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的“美少年”,足够通透

内地明星 4 0

时光编辑部 |keva

电影折射时代。

五十岁了,冯德伦似乎还是曾经的“美少年”,随性、洒脱,得岁月厚待。

采访前,摄影师在架设机器,冯德伦坐在一旁的沙发上,低下头,有点沉默。问他是不是累了,他说还好啦,前面已经聊了挺长一段时间,但还精力挺充沛的。

冯德伦很少在社交平台表达自我。在我们的对话中,遇到感兴趣的问题会滔滔不绝。遇到“尖锐”问题又会直接“拒绝”。被观众夸赞出道至今始终保持高颜值。他笑着说出道谢,“没有什么青春不青春的,要说怎么样保养,还真没有什么心得。”

没有人能在岁月洪流中停滞不前,但总有人能在时代浪潮中保持淡然。

过去这些年,电影市场发生了很多变化,观众审美偏好也经历了转变。而作为导演、作为演员、作为一个沉浸在影视圈多年的创作者,冯德伦的心态未发生太多波动。

有时候,他甚至觉得,这个世界很大,少了一个人、少了一部作品、少了一场演出,可能都不会有太多变化。仅仅作为艺人而言,可能不用把自己看得太过重要。

美少年

因为“贪吃”,小时候的冯德伦看起来圆滚滚的,胖到别人看见他,总“嘲笑”一句“死胖子”。15岁那年,步入青春期,他终于决定减肥,趁着暑假环山跑步。山间小路蜿蜒曲折,冯德伦沿路奔跑,一边喊苦喊累,一边劝自己坚持下去,坚持了几个星期,瘦了30磅,身材变得紧实,轮廓也更加分明,渐渐长成了众人眼中的“帅哥”。瘦身成功后,他一直提醒自己,注意饮食,别吃太多,“从那时候起,就明白取得成绩是需要非常努力的。”

俊俏的脸庞给他带来了很多的机会。中学时代开始在学校演舞台剧,出道后又心甘情愿去电影圈“跑龙套”。

银幕上的第一个特写镜头是许鞍华给他的。《女人,四十》里,主角是萧芳芳,原来想让他演萧芳芳的儿子,后来导演觉得,他和萧芳芳长得不太像。儿子的角色最终给了丁子峻,他出演丁子峻的朋友。

那一年,冯德伦18岁,说出了演员生涯的第一句对白。“走啦,你还看什么看呢”,那场戏,丁子峻抢走他手中的披萨,他又夺过来,像接收一个文件夹,末了还不忘损了对方一句,语气有些不耐烦。“很多东西已经不太记得了,那时连一句对白讲得不好,一个动作也演不好,演得很‘差劲’。”提起初出道时的“青涩”,冯德伦有些“害羞”,“现在看到电视重播,都有种想逃走的感觉”。

1998年,杨凡筹拍《美少年之恋》,题材非常大胆,很多演员望而却步。杨凡一眼就看上了冯德伦,青春洋溢,风度翩翩,觉得他就是游离在都市中追寻真爱的Jet。他说服他接下这部电影,冯德伦答应了。第一次演主角,倾尽全力。拍到最后一个镜头,读完信,他忍不住落泪,连续哭了两条。杨凡感动了,不顾昂贵的胶片拍摄成本,喊他再哭一次,他却说,“我已经倾尽全力,你还想我怎么样?”杨凡苦笑不得,妥协了:“他很有信心,演得很好”。

过后很多年,不少人对冯德伦的印象都停留那个俊俏的“美少年”。回眸一笑,梨涡浅显,像从漫画里走出来,漫无目的地在城市中闯荡。“这是正面的,我没法改变,让大家不想我是‘美少年’”,冯德伦不曾想过创造一个新角色,去超越曾经“封神”的人物,“让别人认识我的另外一面吗?不会有这种想法。”

他反而觉得,很多事情,有时不用太过较真,这个世界很大,少了一个人、少了一部作品、少了一场演出,可能都不会有太多变化。自己可能也没那么重要。

吴彦祖曾经形容冯德伦,看似吊儿郎当,内里却藏着心思细腻的一面。杨凡综艺首秀献给了《漂亮的房子》,一个冯德伦和吴彦祖难得“合体”的节目。

为了迎接前辈到来,冯德伦精心准备了惊喜,一首《偶遇》响起,唱到杨凡湿了眼眶。那是杨凡第一部电影的主题曲。冯德伦拿起吉他,边弹边唱,杨凡和吴彦祖坐在一旁,静静聆听,满眼感动,那一刹那,二十年多前,三人同框拍电影的美好又有了具象化的呈现。

近两年,杨凡谈《美少年之恋》续集的构想,想拍一部《再会美少年》。“这个片名很好呀,他还没有跟我们聊,如果会发生,我还是会期待。”冯德伦说。

选择

《美少年之恋》之后,冯德伦又和谢霆锋、吴彦祖、李灿森共同主演了《特警新人类》。四个少年,一部电影,又铸就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台前的他们,是彼时香港电影冉冉升起的新星,朝气蓬勃。幕后的他们,是彼此扶持,互相鼓励的人生挚友。因为选择和兴趣的不同,“特警四子”之中,又数冯德伦的发展赛道最为多元。

出道之初,和雷颂德组过乐队,雷颂德负责作曲,冯德伦负责弹吉他。九十年代偶像风气盛行,唱片公司觉得,外形俊朗的他,总躲起来弹吉他,有点“浪费”,不如拿起麦克风上台试一试。“他们说你唱吧,我就唱了。雷颂德是有名的监制,为很多明星作曲,忙得要命,我自己又跑去拍电影,很少去排练,慢慢就解散了。”

放弃歌唱事业,是冯德伦演艺生涯一次重要的选择。歌手,演员,导演,时至今日,让冯德伦再选一个喜欢的身份。他还是第一个将“歌手”这个选项排除。他觉得自己没什么唱歌天分。比起音乐,更爱表演。演着演着,又觉得自己有故事要讲,要做导演。这是他跟同辈演员最大的不同,对幕后工作感兴趣。

千禧年前后,正值电影创作从胶片年代转向数码时代的初期阶段,冯德伦已经捣鼓用电脑技术剪片。宅在家里的时候,他喜欢埋头写故事,拿着摄像机对准自己的朋友。有时候在片场来了创作灵感,又会调皮地跟摄影指导“争夺”机器。

21年前,29岁的冯德伦首次执导电影长片《大佬爱美丽》,那时内地的电影市场尚未形成繁盛的状态,他却是为数不多进入内地拍电影的香港青年导演。“很多观众看到我的时候会惊讶,‘你不就是那个美少年’?其实那时我已经做了很多年导演,拍过很多短片,拍过Music Video、拍过很多演员。”

谢霆锋、陈奕迅、杨千嬅、梁汉文.....当年很多当红的艺人都在他的镜头里留下了“黑历史”。提起导演生涯,他觉得拍《老冯日记》是最快乐的,“里面都是很私人的经历,我用一半真实,一半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很好玩。”

从演员到导演,冯德伦又做了选择。喜欢新鲜技术,喜欢走南闯北,他好像从来不害怕选择带来的不确定性,不害怕选择带来的争议,以及争议之后的连锁反应。

受吴宇森《英雄本色》的影响,冯德伦喜欢拍动作片。

自编自导自演了《精武家庭》,致敬李小龙。之后又挑战了《太极1:从零开始》和《太极2:英雄崛起》。远赴好莱坞拍了《荒原》和《五行刺客》,成了第一个为海外流媒体拍摄剧集的中国导演。“ 他们找我,就是觉得我在动作、武术方面做得比他们好。拍《侠盗联盟》时,我很欣赏法国团队对车戏的掌控,所以找了他们。美国人找我,也是对我的动作戏有信心。”

回想过去的创作经历,冯德伦还是觉得《太极》系列“拍得很痛苦、很困难”。《太极1》和《太极2》原本是一部作品,最终不得不一分为二。“剪辑是无法直接剪成两部片子,素材面临挑战,后期超出预算,拍摄过程充满艰辛”,冯德伦说。

“做导演最辛苦,体力和心理都要经受考验。有时候没有必要解释,喜欢就喜欢,不喜欢也没办法,我尽力了。观众付钱买了票,难道觉得这场戏不好看,会想到你拍得很痛苦吗?比如天气很热,环境恶劣,你不能要求观众这样想。”

“我在这个圈子很多年了,像是一个游戏,好的评价,对方不一定真心觉得好,可能背后涉及操作,不好的评价,可能也是操作。真心喜欢或不喜欢当然会有。所以做好自己就算了,其他都不管,我不敢说看透了,但全部意见都接受”。

岁月沉淀

随着岁月的流逝,冯德伦察觉到自己在演艺圈的选择悄然转变。

“现在年龄到了,有些角色以前是不会找我的。”例如,《浴火之路》中那个略带沧桑的反派角色。又如,《太阳星辰》中那个文雅而神秘的传奇法医,这些角色因与冯德伦当前年龄段的契合,纷纷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冯德伦将这种变化归因于“成长”,包括外表的成长,以及内心的成长。“外表成长很明显了,连胡子都白了。但我心态还是很年轻。跟以前一样,喜欢看动漫,打游戏,喜欢年轻人最爱的新科技。”

冯德伦在《浴火之路》中演了一个“人贩子”,“没什么理由,他就是纯坏”。一头脏辫,满口黄牙,他形容这个角色是“破破烂烂”,被肖央用塑料袋套住那场戏,拍得“快死了,还挺好玩的”。《太阳星辰》中,神秘法医的造型被他自己刻意要求打扮得更加老练。“让他们把我弄得更老一点,但表演上我可以随机应变。年纪增长是无法避免的,重要的是,找一些有趣的角色去演。”

他常常提起“有趣”的这个词。仿佛在他的人生中,有趣是永恒的追求。他的世界充满了活力与色彩,就像一场永不停歇的狂欢。他总带着年轻的心态,探索着每一个令人兴奋的角落。

“陈伟霆和刘雅瑟也很年轻啊”,聊起《太阳星辰》,他有点眉飞色舞,身边的工作人员提醒他,“陈伟霆39岁了”。他反应过来,“那也不是很年轻了”。然后玩笑般地“控诉”陈伟霆,“拍动作戏很用力,踢我的那一腿,本以为不用那么大力,结果一脚就把我踢到了电梯后。可能是在妒忌我吧,打得那么狠。”

简短的对话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冯德伦的松弛与活力。没有人能在岁月洪流中停滞不前,但总有人能在时代浪潮中保持淡然。

五十岁了,他似乎还是曾经的“美少年”,随性、洒脱,得岁月厚待。面对赛道转变和内心成长时,坦坦荡荡,积极又乐观。

《白日之下》、《年少日记》.........冯德伦注意到香港电影界涌现了众多小成本制作。他认为,当前电影市场面临挑战,香港新导演们凭借他们独到的视角和对成长时代的深刻感悟,不懈地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关于《太极3》的构思。他自己也期待,第一部和第二部上映至今十年,希望新一代观众发现并喜爱这个系列,这样继续拍摄才有意义。《特警新人类3》的故事已经构思完毕,演员们也都渴望参与。然而,由于动作片制作成本较高,需要市场有足够信心才会进行投资。他相信,只要时机成熟,这部作品定会面世。

问他未来有何目标?

他说有啊,但不急于公开,“不是所有东西都需要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