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芬的视频特别的接地气,因为她每天拍的都是小赵家忙碌的日常生活。小赵的父母不是在种菜割菜,就是在卖菜的路上。小赵家的菜成了她视频的绝对主角。
围绕着种菜割菜卖菜,赛芬和爸爸也成了菜地的大忙人,赛芬的爸爸忙着观察学习,赛芬忙着拍视频开直播,小赵忙活着卖菜修水井,没有一个人闲着的。
就连赛芬的女儿小佳丽,有时候也要入镜客串当小演员,奶声奶气的特别招人喜欢。特别是那一口地道的河南新乡方言,更是活脱脱的一个中国小娇娃。
赛芬的妈妈话不多,大多数的话都让赛芬的爸爸讲了,妈妈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个旁听者,这样也好,把更多的的光彩给了男人。
赛芬的爸爸确实是个话唠,从听说要来中国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兴奋的讲讲讲。来到中国,那更是兴奋,走到哪儿都是不停的问问问,看看看,拍拍拍。
来到小赵家也是,看见菜问菜,看见葱问葱,看见井问井,看啥都稀奇,看啥都有意思。就连小赵家的村委会他也认为是奇景,非要拍下来回去给他妹夫看,因为赛芬的小姑父也是她们村里的干部。
看到小赵的爸爸,不知道为什么,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鲁迅笔下的润土,还有路遥《平凡的世界》里的少平的爸爸,他们都是老实巴交农民的形象。
小赵的爸爸卖菜的时候,穿着很单薄,带着护耳罩,把手交叉伸进袖口里,佝偻着身子,眼巴巴里盼望着菜商的到来,每天都盼望着卖个好价,都能卖出去。
赛芬也和公公一样急切的心情,因为她深刻的体会到了种菜卖菜的不容易,生活的艰辛。让她更加的珍视她和小赵这来之不易的跨国婚姻,也更加坚定了她以后要好好挣钱,减轻公婆的负担。
因为头胎生的是女儿,赛芬说还会生第2胎,最好第2胎生个儿子,她喜欢儿女双全,如果第2胎还是女儿,她还要生,直到生出来儿子为止。
为什么赛芬对生儿子这么的根深蒂固,那是因为老挝传统的观念。因为老挝现在做很多事情还需要人力,没有儿子就没有壮劳力,就无法进行更加繁重的体力劳动,所以干重体力活的时候,就不容易找到帮手。
因为老挝干农活基本上都是亲戚邻里间的互助,今天你帮我家,明天我帮你家。男人们很重要,因为他们要耕地,打谷,扛橡胶,有些活女人干不了。
中国则不同,我们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不要说女人,就连男人也不干农活了,大家基本上都在工厂里打螺丝,种地基本上都是老人的活,年轻人没有几个会种地的了。
所以现在我们生儿生女一个样,很多的家庭更喜欢生女儿,因为女儿贴心细心听话懂事还不用买房子,长大了挣钱了还给父母花,哪哪都贴心啊!
赛芬公公家的菜地菜也快砍完了,西兰花因为砍的不及时,已经老了几个,这样的就只能扔掉了,疼的赛芬心里霍霍的,因为种棵菜太不容易了。
像这花菜,为了保持它的新鲜度,还要用人工一个一个的用菜叶把花菜盖起来,这样它就能长得大长得新鲜,可这样也费力费时啊,干一天腰疼的都直不起来,种个菜真的不容易。
希望小赵家的这块地的菜花能卖个好价钱,那样赛芬高兴,粉丝们也都跟着很高兴,大家说是不是啊?
你们爱看赛芬的视频吗?你们觉得塞芬哪些地方更值得让人欣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