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麦麦
“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
这句话本是用来形容“负心男女”,没成想用在李诚儒身上却再合适不过。
功成名就、抛弃糟糠之妻、对儿子不管不问,甚至经常对他冷嘲热讽。
“你没有能力”“你没本事”诸如此类的话语,像刀子一样狠狠地扎在了儿子心上。
在外,他是风光无限的老戏骨;对内,却是一个不负责的“渣男”。
如今,已是风烛残年的李诚儒,身边一个知心人都没有。
直到“晚年凄惨”,才终于想起了一直被自己忽略的儿子。
当年,李诚儒究竟有多绝情?父子俩关系又如何呢?
1980年,李诚儒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
他在剧组的存在感极低,导致很多人经常把他忽略。
可一个女孩却注意到了这个努力的小伙子,也就是第一任妻子李世荣。
那时候的他一穷二白,兜里比脸都干净。
但李世荣并不在乎这些,他相信只要两个人努力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两人结婚后,只能蜗居在18平米的出租屋内。
一直到儿子李大海出生,他的事业才正式有了起色。
妻子在家中相夫教子,李诚儒在外打拼事业,日子过得也算安稳。
可世人常说“男人有钱就会变”,李诚儒也没逃过这个“定律”。
那时候各行各业都空前繁荣,李诚儒凭借经商头脑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他并没有将全部精力放在演戏上,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服装市场。
1990年,他在北京创办了一家“开架式自选”服装店,凭此走向了人生成功的开端。
按理说,事业有成后多少要弥补一下妻儿。
然而,李诚儒却并没有这样做,反而向妻子提出了离婚。
原来,习惯了外界的灯红酒绿后,他早已对原配感到厌烦。
那时候儿子李大海才六岁,显然李诚儒根本不在意这些。
他只想赶快抛弃糟糠之妻,去过奢靡潇洒的单身生活。
原配李世荣见丈夫心意已决,并没有过多纠缠。
但她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带走儿子李大海。
李诚儒欣然同意,毕竟他也不想带着这么一个“拖油瓶”。
于是,李大海和母亲搬离豪宅,再次住进了18平米的出租屋。
这边李诚儒功成名就,又看上了年轻貌美的“京剧名角”史依弘。
在他的不懈追求下,终于成功抱得美人归,顺利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这边的李大海母子,生活却过得不尽如意。
李诚儒对李大海常常是冷嘲热讽,看不起自己的儿子,更不会在他身上花费心思。
年仅17岁,李大海就辍学打工赚钱了。
功成名就的父亲,却不愿提供任何帮助,哪怕是经济上的援助。
李大海也彻底认清了现实,即便父亲再有钱,跟自己也毫无关系。
这也怪不得,他会在节目上表示“只有一个亲人,就是妈妈”。
早已跨越阶级、走上人生巅峰的李诚儒,或许早已忘了自己来时的路....
他是“大器晚成”的代表性人物,同时也是演艺圈中德高望重的“老戏骨”。
回望他来时的路,一路摸爬滚打也堪称是一部励志剧。
1954年,李诚儒出生于北京一个名门望族中。
他曾在采访中谈及自己的童年说道“小时候放风筝,总挂在故宫角楼上,从我家走着就能到故宫神武门。”
从他的这些表述中,不难看出小时候的生活很优渥。
然而这种生活却随着父亲的离世,逐渐开始变得拮据。
家里的“顶梁柱”没了,母亲一人拉扯十几个孩子,生活过得格外艰难。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他很早就辍学去了一家服装厂打工。
在工厂的日子仿佛一眼能望到头,辛勤劳作却只能换来微薄的薪资。
无奈之下,他只能另寻出路。
后来在董行佶的指导下,他走上了演员的道路。
可惜当时盛行“花瓶”类型男演员,这也就使他失去不少演戏的机会。
眼看表演的道路走不通,他又选择下海经商。
没想到,还真被他赌对了。
当时靠着服装、酒店、桑拿等产业,迅速完成了财富积累,逆袭成亿万富翁。
可能正是因为自己吃过苦,所以他将儿子经历的苦难当作是“无病呻吟”。
甚至在节目上公然羞辱儿子“除了看上去人模狗样的,有什么可让我夸的呢?”
被问及对儿子事业的评价时,也是云淡风轻地表示“我一直就没给予过肯定”。
童年缺失“父爱”,成长过程中非但没有父亲的参与和接济,反而屡受打击。
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逐渐变得明朗起来,他又重新捡起了自己的音乐梦想。
想到父亲家中还有一架落灰的钢琴,于是便想借来使用。
没想到,这次依旧吃了个“闭门羹”。
一架钢琴对李诚儒来说不算什么,可面对亲生儿子他就是如此苛刻。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导致李大海对父亲的感情也在一点一点消散。
甚至在节目上说“感谢他在我潜意识中,没有留下‘救命稻草’这四个字”。
当李大海决定和母亲彻底开始新生活,忘却不负责任的李诚儒时,他又一改往日的态度,频频示好。
这种示好不仅体现在言语上,更多的还是来自于物质的补偿。
“随着我渐渐地老去,这种舔犊之情,也变多了”。
李诚儒通过自己的打拼,在社会上站稳了脚跟。
但他却不像大多数父母那样,托举自己的孩子。
反而处处贬低、打压儿子,虽是亿万富翁,对儿子却无比吝啬。
渐渐步入垂暮之年的李诚儒,却逐渐改变了对儿子的看法和态度。
如今68岁的李诚儒,身体各项机能都开始走下坡路。
各种疾病也都找上了门,为了身体健康,他不得不频繁地出入医院。
看到其他人都儿孙绕膝时,他才想起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然而晚年的孤独与悲惨,不正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才逐渐认识到当年对儿子是多么冷漠无情。
为了缓和他们的父子关系,他决定主动向儿子示好。
并且希望能够送他一辆豪车,但李大海却认为“事出反常必有妖”。
直到李诚儒再三表示自己没有目的后,他才选了一辆20多万的实用轿车。
看到儿子的举动,他心中明白两人之间始终存在芥蒂。
随着李诚儒的关切越来越多,他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防备,接受了这份迟来的“父爱”。
毕竟老话说得好“血浓于水”。
李诚儒和李大海,打断骨头还连着筋。
看着逐渐年迈的父亲,李大海终究是于心不忍,彻底接纳了他。
后来,在儿子的成长道路上,不管是生活还是事业,他都提供了应有的帮助。
可是从理性角度来看,与其说是父子情修复,不如说是各取所需。
有人说李诚儒是一个不近人情的父亲,有人却说这是他独特的教育方式。
戏演得好,但不代表对家庭以及孩子负责。
对此,您怎么看呢?
信息源:https://baike.baidu.com/link?url=NXSEnYdDTUijH0SgOdN5qwZqhnl1Gs2pTsiKDJe9GEIblBnQRiLu5waHe4xBYcjOuC3RA_njM3V249GWwl7etBkkWJzN2S1muMg5uYC7nZG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