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2 月 4 日 13 时 22 分许,一则令人怅然的消息从宝岛台湾新北市淡水区传出:知名作家琼瑶在家中溘然长逝,享年 86 岁。刹那间,这一讯息如投入心湖的巨石,泛起层层涟漪,引得无数网友缅怀叹息,社交媒体瞬间被悼念之语刷屏。
琼瑶,这个在中国文学与影视领域熠熠生辉的名字,承载着几代人的青春记忆。从青涩懵懂时翻阅的《窗外》,到守在电视机前反复追看的《还珠格格》,再到为《烟雨濛濛》中痴男怨女欷歔落泪,她笔下那些或唯美浪漫、或跌宕起伏的故事,早已镌刻进大众心底,成为华语文化里绕不开的经典篇章。其文字细腻入微,精准地捕捉人性幽微的情感,编织出错综复杂却又扣人心弦的爱情迷宫,让读者仿若置身其中,跟随主角同悲共喜。
然而,伴随离世消息一同闯入大众视野的,还有琼瑶那封袒露心迹的 “遗书”。“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 寥寥数语,却掷地有声,透着一股豁达与决然。在生命的终章,她拒绝被动等待命运宣判,执意握紧选择的主动权,以自己期望的方式谢幕退场,这般姿态,令人动容之余,也不禁引人深思。
生老病死,乃世间恒常规律,可直面死亡、自主抉择离世时机,绝非易事。古往今来,无数先贤探讨过生死命题。孔子言 “未知生,焉知死”,意在劝诫世人专注现世作为;庄子却秉持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的豁达生死观,视生死为自然流转。琼瑶此举,某种程度上暗合庄子超脱生死羁绊的洒脱,她不愿困于病榻,让躯体的衰败蚕食余生尊严,果敢地为生命画上句号。
淡水警方接获通报抵达现场后,初步排除外力介入,认定为轻生。消息传开,网友们的留言满是温情与敬意。有人含泪道别 “琼瑶奶奶再见,一路好走”;有人触景生情,感慨要珍惜家中长辈,下班后立刻归家陪伴;更有人被遗书里劝诫年轻人珍惜生命的字句打动,直言 “她甚至在最后一刻不忘鼓励年轻人,充分发挥了公众人物的作用”。
于大众而言,琼瑶的离去是一场集体性的青春散场;于个体生命层面,却敲响一记警钟。她虽选择主动告别,可遗言里对年轻一代的叮嘱,恰恰彰显生命可贵。年轻人在生活泥沼中时常迷茫、消沉,或因学业压力、职场挫折、情感失意,滋生放弃念头。琼瑶以自身终结警醒世人:生命有黯淡低谷,却也藏无数未知绮丽风景,轻言放弃是对生命辜负。
琼瑶用一生书写爱恨情仇,落幕时又为世人呈上一堂生命教育课。她走了,留下文字瑰宝、荧幕经典,更在生死抉择间,教会我们敬畏、珍视生命。往后,翻开泛黄书页、重看旧剧画面,那个编织梦幻的琼瑶仍在;而她面对生死的豁达,也将化作暗夜灯火,照亮生者前行、劝勉莫负韶华。这场体面谢幕,不是终点,而是永恒铭记的开端。
声明:信息和素材来源于网络,请注意甄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多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