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琼瑶于今日(12月4日)下午1时许在家中离世,享年86岁。在她的创作和生活中,死亡与爱情并不是对立的概念,反而交织成了她一生的思考和感悟。早在2017年,琼瑶便在一封给儿子和儿媳的公开信《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中,深刻反思了生与死。她的这些思想,至今依然引人深思。
琼瑶的生命旅程中,早在幼年时她便经历了生死的洗礼。她在公开信中提到:六岁时经历了父母在战争中带着她逃亡的痛苦,目睹了许多生死离别的场景。这样的经历让她对死亡有了不同于常人的理解。她认为“人该走的时候就走,不要强留”,她的态度仿佛让死亡变得平静而自然。通过这封信,她希望人们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命的终结,而不是陷入无休止的悲伤之中。
琼瑶在信中提到了自己的幸福感,她认为50岁时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阶段。那时,她和丈夫平鑫涛身体健康,能够一起旅行,享受生活。这种对幸福的理解,不仅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满足,更是一种心灵的归属感。孩子们长大后不再需要过多的牵挂,两个孙女的降临更是增添了她的快乐。对于琼瑶而言,幸福是一段旅程,而不是一个终点。
在谈及爱情时,琼瑶分享了一则感人的故事:一位台湾经济学家与妻子感情深厚,晚年面临不治之症时,他们一起选择结束生命。琼瑶形容这种选择为“很浪漫的死亡”,并表示:“这条路在我的想法里是很美的。”虽然她并不鼓励所有人都这样做,但她尊重那种至死不渝的爱情。通过这个故事,琼瑶让我们看到爱与死之间并不是绝对的对立,反而是可以交融的两个部分。
对于如何面对负面情绪,琼瑶也有她自己的见解。她认为自己的一生充满艰辛,但她不会将这些苦恼抒发给他人。她形容自己就像一只受伤的动物,默默在没有人打扰的角落舔舐伤口,但必要时会去寻求医生的帮助。同时,她注重保持身体的健康,认为运动、合理饮食和积极的心态是延年益寿的重要因素。在琼瑶的生活哲学中,写作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她认为写作既是一种情绪的发泄,也是一种智力活动,有助于避免失智的发生。
琼瑶的爱情观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似乎也在不断被验证。她书中的“琼瑶式爱情”代表了一种更加纯粹、坚定的爱,这种爱的力量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显得尤为珍贵。她提到,婚姻需要经营,只有坚固的爱情才能支撑长久的关系,她与平鑫涛的感情就是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在数十年的相伴中,她依然能够对平先生说“我爱你”,这样的理解与包容,更是当今社会中婚姻生存的必要要素。
琼瑶的过世,带走了一位伟大的作家与叙述者,但她留下的关于死亡、关于爱情的思考仍将继续激励无数人。她的作品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内心对生死的理解与探索。无论在何种境遇下,对于琼瑶来说,选择欣然面对死亡与珍惜生命中每一份爱的瞬间,才是她留给我们最珍贵的遗产。死亡并不可怕,正是那份深情与温暖,成就了她一生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