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马三立为何对马志明说:都过来握握我的手不然你们会后悔

内地明星 5 0

引言:

1956年1月的一个夜晚,天津干部俱乐部南楼灯火通明。相声艺人马三立满怀激动地站在人群中,等待着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当毛主席亲切地握住他的手,并准确说出"买猴儿"这个相声段子时,马三立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当晚演出结束后,已是深夜时分,马三立却执意将熟睡的儿子们一一叫醒,要他们都来握握自己的手。他郑重其事地对长子马志明等人说:"都来握握我这只手,不握以后可是后悔啊。"这个看似普通的握手瞬间,却成为了马三立终生难忘的记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年,他仍能清晰地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每个细节。

大纲:

一、从艺人到国宝的蜕变

马三立的艺术家庭背景

旧社会艺人的艰难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的身份转变

二、难忘的接见之夜

突如其来的神秘任务

天津干部俱乐部的重要会面

毛主席与马三立的亲切对话

三、激动人心的演出时刻

为毛主席表演相声

"马三立是国宝"的高度评价

深夜叫醒子女分享喜悦

四、永恒的记忆与精神传承

深夜握手的深层含义

马三立对新中国的感恩之情

晚年仍清晰记忆这段往事的意义

1956年,马三立为何对马志明说:都过来握握我的手不然你们会后悔

引言

1956年1月的一个夜晚,天津干部俱乐部南楼灯火通明。相声艺人马三立满怀激动地站在人群中,等待着一个重要时刻的到来。当毛主席亲切地握住他的手,并准确说出"买猴儿"这个相声段子时,马三立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当晚演出结束后,已是深夜时分,马三立却执意将熟睡的儿子们一一叫醒,要他们都来握握自己的手。他郑重其事地对长子马志明等人说:"都来握握我这只手,不握以后可是后悔啊。"这个看似普通的握手瞬间,却成为了马三立终生难忘的记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年,他仍能清晰地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每个细节。

相声世家 艺海沉浮四十年

马三立1914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回族曲艺世家,他的祖父马诚方是评书艺人,父亲马德禄更是"相声八德"之一。在天津读完小学和中学的马三立,15岁时因家庭变故被迫辍学,开始跟随父亲和大哥马桂元学习相声艺术。

拜入周德山门下后,马三立正式成为中国相声第五代演员,属"寿"字辈。出师之后的马三立,与刘宝瑞结为搭档,在营口、烟台等地的码头撂地卖艺,艰难度日。

为了讨生活,马三立辗转于东北、北京、南京等地演出。在那个时代,艺人地位低下,常常遭受国民党、汉奸、地痞流氓的欺压和剥削。面对种种不公,马三立只能忍气吞声。

经过漫长岁月的磨练,到了四十年代,马三立终于在京津两地打响了名声。然而当时物价飞涨,园子里还要克扣工资,一家人的生活依然捉襟见肘。

新中国成立给马三立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再是地位低下的穷艺人,而是成为了国家的主人。马三立积极投身创作新段子,还主动报名参加第二届赴朝慰问团,为志愿军将士表演相声。

1953年,马三立加入天津广播曲艺团,有了稳定的工作单位。次年4月,他与张庆森在天津工人剧场合作演出的相声《买猴儿》,通过广播和报刊传遍全国,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马三立对新中国充满感激之情。新中国成立那天,他特意买来红纸,写下"共产党万岁"和"毛主席万岁"贴在屋里。这种感恩之心,也是当时许多从旧社会走来的老艺人的共同心声。

从码头卖艺到全国闻名,从受人欺凌到受人尊重,马三立用四十年时光走完了这段艰辛的历程。这一路的沧桑巨变,不仅是一个艺人的命运转折,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神秘邀约 通往国宝的征程

1956年1月12日下午四点,天津广播曲艺团的办公室里,台长一脸严肃地叫来了马三立。台长告诉他:"三立,你回家早点吃饭,然后在家等着,有汽车去接你。"

马三立见台长神色郑重,试探着问了一句来意。台长只说是黄市长亲自打来的电话,便不再多言。

回到家中,马三立让妻子甄蕙敏赶紧做饭。见妻子疑惑地问他为何这么早回来,马三立只简单说了句:"应该是有重要的演出任务。"

吃过晚饭,马三立一边喝茶一边准备着可能用得上的节目。六点多,一辆小轿车停在了家门口。

上了车,马三立发现台长也在车上。台长笑着问他能猜到今晚要见谁吗,见马三立默不作声,台长才揭开谜底:"恐怕你也猜不出来,能见到毛主席!"

车子一路驶向天津干部俱乐部南楼。那里已经聚集了五十多位天津各界代表,大家静静等待着这个重要时刻的到来。

等候的时间并不长,不到十分钟,毛主席在天津市长黄火青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精神矍铄地来到代表们面前。由于时间关系,毛主席一边和代表们握手,一边向前走。

轮到马三立时,他赶紧报上自己的名字:"毛主席,我是相声演员马三立。"毛主席闻言立即停下脚步,伸出手紧紧握住马三立的手。

让马三立没想到的是,毛主席不仅认识他,还脱口而出:"哦,马三立,我认识。买猴儿,买猴儿。"这一刻,马三立仿佛被定在原地。

毛主席仔细打量着马三立,关切地说:"你太瘦了,把身体搞好一点嘛!呃?"马三立连连点头应是。毛主席继续向前走去,留下马三立仍沉浸在这难以置信的时刻中。

这次意外的接见,不仅是对马三立艺术成就的肯定,更是一个普通艺人命运的转折点。从一个街头卖艺的相声艺人,到能被国家最高领导人认可的表演艺术家,这种身份的转变超出了马三立的所有想象。

这个下午开始时的神秘邀约,就这样演变成了马三立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接见,更是新中国对民间艺术家的重视和认可的象征。

当晚的经历,成为了马三立日后最珍贵的回忆,也成为了中国相声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这个普通的冬日傍晚,一个相声艺人,在国家最高领导人面前,完成了从艺人到国宝的华丽转身。

父爱如山 半夜叫醒为握手

接见结束后已近深夜,马三立回到家中却毫无倦意。他站在黑暗中,望着自己的右手,久久不能平静。

那个晚上,马三立的妻子甄蕙敏正准备休息,却看到丈夫匆匆走进孩子们的房间。孩子们早已熟睡,可马三立执意要把他们一个个叫醒。

长子马志明被父亲摇醒时还迷迷糊糊的,只听父亲急切地说:"快起来,快起来握握我这只手。"马志明揉着眼睛坐起身,不明白父亲为何在这深夜做出如此反常的举动。

马三立拉过马志明的手,将自己的右手郑重地伸了过去。他的声音有些颤抖:"这只手刚才握过毛主席的手,你们都来握一下,不然以后会后悔的。"

二儿子马德华也被叫醒了,睡眼惺忪地走过来。马三立拉过他的手,同样让他握住自己的右手。马德华虽然年纪尚小,但也感受到了父亲举动中的庄重。

连年龄最小的马增蕙也没能幸免,被父亲从温暖的被窝里唤醒。马三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同样的话语,要孩子们记住这个特殊的夜晚。

妻子甄蕙敏在一旁看着这一幕,默默地为丈夫倒了杯热茶。她知道,这个夜晚对马三立来说意味着什么。

让孩子们都握过手之后,马三立才坐下来,向家人详细讲述了当晚发生的一切。从突然的邀约,到紧张的等待,再到那令人难以置信的相遇。

在讲述的过程中,马三立一遍又一遍地模仿着毛主席说"买猴儿"时的语气和神态。每一个细节,他都不愿遗漏,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重要的片段。

这个深夜里的特殊时刻,成为了马家几个孩子最深刻的记忆之一。多年以后,每当提起这一幕,马志明都能清晰地回忆起父亲那晚激动的神情。

马三立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传递给了下一代。这不仅是一个艺人的荣耀时刻,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马三立依然能清晰地回忆起那个夜晚的每一个细节。那个握手的瞬间,那句熟悉的"买猴儿",那份来自最高领导人的认可,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记忆中。

这个看似简单的握手,不仅是对马三立个人艺术成就的肯定,更是新中国对传统曲艺的重视和认可。马三立用这种方式,将这份荣誉和感动传递给了他的子女们。

艺术传承 相声世家代代新

这次接见后,马三立的艺术生涯迎来了新的高峰。他在天津广播曲艺团的地位更加稳固,创作和表演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1957年,马三立开始着手整理自己的相声作品,并将多年来的舞台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在这期间,他不断改进《买猴儿》这个代表作,使其更加完善。

马三立的三个儿子也都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走上了相声艺术的道路。长子马志明与侯宝林搭档,成为了著名的相声演员。次子马德华则与常宝华合作,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马家的第三代接班人也逐渐崭露头角。马志明的儿子马伯通,马德华的儿子马国良,都在相声舞台上展现出不凡的天赋。马三立经常手把手地教导这些孙辈,将自己的艺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

每到周末,马家的客厅就变成了一个小型的相声课堂。马三立坐在太师椅上,看着儿孙们练功、说相声,不时点评指导。这种家族式的传承方式,让马家的相声艺术得以代代相传。

1960年,马三立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这个称号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对整个相声艺术的肯定。在领奖时,他特意穿上了那次见毛主席时的那套西装。

随着年龄的增长,马三立逐渐减少了舞台演出,但对相声艺术的热情丝毫未减。他开始系统地整理自己的相声作品,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艺术资料。

马三立特别注重对年轻相声演员的培养。他常说:"相声不能断了根,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在他的影响下,许多青年相声演员都受益匪浅。

到了1980年代,马三立已成为德高望重的相声泰斗。他的弟子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了独特的"马派"相声流派。这个流派以质朴自然、机智风趣著称。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马三立仍然关心着相声艺术的发展。他经常对来访的后辈说起那次与毛主席握手的经历,希望年轻人能够珍惜新时代带来的机遇。

1994年,八十岁的马三立在接受采访时,依然能清晰地回忆起1956年那个特殊的夜晚。那次握手的经历,成为了他毕生最珍贵的记忆。

马三立的艺术精神影响了几代相声演员。从街头卖艺到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从个人奋斗到家族传承,他的一生见证了中国相声艺术的发展与变迁。

这个源自天津的相声世家,在马三立的带领下,为中国相声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那次握手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相声史上一段令人难忘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