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但“湘军”的没落令人扼腕叹息。
近日,我们一家从北京回到长沙探亲,晚上邀请家人们去看著名相声演员大兵及其团队的专场演出。
近几年长沙的相声、脱口秀的娱乐性比较出彩,让我有点小惊讶的是这场演出的文学性,表现出深层次思考与形式上的美感、审美价值。
这让我想起早些年全国闻名的文学湘军。
1982年首届茅盾奖,湖南是最大赢家。6部获奖作品有两部来自于湖南。分别是莫应丰的《将军吟》和古华的《芙蓉镇》。其中,因《芙蓉镇》改编出来的同名电影,也收获无数专业奖项,包括金鸡、百花最佳故事片奖。偏居湘西一隅的芙蓉镇也成为文化旅游景区,吸引游客无数。
曾经在全国文坛驰骋称雄的“文学湘军”,如今已沉寂没落,风光不再。
有人分析文学湘军没落的原因,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湖南文学队伍受商业大潮的冲击和各种外部影响,很多作家开始下海经商,文学不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而后来的新生代又名气不显,青黄不接。
四十多年前,1979年我进入岳麓山下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的湖财读书。那时喜欢画画写诗,曾受文学湘军影响,也产生过文学梦。
后来还创立过一个叫“诗意人格”的现代诗流派。
虽然我在《北京文学》《广西文学》等多家刊物多次发表组诗,但主张“写诗不是职业,而是一种人格修养与生活方式”。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经济研究与创业上。大学毕业我分配到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分行,后来先后调至中国工商银行南宁行与中国银行江苏分行工作,再下海创业,移居北京。
我看长沙现在成了全国著名网红城市,湖南经济发展也蛮有活力。
但湖南的真正崛起,是不是还要看什么时候人文思想、文学艺术及科学技术的强大领先?
作者简介:东方赢,真业心学创始人,企业跨越式发展理论之父,曾担任大型实业公司总裁,著作有《企业超速成长》《跨越式战略》,第四届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