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晚报》2009年4月13日A06版
琼瑶,风靡华人世界的台湾女作家,1989年曾与洛阳有过一次秘密而美丽的邂逅。就是那回走马观花洛阳城,她第一次见到了真正的洛阳牡丹,对它的甲天下之美心悦诚服;也是在那一回,她生平第一次破例饮酒,饮的还是洛阳杜康酒,打动她芳心的,除了曹操那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名言,还有洛阳人的无比热情……
讲述人:
王养民:男,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原主任。
马战志:男,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原宣传干事。
通知:琼瑶将来洛赏牡丹
1989年4月25日,已到晚春时节,两场大风、一场小雨,使得大片怒放的牡丹逐渐开始凋谢,历时10天的第7届洛阳牡丹花会也于当天落幕。
就在当天下午,市台办接到省台办通知: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一行4人,将于次日凌晨4时前后乘坐118次列车从西安抵达洛阳。这几位台胞相当重要,此番慕名来洛看牡丹,请根据他们的行程安排搞好接待……
接待任务主要落在王养民和马战志身上。那一年,琼瑶的《窗外》、《在水一方》、《几度夕阳红》等小说已火遍海峡两岸及东南亚一带,她因此被无数青年男女奉为“爱情大师”。
王、马二人不敢有丝毫怠慢,当即着手安排琼瑶一行来洛后的食宿事宜,并向我市有关部门作了汇报。
琼瑶与洛阳有关人士合影
接站:一眼认出了琼瑶
1989年4月26日凌晨4时许,列车准时到站,从一节软卧车厢门口先后走出七八个人。王、马二人先前并不知道琼瑶长什么样子,但他们一眼就从人群中认出了琼瑶。
“不是咱‘眼尖’,是琼瑶的气质太独特了!”马战志回忆说,琼瑶个子不高,留着“大波浪”发型,犹如乌云压鬓,脸上浅妆淡抹,还戴了个大大的红框眼镜,看上去明眸皓齿,光彩照人。再看她一身穿着——上面是粉红色真丝衫,外套浅黄色短风衣,下面是玄青色灯笼裤、大红色旅游鞋,都是内地少见的时髦装扮,看上去就像风华正茂的少妇,哪像年过半百的人!
怎么称呼她才合适呢?两人犹豫了片刻,结果是马战志先上前打了个招呼:“请问您是不是琼瑶小姐?”琼瑶微笑着点点头:“是的。”马战志递上名片,自我介绍道:“我是洛阳市台办的工作人员,这位是王养民主任……”琼瑶双手接过名片,客气地说了声“谢谢”,然后将自己的同行者也作了一番介绍:离她最近的那位身高一米七几、西装革履、头发有些花白的男士,是她的先生、台湾皇冠出版社创始人平鑫涛,另外两位是平鑫涛的妹妹及妹夫。
一阵寒暄过后,王、马二人将琼瑶一行送到了洛阳当时最好的酒店——友谊宾馆,安排在二楼226、228两个总统套房住下——这是省台办根据客人的要求专门交代的,所有的费用由他们自理。
进入房间后,琼瑶特意嘱咐:“我这次是纯粹来洛阳旅游的,就想看看古都、看看牡丹,不搞什么座谈会、报告会,也别惊动领导,免得让大家费心……”
考虑到琼瑶一行一路辛苦,加上离天亮还早,王、马二人与他们简单地商量了一下接下来的行程就离开了房间。
琼瑶与马战志合影
畅游:头回找到神圣感
1989年4月26日上午8时30分前后,市委统战部有关领导到宾馆看望了琼瑶一行,之后,由马战志全程陪同这几位客人畅游洛阳城。
当天上午,他们先去看龙门石窟。沿路看去,鬼斧神工一般的满山石佛令琼瑶赞不绝口。到了奉先寺,看到雄伟而传神的卢舍那大佛,她更是一下子被惊呆了!马战志告诉她,这尊大佛是当年仿照武则天的形象雕刻的。琼瑶恍然大悟:“噢,怪不得,我刚才还在想,大佛好漂亮哟,好像武则天呀……”
琼瑶虽然对武则天颇有“微词”,但她还是在卢舍那大佛前立了半个多小时,久久不愿离去。其间,她长时间地双手合十,口中默默祈祷。
紧接着,他们去了白马寺。马战志给琼瑶讲起“祖庭”、“释源”的来历,琼瑶再次用惊叹的口吻说:“我一生去过很多寺庙,在这里头一回找到了神圣的感觉!”之后,她每个殿宇都要进去参拜,每个布施箱都投下了一些美金……
赏花:洛阳牡丹甲天下
当天下午2时许,在午休个把小时后,琼瑶一行前往王城公园赏花。
琼瑶与王养民合影
尽管已知道牡丹花会刚刚落幕,而且牡丹的盛花期已过,但站在落红满地的花池前,看到那些仍在怒放的晚开牡丹,琼瑶还是毫无掩饰地流露出了她爱花的天性!
“她就像个孩子,不停地欢叫着,一会儿蹲下来摸摸牡丹的花和叶,一会儿弯腰把脸凑近盛开的牡丹……平鑫涛则拿着相机,对着琼瑶‘咔嚓咔嚓’拍个没完……”马战志笑着回忆说,“两个多小时,他们拍完了三四个胶卷。当时的胶卷多贵呀,我看着都心疼,换了我可舍不得!”
那一天,那些晚开牡丹也真争气,就像专门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一样,尽情地开放,引得琼瑶不断地吟诵关于牡丹的千古绝句:“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绝代只西子,众芳唯牡丹”……
琼瑶,算得上一名合格的花客——她深深地了解洛阳牡丹的渊源和文化,她说:“洛阳牡丹甲天下,今日一见,不虚此言,不虚此行。”
夜宴:破例饮下杜康酒
琼瑶是个很健谈的人,说话和风细语,一口“台湾普通话”十分悦耳。在当天的游玩过程中,她大方地对马战志讲起了自己的身世。
她本名陈喆,出生于书香世家,祖籍湖南衡阳,生于四川成都,因时局动荡,她自幼便随父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后于1949年举家迁至台湾;25岁发表第一篇长篇小说《窗外》,轰动一时,可就在那一年,前夫和她离异了;41岁那年,靠着多部作品而声名大噪的她,与平鑫涛幸福地结合了……
1988年,琼瑶与丈夫首回大陆,游遍10余省份。看到祖国的壮美河山,她每每生出许多感叹,后来还专门写了一篇散文《剪不断的乡愁》。
这次游洛阳,她同样感慨颇深:“离恨恰如春草,渐行渐远还生……”
夜宴由洛阳方面安排在旋宫大厦,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和市台办、市文联等单位领导作陪。席间,琼瑶的兴致很高,与大家谈起自己游洛的感受,谈起自己的作品和生活喜好,谈起简化字,谈起中日围棋擂台赛,谈起聂卫平访问台湾,谈起海峡两岸的开放政策和美好前景……宾主双方的交谈越来越热烈,话题越来越多,气氛越来越和谐,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说话间,马战志走到琼瑶跟前敬酒。琼瑶先是拒绝,说自己出生以来一直滴酒不沾,就连啤酒也没喝过。马战志没有轻易“饶”过她,热情劝说道:“琼瑶小姐,这可是咱洛阳产的杜康酒!曹操早就说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您今天要是不喝这个酒,这辈子都会遗憾的!”
琼瑶被说动了,她端起小酒杯,放在唇边轻轻地抿了一口,将杯中酒喝下去一半,然后又使劲抿了抿嘴唇,似乎品味到了杜康酒的醇香。她带着满意的微笑说:“马先生,你让我在洛阳饮下了人生的第一口酒,而且是洛阳的杜康酒,这辈子我都不会遗憾了!”这番话说得一席人全都开怀大笑了。
夜宴过后,琼瑶游兴未尽,与丈夫登上了旋宫大厦顶楼,欣赏洛阳的夜景。月满高楼,放眼望去,只见万家灯火,满城辉煌,琼瑶连连感叹说:“好个洛阳城,美得出人意料!来到这个地方,不能只是走马观花,只可惜呀,此行匆匆,太匆匆……”
交心:海峡两岸不了情
那一次与琼瑶“亲密接触”后,洛阳人也领略到了琼瑶的细心、质朴和人情味儿。
马战志还记得,1989年4月27日上午,他去宾馆取琼瑶一行的“通行证”,以便为其购买当天返程的车票。一名仰慕琼瑶的女服务员先把他拦下说:能不能帮个忙,请琼瑶签个名?他心里没有把握,说得先征求琼瑶的意见。谁知他进去一问,琼瑶立即爽快地答应了。他出来告诉女服务员,谁知呼啦来了十几个小姑娘,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好几本琼瑶的书。他把几十本书抱了进去,琼瑶见了笑笑,不厌其烦地全部给签了名。
因为琼瑶的这分随和,马战志当天心甘情愿地为她买了两次车票——第一次,买了4张正好在一个包厢的软卧车票,第二次,再单独为琼瑶买了一个包厢的4张软卧车票,因为这是一趟夜行列车,而琼瑶有夜间写作的习惯,每次写作时,“六亲不认,又哭又笑”,非得独处不可……
王养民还记得,当晚8时许在火车站送别时,琼瑶将两瓶特意在洛阳买的葡萄酒送给了他。见他表情疑惑,琼瑶柔声解释说:“王先生,在昨晚的宴会上,你光顾着照顾我了,自己没喝上一点儿酒,我很过意不去……”这番贴心的解释,让王养民既意外又感动。
马战志展示琼瑶寄给他的贺卡
此后,琼瑶每逢春节都会给马战志寄来贺卡,向他表示节日的问候。马战志也年年给琼瑶回赠贺卡,真诚地邀请她有空再来洛阳看牡丹。(记者 邓德洪)
(图片均由马战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