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琳和李行亮的热度依然高涨不减。
一档离婚综艺,让这对夫妇成为顶流,着实是一件新鲜事。
如今李行亮“跪舔”麦琳,让他“人设”崩塌,遭到网友抵制。
而麦琳的含金量还在持续上升,她带火的熏鸡、帽子、衣服,俨然是一场资本的流量盛宴。
01
麦琳的带货能力有多强?
她不管葛夕死活非要买的熏鸡,某旗舰店成功接住这波流量,打出“再见爱人麦麦熏鸡”的宣传语,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成功卖出100万加。
原本一天只能卖几十、几百只的熏鸡,现在每天能卖上千只。
该熏鸡品牌董事长都出来感谢麦琳。
在外卖平台上,熏鸡稳坐熟食榜榜首,甚至带动了一些炸鸡品牌的销量。
同时,青团、奶皮子,以及她的发饰、外套、裙子和马甲,同款产品都被网友青睐。
有网友乔装打扮成麦琳的杨子开直播,和张大大连麦,吸引了几十万的观看。
这种现象在互联网上屡见不鲜,一但某个人火了,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能掀起一波带货狂潮。
挺割裂的。
网友一边抨击麦琳,一边又疯狂购买她的同款。
或许麦琳只是为网友提供了一个情绪出口,时至今日,麦琳已经不仅是一个人,而是一种标签。
麦琳身上的拧巴、虚荣、攀比、焦虑、大众一边厌恶,一边又能在自己身上找到相似的某些点,或者在身边的人身上看到相同之处。
那些没能平复的情绪,没能愈合的伤口,在麦琳出现后全都被狠狠撕开,当情绪的阀门打开就如洪水猛兽一般涌入评论区。
02
《再见爱人》前面三季,口碑很好,收视率却称不上顶流,麦琳的出现,直接让这档节目杀出重围,从小众的变成大众的。
那些麦琳的同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热度逐渐退去,但是对节目组来说,却是泼天的富贵。
因为麦琳购买芒果会员的人高达几百万,就算10块钱的会员付费,都能给节目组创收千万。
不仅如此,芒果还推出了抢先看的付费活动,只需要花费
3元就能提前看下一期的前30分钟,为此付费的人数高达数万计。
《再见爱人》曾经因为招商难陷入困境,如今一个麦琳就让这档节目赚得盆满钵满。
麦琳的出圈不是偶然,就算没有剧本加持,也是节目组精心策划的。
《再见爱人3》中的张婉婷,因为情绪不稳定,在节目里一次次崩溃,引发众多讨论,为节目带来许多流量加持。
这一季的《再见爱人》不过是延续第三季的套路,只不过在嘉宾的挑选上更为刁钻。
张婉婷经济自由,还是经纪人,她的生活离普通人是遥远的,所以大众在她身上找到的共鸣是有限的。
但麦琳不同,她身上家庭主妇的标签,足以吸引这类人群的目光。
在互联网上,对家庭主妇有同情、有歧视,就注定了她的争议性。
更奇妙的是,在讲究成年人要体面的大环境下,她那样敏感,一个小小的游戏就能点燃她的情绪。
大家看多了伟光正的大人,对这样一个说疯就疯的人物,心情是复杂的。
大众试图理解她全职妈妈的不易,理解她原生家庭的缺失,可她的行为又那样离谱,离谱到不像一个成年人。
可悲又可恨,可怜又无辜,各种情绪交织,让这个人物成为综艺之神。
不得不说,《再见爱人》的导演深谙人性法则,更懂拿捏网友的情绪。
这个时代,所有的东西都在瞄准观众的情绪,只有调动他们的情绪才能获得流量。
麦琳身上的问题,直击大众内心的痛点、爽点、痒点。
素人为何比明星更能出圈?
因为明星的圈层和普罗大众相距甚远,唯有麦琳这样的市井小民最能让普通人代入。
艺术来源于生活,麦琳这样的人物,放在影视作品里,同样会是一个成功的角色。
遇到麦琳,是节目组可遇不可求的契机。
03
麦琳身上的问题,不是非黑即白的,更像是游离在灰色地带,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因此,在这场流量狂欢中,分为了三个阵营。
第一个极端厌恶麦琳的人群。
第二个试图理解又理解不了麦琳的人群。
第三个是完全能共情麦琳的人群。
三个阵营唇枪舌战,成为天然的流量洼池。
有趣的是,不同的人对麦琳不同的解读,潜移默化影响到他们的生活。
看到一个网友说在麦琳身上看到了自己,那种不断制造和沉浸在痛苦里让对方愧疚的情感模式,让她对丈夫所做的一切都不满意。
以前她没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模式,婚姻自然一地鸡毛,当她意识到这一点后,她开始复盘自己的成长经历,因为父母的重男轻女,她又是留守儿童,导致她对爱和家的执念很深。
她和丈夫的相处模式,本质上是复刻了和父母的相处模式,她怨恨父母把她留在老家,怨恨从小孤苦伶仃长大,她害怕被抛弃,潜意识又认为只要父母认错就是对她的爱,所以在婚姻里,她总是试图让丈夫认错来验证爱情。
麦琳的出现,不会让这位网友解决自己的人生困境,但是她像一面镜子让这位网友看到了心底的伤痛。
看见即是疗愈的开始。
不管麦琳为资本赚了多少钱,但只要她能给予普通人警醒和反思,都是具有社会意义的。
网暴麦琳没有意义,更重要的是,我们从她身上学到了什么,哪些是亲密关系里的禁忌,哪些是自己的课题。
当你看见了自己那些潮湿的角落,开始拥抱自己,修正自己,是这档节目的福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