江西吉安府知府。曾国藩训练湘军时,调曾詠到安庆协助调军务,后积劳成疾而病故。追赠“太仆寺卿”,入昭宗乡贤祠,著有《易纬》、《论语集注》。其夫人左锡嘉亦是一位文学才女,是清朝中晚期著名的女画家和女诗人。曾詠和左锡嘉的二女儿曾懿(也就是琼瑶的祖母)为清末著名女中医暨女诗人,后嫁与江南才士袁学昌为妻,生下长子袁励桢,琼瑶的母亲袁行恕就是袁励桢的大女儿,这样算下来,曾詠为琼瑶的玄外祖父。琼瑶原名陈喆,琼瑶为笔名,1938 年4 月20 日生于四川成都。父亲陈致平,母亲袁行恕。1949年琼瑶随父母由大陆到台湾。
联络
搭起海峡两岸交流桥梁
对于曾氏家族及家族父系和母系名人的情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曾于2013 年实地采访,并在该台“神州之声”对台广播《探寻大陆客家庄》专题节目中播出。
时光回溯到2013 年9 月11 日。在省、市、区台办相关人员的陪同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之声”对台湾节目中心记者李展鸿、谢锦亮一行实地采访了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石马村曾氏祠堂,深入挖掘和采访了当地客家人的语言文化、姓氏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习俗文化和礼仪文化,对客家人寻根问祖、执着顽强的固有特性深感敬佩。
客家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和种族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厚重的文化内涵、浓郁的民俗风情,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活化石”。此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之声”对台湾节目中心关注客家文化,无疑对海内外承继客家精神、促进祖国统一、凝聚民族力量、加强文化认同、弘扬文化传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有台湾客家同胞通过“世界客家人大会”组织联系木兰曾氏后人,修志祭祖。
如:
倒埋坟:在君跃村三队,此处有坟一座,据说坟主姓任。任家有田有钱,养的儿子不务正业,好赌,有一晚赌博,输去田地六十亩。父亲气极,则备办酒席,请来族、亲,将他灌醉。然后头朝下脚朝上,将其活埋,因故得名为倒埋坟。
镇静庵;在静安村三队,明代建。清代康照大年重建。乾隆四十六年重修。民国三十二年适春重修。一九五0年,桂林乡人民政府成立于此,一九七0年,桂林中学亦设置于此,现为育英路366号“北欧印象””楼盘住宅小区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