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艺双馨”牛犇:用一生积蓄资助上百位学生,晚年独自住养老院

内地明星 5 0

悲苦童年,演艺启蒙

在演艺圈的浩瀚星空中,有一颗星始终散发着独特而温暖的光芒,那便是牛犇。他的一生,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充满了传奇色彩与动人篇章。牛犇于 1935 年降生于天津的一个贫寒家庭,原名张学景。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家庭的困苦如影随形。他在家中排行老六,兄弟姐妹众多,生活的重担早已将家庭压得喘不过气来。父母忙于生计,甚至在他出生时,都未能准确记住他的生日,直至后来看到门板上留下的记号,才勉强忆起。

命运的磨难并未就此停止,反而如汹涌的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袭来。在牛犇仅仅 6 岁那年,家庭遭受了灭顶之灾。他的父亲不幸感染白喉,由于家境贫寒,无力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魔无情地夺走父亲的生命。祸不单行,母亲刚生下妹妹不久,因难产流血过多而卧病在床,身体极度虚弱。仿佛被黑暗的命运紧紧相连,父亲去世后不久,母亲也随之而去。在那短短的一天之内,牛犇的世界瞬间崩塌,他从一个有父母疼爱的孩子,沦为了父母双亡的孤儿。

然而,黑暗中仍有一丝曙光。牛犇的哥哥此时已懂事,在北京电影制片厂辛勤工作,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艰难地支撑起整个家庭。哥哥的关爱与照顾,如同冬日里的暖阳,让牛犇感受到了些许温暖。或许是长期跟随哥哥在电影厂的缘故,牛犇幼小的心灵被演员这个职业深深吸引。他常常穿梭于剧场周围,像一颗灵动的小星星,好奇地观察着演员们的一举一动。附近的剧组人员见他机灵可爱,对他格外关照。看着演员们在舞台上光鲜亮丽,轻松赚取报酬,牛犇心中燃起了对演艺事业的渴望之火,期待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站在那聚光灯下。

演艺起步,渐露锋芒

1946 年,年仅 11 岁的牛犇,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对温饱的渴望,毅然决定踏入演艺圈。当时,中央电影企业三厂正在筹备拍摄《圣城记》,急需一名孩童出演片中的村童 “小牛子”。主演谢添偶然间想到了机灵懂事的牛犇,便毫不犹豫地向导演推荐了他。牛犇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片场,那一刻,他仿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导演沈浮的目光瞬间被牛犇吸引,只见他身着朴素的衣衫,眼神中透露出纯真与质朴,那未经雕琢的气质与形象,与角色完美契合。沈浮心中暗自赞叹:“这不就是村童该有的模样吗?就是他了!” 就这样,牛犇幸运地出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作品,从此开启了他漫长而辉煌的演艺生涯。他从一个平凡的孩童,摇身一变,成为了备受瞩目的 “小童星”。多年后,牛犇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地说道:“当时真的没想太多,只是从未吃饱过,为了能填饱肚子,才选择了这条路。”

随着第一部作品的成功,牛犇在演艺圈逐渐崭露头角。他的名字如同一颗新星,在制片厂附近闪耀。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踵而至,许多外出拍戏的演员在遇到合适的角色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牛犇,并向剧组热情推荐。演员白杨在香港拍摄《火葬》时,发现有一个角色仿佛是为牛犇量身定制,便毫不犹豫地向导演举荐了他。牛犇深知这些机会的来之不易,每次拍戏都全力以赴,用心诠释每一个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演员们纷纷拥有独特的艺名,心中羡慕不已。于是,他找到引领自己入行的伯乐谢添,请求为自己取一个艺名。谢添凝视着眼前这个活泼开朗的少年,脑海中浮现出他出演的第一个角色 “小牛子”,灵机一动,为他取名 “牛犇”。谁也未曾想到,这个由 “四头牛” 组成的名字,竟会陪伴他走过漫长的 75 年演艺之路,成为他在娱乐圈独一无二的标识。

年少成名的牛犇并未满足于现状,他怀揣着更大的梦想与抱负,毅然从北京奔赴上海,加入了上海影业公司。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在他的人生道路上设置一些曲折。就在他准备在上海大展宏图之时,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谢添突然为他接了一部在北京拍摄的戏 ——《龙须沟》。一边是充满无限可能的上海大好前途,一边是难以报答的深厚恩情,牛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他匆匆赶回北京,全身心投入到《龙须沟》的拍摄中。在片场,他认真揣摩角色,与其他演员密切配合,用自己的演技为角色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拍摄结束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回到上海,这一次,他加入了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心在这里扎根,继续追逐自己的演艺梦想。

演艺沉浮,坚守初心

与他意外入行时的顺遂相比,接下来的近三十年时光,牛犇的演艺之路充满了坎坷与挑战。尽管他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各大剧组之间,但命运却总是与他开玩笑,给予他的大多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配角戏份。他无数次在片场中默默等待,只为那短暂的出场机会。他看着主角们在镜头前大放异彩,心中虽有失落,但从未放弃对表演的热爱与执着。在那些漫长的岁月里,他不断磨练自己的演技,用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试图从每一个细微之处汲取表演的灵感。

直到 1980 年,命运的天平终于开始向他倾斜。导演沈耀庭在筹备《405 谋杀案》时,苦苦寻觅一位能够诠释 “看守人” 角色的演员。这个角色需要演员展现出老实本分的特质,沈耀庭在众多演员中一眼相中了牛犇。牛犇深知这次机会的珍贵,如获至宝。他深入研究角色的内心世界,精心设计每一个表情与动作。在拍摄过程中,他凭借精湛的演技,将 “看守人” 这个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仿佛从剧本中走出来的真实人物。他的表演引起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同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工作的导演谢晋便是其中之一。

不久后,谢晋在筹拍《牧马人》时,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出牛犇的身影,认为他是出演配角 “郭口子” 的不二人选。牛犇欣然接受邀请,全身心投入到角色的创作中。在影片中,他的一句 “老许,你要老婆不要?只要你开金口,我等会就给你送来”,瞬间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中国的大江南北,让他迅速走红。他的表演风格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风头甚至一度盖过了片中的男主角朱时茂。这部作品也成为了他演艺生涯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让他一举拿下了金鸡奖、百花奖的最佳男配角,使他从多年的沉寂中再次崛起,成为了观众心目中备受喜爱的演员。

尽管牛犇凭借出色的表演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与认可,但由于他外貌并不出众,在演艺道路上依然面临诸多限制。在他漫长的演艺生涯中,出演的大多是配角,担任男一号的机会寥寥无几。许多角色甚至连名字都未曾拥有,但牛犇从未因此而轻视任何一个角色。他始终坚信,角色无论大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与魅力。他用心去感受每一个角色的喜怒哀乐,用细腻的表演赋予角色灵魂。在拍摄 1961 年的《红色娘子军》时,他遭遇了意外。在片场,一条狗突然发狂,猛地扑向他,锋利的牙齿深深地咬进他的身体。牛犇强忍着剧痛,坚持说自己没事,为了不影响拍摄进度,他带着伤口继续投入到紧张的拍摄中。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每一个动作都依然精准到位。倘若换做如今的一些年轻演员,恐怕早已被送往医院,休养许久才肯复工。

1997 年,牛犇在拍摄《风吹风铃》时,又遭遇了惊险一幕。他骑在一头性格暴躁的驴子身上,驴子突然受惊,四处乱撞。牛犇瞬间被甩落,重重地摔在地上。他只觉一阵剧痛袭来,胸骨和肋骨多处骨折。但他醒来后的第一反应不是责怪他人,而是自责给剧组添了麻烦。他的这种谦逊与担当,与他后来在《老酒馆》中饰演的 “老二两” 如出一辙。“老二两” 一生谦卑有礼,即使被别人踩到脚,也会主动道歉,称是自己的脚太大,妨碍了别人。牛犇在塑造这个角色时,仿佛是在演绎自己的人生,将自己的品质与性格融入其中,使角色更加真实可信,深入人心。

德艺双馨,爱心奉献

在演艺事业上默默耕耘的牛犇,不仅以精湛的演技赢得了观众的尊重,更以高尚的品德令人敬仰。他一生都怀着对党的感恩之情,深知国家从贫苦走向昌盛的艰辛历程,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他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强烈的愿望 —— 入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愿望在多年间一直未能实现。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努力,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自己的方式为社会贡献力量。

牛犇在演艺生涯中参演了数百部影视剧作品,凭借多年的辛勤付出与节俭生活,积攒下了一笔积蓄。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也明白还有许多贫苦学生在为梦想而苦苦挣扎。于是,他做出了一个令人钦佩的决定:用自己一生的积蓄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贫苦学生。他默默地关注着学生们的困境,亲自挑选资助对象,确保每一分钱都能用到实处。在他的资助下,上百位学生得以继续学业,追逐自己的梦想。他的善举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这些学生前行的道路,给予他们希望与勇气。

牛犇的家庭生活同样充满了温情与故事。他的妻子王惠玲,与他在 19 岁那年于乒乓球桌旁相遇。他们的爱情没有偶像剧般的浪漫情节,也没有风花雪月的诗意场景,有的只是平凡生活中的相互陪伴与理解。婚后,王惠玲一直默默站在牛犇身后,精心打理着家庭的一切。他们共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随牛犇姓张,叫张维;小儿子随王惠玲姓王,叫王侃。一家人的生活虽然平淡,却充满了幸福与温馨。

然而,命运的无常再次降临。2018 年,牛犇的妻子因病住进医院。在医院的病房里,牛犇日夜守在妻子身边,眼神中满是担忧与不舍。他紧紧握着妻子的手,仿佛只要自己不松开,就能将妻子留在身边。但病魔无情,王惠玲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妻子的离去,让牛犇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他常常独自一人坐在家中,回忆着与妻子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的欢声笑语如今都化作了无尽的思念。

如今,已 86 岁高龄的牛犇为了不打扰孩子们的生活,选择独自一人住进养老院。在养老院里,他的生活简单而规律。每天清晨,他会早早地起床,在院子里散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他会与其他老人聊天,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笑容。他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满足,他曾感慨地说:“现在生活得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老伴儿走了。” 这句简单的话语,却饱含着他对妻子深深的眷恋与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