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1936年12月27日—2015年6月14日)是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曾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培养出大批学者、作家,被誉为“文坛教父”。莫言、余华、刘震云、迟子建、毕淑敏等知名作家都曾经是童庆炳教授的学生。
话说当年,北京师范大学和鲁迅文学院在1988年合作开办了首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莫言入学后不久,没请假就偷偷回山东高密给家里盖房子,逃了四周的课。童庆炳教授知道后很生气,一通电话把莫言叫回学校。这时,有老师扬言要开除莫言的学籍,莫言顿时慌张不已。不过,童庆炳教授没有怒而过夺,而是安慰他说:“我不主张开除学生,你放心好了,我给你顶住,你改正了,就没问题了。”正是童庆炳教授的“挺身而出”,使得此事得以化解,莫言没有被开除,并且在童庆炳教授的亲自指导和帮助下,于1991年顺利完成了毕业论文《超越故乡》,如愿拿到硕士学位。
莫言从北师大毕业20年后,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莫言导师的童庆炳教授内心是相当的高兴,很多媒体也都想请童庆炳教授说说或写写当年是怎么帮助和指导诺贝尔奖得主的,但是他都拒绝了。很多人不解,童庆炳教授不得不解释说:“这是莫言个人不懈努力的结果,是莫言创作才华横溢的表现。我作为他的老师怎么能做贪天之功为己有的事情呢!”
2013年1月22日,获得诺奖的莫言被母校北师大聘为教授,莫言在发表即席讲话时,特意提到了童庆炳教授,充满敬意和感激道:“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在学生有过错和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在学生取得荣誉的时候,退到身后。”
同时,莫言也很谦虚地说:“虽然我在学识上愧对师大硕士的名号,但情感上一直认为自己是师大的学生。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争取写出更好的作品,为师大争光。”
那么,童庆炳教授是如何看待和评价学生莫言的呢?在一次访谈中,童庆炳教授说:“莫言从一个农村孩子走上文学道路到最终获诺奖,与他的勤奋分不开。他的小说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艺术特点,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他从来不说假话,都是实话实说,他说的话从来没有食言或者说了不算,他总是说话算话的,他不装腔作势,有什么说什么。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美就是美,不美就是不美,他很真诚的,莫言是值得我们信任的,也是值得我们敬重的,就是因为他说真话不说假话,他把自己的心窝子掏出来给你看,所以莫言这一点也是使我们看到中国作家的品质,这是莫言之所以能够获奖的原因之一。”
童庆炳教授对学生莫言的评价,可谓秉轴持钧,切中肯綮!让我们更加深刻了解了莫言的个性,体会到了莫言的真实、真诚的优秀品质。
2015年6月14日,童庆炳教授因病逝世,享年79岁。莫言悼念恩师说:“童老师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位宽厚的长者,他对学生充满了照顾和厚爱,他的突然离去,让曾经受过他恩德的学生们,心里感到很悲痛。”
可以说,莫言不负师恩、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文学。因为莫言“圆了中国人的文学梦,圆了中国文学人的诺奖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