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翩然”而去,选择了最符合自己一生的结局

内地明星 3 0

“各位亲爱的朋友知音们:

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经「翩然」的去了!……不要为我的「死亡」悲哀,为我笑吧!”

12 月 4 日,作家琼瑶在台湾淡水家中结束生命,终年 86 岁。不少媒体用“轻生”形容她的选择,“轻生”意味着“失去生活的勇气,不重视、轻视生命”。但我认为不应该用“轻生”来形容琼瑶的选择。

这样的结局,或许她早就深思熟虑。她在遗书中写道:

“‘死亡’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我不愿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要为这最后的大事‘做主’。”

几年前,她在给儿子和儿媳的公开信中也提到,“死时愿如雪花”:

“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至于死时愿如雪花的愿望,恐怕得靠你们帮忙才能实现。雪花从天空落地,时间很短,不会飘上好几年!帮我实现愿望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如今,雪花已飘然落地。

网友笑称,不知为啥琼瑶阿姨特喜欢用“刺猬”作比喻。《还珠格格》里五阿哥说自己得了刺猬病;《在水一方》里男主“是刺猬转世的”;《情深深雨濛濛》的依萍,“刺猬”得最厉害,还非要跳河找自己的刺。她所描述的这些男男女女,通常一边用吓人的锋芒自我保护,隔绝潜在危险;

一边不安地蜷成一团,试图掩盖自身的敏感、脆弱和自卑。

一个人笔下的人物往往带有创作者自身的特点。

1938 年,琼瑶在四川成都的一个书香门第出生,本名陈喆。她的祖父陈墨西曾追随孙中山留学日本并参与北伐,父亲陈致平则一直在大学任教。

琼瑶的小名叫“凤凰”,她的孪生弟弟被家人称为麒麟,足见当时家人对他们姐弟寄予厚望。然而上中学后,琼瑶除了国文,其他科目都跟不上,数学、理化等尤其糟糕,每逢考试不是零分就是二十分。

在她的自传中,回忆充满苦涩:“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中学教员,我的家庭就是个‘教育家庭’,怎么会有我这样不争气的孩子?”

后来,父母有了小女儿,她认字快,会弹琴、芭蕾,成绩好,考差两分满分都会崩溃痛哭。

尽管琼瑶极度渴望父母的爱,可她悲哀地发现:

“人生就是这么现实。有四个孩子,父母绝不会爱懦弱无能的,肯定爱光芒四射的!”

最终,在一次次被冷落、打击、自卑和忧愁中,琼瑶被母亲斥责“你要我们做父母的拿你怎么办,为什么你一点都不像你的妹妹”后,崩溃了。

她给母亲写了一封长信,说自己“充满挫败感、绝望和对您的歉意”,然后吞了一整瓶安眠药,想“让这个不够好的我消失”。

自杀未遂后,琼瑶称自己和母亲获得了重生,但这份愧疚与自卑直至老年仍存于她心中。

在采访中,她表示:“我的心灵常处于破碎状态,受童年、少年及青年时期影响,我早期作品多为悲剧。”

“我追着你飞,到天涯海角,只要有你,不怕狂风暴雨和海啸,只要有你,山河太阳星星都在笑。”

这首名为《只要有你》的歌,是《还珠格格》第三部的片尾曲,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

琼瑶的爱情观,正如这段如今看来颇为“恋爱脑”的歌词,爱情于她的人生和作品中,地位极其重要。

随便找个谈论琼瑶的帖子,肯定能看到这样的评论:

“琼瑶这人三观歪得离谱。”

“她小说里的人物整天就知道爱得死去活来,啥正事不干,简直是恋爱脑的祖宗。”

“她这人矫情得要命。”

作家胡野秋谈琼瑶作品时表示,“她的作品其实就一个关键字,那就是爱。”

琼瑶从不掩饰自己对爱的渴望,“有爱的人生,才是充满激情、狂欢、痛苦和温馨的丰富人生”。

她需要爱,也总是带着浪漫情怀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有时这种感情甚至是天真的、不成熟的”。

琼瑶本人的三段爱情很“琼瑶”。十八九岁时,她和国文老师蒋云谈恋爱,蒋云四十多岁,他们的师生恋轰轰烈烈,琼瑶还把这段恋情写进了成名作《窗外》。

《窗外》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由林青霞主演。这段师生恋因琼瑶落榜曝光,琼瑶妈妈暴怒,四处告蒋云“引诱未成年少女”。

蒋云身败名裂,去了台湾南部,临别时他们约定,等琼瑶二十岁就去找他,然后名正言顺在一起。琼瑶二十岁生日时,妈妈声泪俱下:“去吧!凤凰!如果你真想离开我们!去吧!”

母亲的眼泪让琼瑶既难过又愧疚,她喊道:“我投降了!我不飞了!”

蒋云没有寄信,一直沉默,琼瑶最终也没去赴约。

21 岁时,她和台大外文系的高材生庆筠结婚。

她被“管你爱谁多爱谁少,我反正娶定你了”这句话感动,就跟着这个穷得只有一件西装上衣、两条西装裤的男青年走了,哪怕婚后连肉粽子都吃不起。

在这段婚姻中,琼瑶经历了贫穷困苦,独自抚养孩子……

丈夫出差时,她就带着儿子在家拼命写作,赚零用钱。

一年后,庆筠回台,性情大变,不再积极,还指责琼瑶和儿子拖累了他,并沉迷赌博。

《窗外》出版后,庆筠看到“琼瑶向全世界宣告初恋的故事”,便将自己的彻夜不归和沉迷赌博都归罪于她,怒吼道:

“别怨我不回家,也别怨我赌钱!都是你,还有你那见鬼的《窗外》!”

他甚至编造了一篇文章,发在报纸上大骂琼瑶,两人最终因此离婚。

如果不是她和平鑫涛相恋,所有故事到此为止,她引起的争议或许不会这么大。

当时平鑫涛已有家室,他妻子曾大力资助他创办《皇冠》杂志,两人育有三个孩子。

琼瑶成了平鑫涛的情人。

两年后,琼瑶提出分手,平鑫涛不同意,还向妻子提出离婚,这场离婚大战持续了八年。

很多人骂她是“小三鼻祖”,她回应:“不管小三、小四都无所谓,我没把自己当那样。”

“该骂的是他(平鑫涛),是他没维持好自己的婚姻。”

在小说《烟雨濛濛》里,借依萍母亲傅文佩之口,有这样一段话,放在当下仍不过时:

“你想想,你父亲这辈子,有过多少女人!他对哪个女人忠实过?既然这样,凭什么要求他的女人对他忠实?

这社会不谴责不忠的男人,却责怪不忠的女人,这太不公平了!依萍,你的思想咋也这么世俗呢?雪琴为啥就一定得忠于你父亲?”

由于琼瑶的个人经历,还有那些被反复群嘲的“你只是失去了一条腿、她可是丢了半条命、更不用说割舍掉了爱情”之类的台词,琼瑶的作品曾被批“三观不正”“恋爱脑”。

但要是只是“撒狗血”,只是讲不切实际的风花雪月,琼瑶能有那么多读者、那么大的影响力吗?

任何作家和作品,或许都不能脱离其所处的时代去看待。

在那个羞于谈情说爱、极度压抑、讲求媒妁之言而非勇敢追爱的年代,琼瑶和她的“爱”,的确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事业”或许是琼瑶最成功的部分。她创作了七十多部作品,82 岁时还出版了《梅花英雄梦》。

上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她的作品被拍成 40 多部电影,“琼瑶时代”持续 20 年,是很多人的青春回忆。1986 年后,她自制电视剧,20 多年拍了 25 部、上千集。

从《婉君》《青青河边草》《梅花三弄》到《一帘幽梦》《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她捧红了萧蔷、蒋勤勤、林心如等众多“琼女郎”。

她是一个很早就坚定自己方向的人,二度落榜时,母亲就鼓励她继续考大学。

琼瑶断然回绝:“我已经浪费了很多生命去考大学,现在,我可以专心去写作了!”

事实证明,她选对了方向,琼瑶剧的成功无可争议,这背后是琼瑶近乎苛刻的要求。庹宗华和蒋勤勤演哭戏时,琼瑶规定眼泪要正好落到手上

萧蔷回忆,琼瑶曾给她一大段台词,圈出好几个字,标明哪几个字掉眼泪;焦恩俊也表示,琼瑶对台词限制严格,一个字都不许改。于正在《新闻当事人》中称琼瑶从不把版权卖给别人,是因为受不了别人改编的“小家子气”。

2014 年,琼瑶起诉于正的《宫锁连城》抄袭她的《梅花烙》,并向湖南卫视收回了《还珠格格》的版权。

2020 年 12 月 31 日,于正就抄袭案向琼瑶公开道歉。

也许正是这样执着的琼瑶,才能创作出个性鲜明的依萍。面对质疑,她在那个年代直言:“我比你们高贵,我是来赚钱的。”

很多人认为琼瑶的作品只是“工艺品”,没什么艺术成就。

琼瑶的回应很清醒:“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了不起的艺术家,我就是个出卖劳动力和智慧的商人。”

对于死亡及如何迎接死亡的命题,琼瑶并非首次提及。

在她 79 岁时,曾给儿子和儿媳写了一封公开信,“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

她直言,“活着”起码要有喜怒哀乐的情绪,会爱懂爱、会笑会哭、有思想有感情,能走能动……当这些都失去,人就只剩躯壳。她最怕的并非死亡,而是失智和失能。

她直白地要求,万一自己失智失能,让她“尊严死”就是儿子儿媳的责任。并列举了五项嘱咐:不动大手术;不送“加护病房”;不插“鼻胃管”;不在身上插入各种维生的管子;气切、电击等急救措施全部不要。

可这并不代表琼瑶悲观、绝望、厌世。

恰恰相反,她觉得人活着就该像火花一样努力燃烧,“我会努力保护自己,好好活着,像火花般燃烧,就算火花会因年迈越来越微小,我也会一直燃烧到熄灭。”

她离世后,在公开的遗书中,还不忘叮嘱读到她最后文字的人:

“注意,我‘死亡’的方式,是在我生命的终站进行的!”

“年轻的你们,千万别轻易放弃生命,一时的挫折打击,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练’,希望你们经得起磨练,像我一样,活到八十六、七岁,体力不支时,再去选择如何面对死亡。”

尽管“琼瑶”这个词已被后来的读者观众赋予很多贬义,但我还是要说:琼瑶的一生非常琼瑶,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她依然很“琼瑶”。

这也能解释,在她去世新闻的评论区,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她写的那句歌词作为告别:

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

标签: 刺猬 平鑫涛 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