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琼瑶“翩然”离去,自杀背后是否有心理问题?如何看待她的小说和人生?

港台明星 7 0

本文字数约:4982 字

阅读时间约:7 分钟

本文章节:

01、琼瑶自杀离世是因为抑郁症复发吗?

02、要理性、客观地看待琼瑶和她的作品

03、提高精神追求,能度过更有意义的一生

很多人都知道琼瑶追求爱情,非常有个性,但没想到,她也用特立独行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昨日(12月4号),台湾知名作家琼瑶在家中去世,终年86岁。据警方调查,她死于一氧化碳中毒,再加上她留下的遗书,确认她是自杀离世。

在国内很多人的心目中,琼瑶不仅仅是一名作家,更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她的小说和改编的影视剧,是70后、80后、乃至90后的青春回忆。

琼瑶在华人圈有很大的影响力,她的突然离世,也自然轰动了全网,很多网友、明星都自发地缅怀她。

更难得的是,琼瑶自杀离世前留下了告别遗书和视频。

她解释了自己选择离去的原因。她说不想长期受到老年病痛的巨大折磨,更不想依赖插管而生。她想用自己所希望的方式结束生命,“翩然而去”。

她让大家不要为她哭泣和悲伤,反而要为她而笑;并鼓励年轻人们不要轻易放弃生命,要勇敢而强大,活出精彩。

琼瑶的遗书,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网友说,琼瑶年轻的时候就两次尝试自尽,她这次自杀的背后,会不会有抑郁症的因素?

还有很多人讨论琼瑶的一生和作品,有的人欣赏她不顾一切地追求爱情,写下一个个轰烈的爱情故事;

但也有人批评她“三观不正”,是“小三上位”,作品肤浅而俗套。

琼瑶自杀离世的背后,到底有没有精神心理问题的因素?

我们该怎么更加理性、客观地评价琼瑶和她的作品?

01、琼瑶自杀离世是因为抑郁症复发吗?

琼瑶离世的消息,让很多网友联想到了其他3位名人——三毛、张国荣、李玟。

他们的自杀离世都让人震惊,引起了大范围轰动。而且,这3人选择自杀都是因为抑郁症重度发作

所以很多人觉得,琼瑶自杀的背后会不会也是抑郁症,甚至抑郁症复发?

琼瑶,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并不是。从琼瑶留下的遗书来看,她选择轻生并不是抑郁发作。她离开人世时,内心不是痛苦、压抑、悲观的,而是比较平静的。

琼瑶在“七七事变”的第二年出生,儿时经历过战乱,一家人四处逃亡,她数次被日本人用枪指着头。

后来,她的2个弟弟差点走失,父母万念俱灰,带着她准备投河自尽。好在父母最后恢复了理性,也把弟弟们找了回来。

在中学阶段,琼瑶是家里唯一一个“学渣”孩子,在家里承受了很多来自母亲的贬低、指责,甚至是辱骂。琼瑶说过,她的母亲其实是个抑郁症患者。

顺便说一句,有人说,上帝为琼瑶关上了一道门,但是给她留了一扇窗,意思是虽然她不是学习的料,但天生就有写作的才华。

这种理解其实是不对的,琼瑶学习成绩差不是天生的,而是她有严重的学习障碍,在学习上遭受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至于具体是什么创伤?我们无从得知。但从临床精准化心理干预的经验来说,有可能来自于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父母对她过于严厉的学习要求等等。

总之,琼瑶在学业上的挫败,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还“离经叛道”地爱上了比自己大25岁的国文老师,她陷入情绪崩溃,两次吞安眠药自杀,但都被救了回来。

可以确切无疑地说,琼瑶那时候确实患有抑郁症,现在的精神科大夫甚至可能会认为她有双相障碍。

不过,她决定放弃考学,转而开始写作投稿,逐渐获得了肯定,还遇到了同样喜爱文学创作的第一任丈夫,不惜一切要跟他在一起,并逐渐从抑郁中走了出来。

所以,是言情小说和第一段婚姻拯救了琼瑶,否则,她很可能早就重度抑郁发作而自杀身亡了。

不过,第一任丈夫对她的作品不理解,甚至是妒忌她的名气,两人发生巨大矛盾,最终以离婚收场。

此后,她更加潜心于写言情小说,把很多自己的经历、想法、对爱情的幻想都写了进去。这既是她热爱的事业,也是她的内心自白,更是她表达强烈情感的方式。

当然,她也借此获得了巨大的名誉和收入,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

再后来,她跟多年来支持自己写作的杂志创办人平鑫涛坠入爱河。但那时,平鑫涛是有妇之夫,还有3个孩子。

不过,琼瑶还是义无反顾地跟平鑫涛在一起,成为了众人眼中的“小三”。平鑫涛跟妻子离婚,迎娶了琼瑶。

这也是琼瑶备受争议的一段经历。很多人指责她三观不正、是“小三上位”,难怪总是写出那么多背叛道德的爱情故事。

而琼瑶在写作中收获的社会认可、经济利益,还有跟第二任丈夫的爱情,也让她的叠加性心理创伤进一步得到疗愈。

所以,成年后的琼瑶、尤其是有了一定的名气后,再也没表现出自杀的倾向与行为。

2016年,琼瑶的丈夫平鑫涛高龄病重,医生宣布他的大脑中已有大片中风后坏死的组织,再也无法恢复。

琼瑶当时感到很痛苦、很绝望,并认为丈夫的生命已经走到尽头了,应该让他安然地离去,别再承受疾病之苦。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很绝情,但其实对于琼瑶来说,这不难理解。

上面说过,琼瑶早就因为经历战乱、多次自杀而看淡了死亡。在她看来,人活着就该活出精彩,活得轰轰烈烈、潇潇洒洒,否则生命没有质量,那还不如死去。

她眼看丈夫无力地躺在病床上,失去了神志和意识,那就不能算是活着,只能算是苟延残喘。她认为丈夫这样会很痛苦。

但这只是琼瑶一厢情愿的想法,她丈夫的子女并不这样认为,平鑫涛自己是怎么想的,我们也不得而知。

事实上,绝大部分中国人都很珍惜生命,即使活得痛苦,但至少活着就有希望,也能给亲人慰藉。

于是,平鑫涛的子女要求给父亲插鼻胃管,继续维持生命。为此,琼瑶跟丈夫的子女发生了很大冲突,最后是子女一方赢了。

所以,丈夫晚年插着管子,两只手臂因为打针而布满淤青,躺在床上死气沉沉、“毫无尊严”的样子,给琼瑶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琼瑶与丈夫平鑫涛,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发誓自己一定不能重蹈覆辙。于是,在2017年,琼瑶就公开了自己写给儿子、儿媳妇的信。

信中,她特别叮嘱儿子,无论她以后得了什么重病,都绝不动大手术、不去ICU病房,绝不插鼻胃管,也不接受各种急救措施,但求没痛苦地死去。

2019年,琼瑶当时81岁,她说自己已经疼痛到无法行走,接受手术之后才有所缓解。在这后面几年,想必她还承受了不少躯体疾病带来的痛苦和疼痛。

所以,琼瑶自杀并不是一时的灾难化思维,而是她早就有这个打算了。

虽然她对这个世界有不舍,但她也庆幸自己不用再承受老年病痛的折磨,也不会像已逝去的丈夫那样成为失智、被插管的“卧床老人”,“活得没有尊严”。

再加上,因为病痛和精力的退减,她也没法像年轻时那样写作、出书了。生活带给她的意义感,远远小于了她承受的身体痛苦。

所以,她自杀不是出于抑郁症,最多只能说,是出于她在这方面的“执念”。

02、要理性、客观地看待琼瑶和她的作品

那我们该怎么评价琼瑶的感情经历和她的言情小说?

喜欢琼瑶的人很多,但不喜欢她的人也不少。李敖同样是台湾的作家,两人当时的知名度都很高,他和琼瑶之间曾经有过一场骂战。

李敖曾公开说琼瑶的言情小说没有深度,千篇一律,都是寻死觅活的爱情。他甚至说琼瑶的书是“烂书”,是“老妈子水准的书”。

应该说,撇开李敖毒舌的部分,他的评价是相对比较中肯的。

从精准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虽然琼瑶成年之后没有出现明显的抑郁,很多心理创伤得到了部分疗愈,但毕竟没有得到深入的、彻底的疗愈。

再加上,她成名之后长期被社会各界追捧、被读者赞扬,获得巨大的社会地位和收入,这导致她发展出一定的偏执型人格。

这时琼瑶的偏执是“高能量”的,不再是敏感多疑、胆小怕事、担心别人伤害自己,而是自以为是、为了捍卫自己的想法可以不顾一切的那种。

这具体表现在她自己的爱情经历和她的爱情观。她爱上第一任丈夫时,她父母都反对,认为对方给不了她幸福。但她义无反顾,不惜自己赚稿费给丈夫花。

她爱上第二任丈夫时,甘当“小三”,在对方还没离婚的时候,就频频给对方写情书,甚至公开同居。

客观来说,琼瑶的所作所为是相当偏执的,尤其是第二段恋爱经历,可以说是不道德的。但她不管不顾,宁愿背负骂名也要这么做。

所以有的网友说,如果琼瑶不是名气那么大、作品得到那么多人的喜欢的话,肯定大家都说她“恋爱脑”“不要脸”,是破坏别人婚姻的小三。

包括她对不接受抢救、不接受插管的想法,其实也表现了她偏执的一面。

只不过由于她的才华和名气,很多喜欢琼瑶的人对她这种偏执带有美好滤镜,称这是“勇敢追求爱情”“活得洒脱”“打破了世俗枷锁”。

从这个角度看,琼瑶虽然没有主流精神科中的精神障碍,但其实有一定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失调(PTSRD)。

还有,琼瑶之所以成名,不完全是她个人因素,还有很大的时代背景因素。

琼瑶最初是在台湾成名的,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在60年代完成。

用现在的目光来看,当时台湾的社会文化和宣传也是比较“主旋律”的,强调“健康生活”、“正能量”。没给男女情爱、尤其是“不道德”的情爱留下多少空间。

而琼瑶的《窗外》是描述师生恋的,强调了对自由和奔放爱情的渴望,这正好满足了当时台湾社会反压抑、追求自由的渴望。

所以,《窗外》一出版就一炮而红,不到一周就售罄,前后再版了40多次,绝对是现象级的作品。

后来,琼瑶的作品红到了香港和大陆,其实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琼瑶的小说是在80年代进入中国大陆的。当时国内社会还比较落后,很多人还没完全解决“吃饱饭”的问题。

但是得益于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条件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开始有了强烈的、精神方面的追求。

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层次,温饱和安全的需求得到初步解决之后,人会转向“归属和爱”的需求、“渴望被尊重”的需求。

而琼瑶所写的轰烈爱情,还有书中主人公渴望独立自由的、希望得到尊重的性格,就非常符合这个需求层次。

所以,琼瑶式小说虽然说不上有多深刻,但在那个时代下,她的作品就已经能满足当时中国大陆很多人的精神追求了,也令很多人忽视了其作品中的三观问题。

也就是说,琼瑶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影响力,除了有她自身的努力和才华之外,其实也有很大的时代背景因素。

对于现在的青少年、年轻群体,琼瑶小说的吸引力就大大下降了。琼瑶式小说是有历史局限性的。

现在的年轻一代一出生就物质丰富,并且早早接触互联网,信息茧房已被打破。在整体上,父母群体的教育方式也更加科学,懂得尊重孩子。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归属、爱、尊重的需求”的再上一层,是自我实现的追求。

所以很自然地,现在的年轻一代大多不喜欢琼瑶式的言情小说,而是更注重于探索未知,追求自我价值和理想的实现。

很多年轻人甚至觉得琼瑶阿姨很“恋爱脑”,太“狗血”,太“毁三观”了。

因此,我们要理性、客观地看待琼瑶和她的作品:不要一味用现在的社会价值观去批评和否定,但也不要盲目崇拜、追随。

03、提高精神追求,能度过更有意义的一生

琼瑶选择用什么方式离开这个世界,这确实是她个人的选择和权利。

琼瑶,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理解她的选择,尊重她的决定,对她来说,这样死去是让她更欣慰的结果。她也告诉大家不需为此悲伤。

用我们山东农村的话来说,这是一种喜丧。如果人死后真的有灵魂,我们也愿意祝福琼瑶的灵魂能从此获得安宁。

不过,希望大众不要过度渲染她的这个选择,更不要认为这值得肯定和学习!

尤其对于喜欢琼瑶的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来说,这有可能是个极端强烈的负面暗示。

虽然琼瑶在遗书里说了,她是因为年老了,不堪身体病痛才选择离去,而年轻人们千万不要轻易放弃生命,要勇敢面对困难。

但对于有精神心理问题的人来说,TA们不会这么理解,而是从琼瑶的轻生中得出这样的观点:

每个人都应该自由地、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终结自己的生命,否则就是没有尊严,尤其是个体认为生命没有意义的时候。

TA们真的有可能效仿琼瑶,也走上轻生之路。希望这些人的朋友、家人这段时间要注意陪护,慎防悲剧发生。

还有,琼瑶的作品和她的爱情观,会令部分人过分追求爱情、看重爱情,认为爱可以改变一切,甚至愚昧地认为“爱能发电”。

希望对于琼瑶的自杀离世,大众也要有理性的认知。

人的一生,生老病死是规律,我们没有必要恐惧死亡,但更要在死亡之前,珍惜已有的一切,并尽可能实现社会价值、个人价值。

人的一生,可以追求爱情,追求心中所想,但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琼瑶为了爱情当小三,但她也承受了大众的非议,没有跳出来反驳和指责别人。

人的一生,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认知维度,这样的人生会有更大的自由、更多的选择。

比如琼瑶对插管的认知就是比较局限的,我自己是麻醉医生出身,以前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就是给患者气管插管。

这并没有琼瑶所述说的那么痛苦、那么“没尊严”。相反,这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更不用说临床抢救和ICU的功劳了。这些医学技术让很多人康复之后,有了更加精彩的人生。

人的一生,其实还可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琼瑶因为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局限性,她的精神追求止步于爱情、活得痛快。她可能永远没法理解华为任正非等人在家国大义、民族复兴方面的追求和境界。

希望大众能收获爱情的甜蜜,但更要把目光放高、放远,进入更高境界的人生阶段,体验更大的人生幸福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