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说:我喜欢凡高。
王晶笑他:他对凡高的了解也许只是这两个字。
凡高是画画的,一生贫穷潦倒,却坚持画自己想画的画,不管能不能卖出去。后来他发疯了,还割掉了自己一只耳朵。再后来他死了,画作卖到天价,他也成了顶级艺术家,成了全世界仰慕的天才。
据说,凡高原来画油画也很普通,后来受了“印象派”的影响,突然一下子明白:原来画画不是画外物,而是要画内心。于是他在“画心”的路上愈走愈远,画出来的画也越来越古怪。线条啦,色彩啦,越来越粗糙,尤其离画布近处看,尽是些浓稠斑块或者用笔戳成的“短棒”一样的东西,离客观事物的差距,越来越大,越发怪异。
那些画商们当然看不上,当时也少有人买他的画。西方油画讲就一个“像”字,像照片,像真人实物一样才好:他这个简直就是胡闹。
巩俐去拍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时,也是这样认为的。她当时是电影学院的学生,也已经是国际电影节的影后。在周星驰的剧组待了没两天就受不了了,“这简直就是胡闹啊”,偷偷去给张艺谋打电话。张国师果然有些造诣,格局也很大:你还是拍下去吧,这是另一种拍法,你们还没有学到。
多年以后,巩俐回忆那段时间,自己也很是后悔:我当年还是放不开,如果当年就能理解这种演法。影片效果肯定会好很多。
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驰。王晶也说周是香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前面没人超得过他,以后也很少可能有。
周星驰没上过什么学(这也许是王晶笑他不懂凡高的原因),却开创了一种新的演绎风格叫做“无厘头”,大约意思就是荒诞,搞怪,非现实,无逻辑性。《唐伯虎点秋香》里,明朝才子可以耍霸王枪,可以打架子鼓,还可以随意打广告“一日丧命散”又“含笑半步癫”。《大话西游》更是时空往复穿越,孙悟空与白骨精谈个恋爱,唐僧大唱“only you”……
周星驰成功了,很快有一些人在模仿这种“无厘头”的演法,最终却成了明显的“东施效颦”,同样的夸张、搞怪、荒诞。在周能让人开心而感动,到了效仿者却让人觉得无聊尴尬,甚至惹人生厌。
为什么呢?看来无厘头不是表面的搞怪搞笑那么简单,它有深层次的东西,能打通人性,打动人心,这就不是胡闹,而属于艺术了。
凡高在生前没人理解,让他抑郁又狂躁,他得了强烈的眩晕症。他的画作也随着他的内心在扭曲,在旋转,大家看他的“星空”“向日葵”。很明显,一种触目惊心的躁动不安,又热烈奔放。你可以说他画得“不像”,但却能清楚的明白他内心的惶恐与愤怒,以及在竭力对抗的不屈与热情。在抗争中,他疯了,拿刀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理解欣赏他的人,很快就被送进精神病院。
理由很简单,在当时,少有人愿意接受如此热烈而直接粗暴的表达,直到他死。有人说,这只能怪他生错了地方与时间。实际上,在不远的东方,有一群古中国的画家,一直秉承着“重意不重形”的画风,所谓外形相像不过是匠人手法,真正的艺术必须“得意忘形”才好。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周星驰的命运不错,拍《唐伯虎点秋香》后,就已经票房大卖,说明还有不少人喜欢他的无厘头,即便并没有给他以艺术的名分——各大电影节不肯给他颁奖,只到《少林足球》才好转起来吧。
周星驰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凡高?我想是真的。理由有二:其一,他的电影与凡高的画作有很多相通之处,我相信两人之间有惺惺相惜的缘分。其二,在国内顶尖高校讲演时,大学生叫他“周星星”,把他的作品捧到极高,认为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杰作。他的回答“你们说的这个,我不懂”。我相信他不喜欢讲假话。也没必要借凡高抬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