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悲痛,曾创作《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的琼瑶阿姨,于今日自杀身亡,终年86 岁。
无数剧粉、书粉一片震惊,明明记忆中的琼瑶阿姨还精神抖擞,怎么就想不开了!
可当翻阅琼瑶阿姨的遗书,回顾她这几年的种种,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早就在向我们告别了。
琼瑶阿姨离去的悲剧,发生在今天下午1点多。
因为担心母亲,琼瑶的63岁儿子按照往常惯例,让秘书回家看看。
但当秘书来到琼瑶淡水区的家中,却惊讶地发现她已经在房间内轻生。
来不及过多反应,秘书拨打了119,盼望医护人员为琼瑶阿姨带来生的希望。
可惜,一切都太晚了,急救人员赶到时,琼瑶呼吸心跳全无,当场宣布死亡,连送往医院抢救的机会都没有。
很快,儿子向媒体宣布了母亲琼瑶死亡的消息,引发一片哗然。
琼瑶阿姨这一生,是位伟大的作家和编剧,创作出了无数优秀作品。
其中,《还珠格格》、《一帘幽梦》、《情深深雨濛濛》都被影视化,引发全民追剧的火爆场景,更是捧红了不少明星。
可以说,琼瑶阿姨的作品,陪伴了无数人从童年,青年,再到老年,是大家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可谁又能想到,并未传出任何疾病的琼瑶阿姨,竟然以自杀这般决绝的方式离开了人世。
而最令人难过的是,看到琼瑶阿姨近几年的动态,她似乎从很早就开始向观众朋友们告别了。
今年4月20日,是琼瑶阿姨86岁的生日,没有想象中欢乐的庆祝大寿画面,她只是平静地宣布要淡出一切社交平台。
这之后,琼瑶阿姨几乎退出公众视野,直到11月27日,她在社交平台上悼念亡夫。
她上传了从以前与丈夫的影像,直言不讳地表达对丈夫的思念,千言万语汇成一句“不如归去”。
这个不如归去,是对亡夫,或许也是对她自己。
因为早在2017年,琼瑶就给儿子和儿媳写过一封信,命令般地表示:
“不论生了什么重病,不动大手术,死得快最重要。”
“死后尽快将我火化成灰,不开追悼会,让我归于尘土,以后也不用祭拜。”
可她没想到,这样的坚定选择,却在2019年亡夫平鑫涛临终前,遭遇了孩子们的反对。
琼瑶当年,据说是插足了平鑫涛夫妻的婚姻,才得以和平鑫涛在一起。
后来在她的作品中,多次出现类似插足,一男两女的情节,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人们认定她把个人情感影射到作品里。
不过,在那场感情争斗中,最痛苦的莫过于平鑫涛与前妻所生的孩子们。
他们看着母亲饱受委屈、痛苦万分,心中对父亲,对琼瑶也是有怨恨的。
当平鑫涛晚年病危时,再三叮嘱儿女不要用插管、气切来治疗自己的情况下。
平家儿女却为了让父亲多活两年,不顾父亲与琼瑶的意见,让这位虚弱的老人接受了各种无比痛苦的治疗。
琼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不愿丈夫如此没有尊严地离去,度过生活的最后时光。
可儿女们却执着地等待着奇迹,甚至用当年琼瑶插足婚姻的丑闻来回怼她,让她停止抗争。
丈夫的这段遭遇,应该給琼瑶留下了不小的阴影,可能也曾一遍遍想过自己弥留之际,会是何种场景。
也许对于儿女而言,让父母难受地活着,还是就此撒手离去,是一个无比艰难的选择。
那些曾经信誓旦旦的诺言,到最后,可能都会化成对亲人离去的不舍。
所以,琼瑶这才选择了主动离去,自己为生命画上句号。
琼瑶死后,好友淑玲代其公布了遗书内容。
遗书落款有时间,2024年12月3日,看来,琼瑶并非心血来潮,已然准备好了迎接死亡。
遗书中,琼瑶阿姨并非悲悲戚戚,而是用“翩然离去”形容自己的选择。
她说,人老了都要经历很痛苦的一段时间,饱受折磨,成为依赖插管维生的卧床老人,她目睹过那惨状,她想自己为最后这件大事做主。
她说,她没有辜负此生,愿大家为她笑,为她高歌,也希望总有一天,人们都能快乐地归去。
最后,她还是心系万千读者的琼瑶阿姨,祝福大家活出强大的自我,活得潇潇洒洒。
除此之外,还有一段她不知何时录的视频,成为留给观众的最后一段影像。
视频里,琼瑶身穿鲜艳的玫红色衬衫,画着精致的妆容,就连头发都乌黑亮丽,精神状态良好。
可她说的话,配的音乐,却让人听出了几分悲伤。
“当雪花开始轻轻飘落,我心里轻轻唱着歌,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生命里的雪季没错过。”
“这趟旅程走来辛苦颠簸,且喜也有各种精彩唱和,留下了,留下了我那些字字句句的著作。”
诗意的琼瑶阿姨,似乎就是在等第一场雪的到来,更是以雪季作比,自己一生辛苦创作,有许多著作,如今也到了结束的时候。
在结尾处,琼瑶阿姨更是笑着说出自己的结局:
“时间已到,生命不会更好,趁我还能微笑还能歌,不拖累所爱,也超越病魔,此刻我将飞向起舞的星河。”
看来,琼瑶阿姨对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已经非常坦然,表示会非常自由选择离去的时刻。
看完遗书和视频,会不由得为琼瑶阿姨自由的心灵所震撼,或许能够决定如何离去,真的是一种幸福。
愿琼瑶阿姨在天上继续当个快乐随性的人,那些留在时代里的作品,会让我们永远铭记她。
本文信息来源
【1】南方都市报,2024-12-04,“追忆作家琼瑶:86岁生日当天曾宣布淡出,一周前发文悼亡夫”.
【2】红星新闻,2024-12-04,“作家琼瑶去世,遗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