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变迁史:从演员心中的圣地,到“仅剩”老戏骨的阵地

内地明星 4 0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很难办

谁能想到这座曾经让演员闻风丧胆的"天下第一严"剧院,如今也躲不过人才流失的困境。

在王府井大街上的首都剧场,那些年过花甲的老戏骨们仍在为《茶馆》的第700多场而拼搏,但新人们却早已换了剧本:蓝盈莹为了综艺说走就走,宋轶为了影视剧片酬远走他方。

"戏比天大"的金字招牌,似乎正在被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刷。

究竟是什么让这座艺术殿堂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

走进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一群"戏疯子"正在上演着自己的传奇。

那时的人艺可真是"一无所有",连个固定的演出场地都没有。

但就是这群执着的艺术家,硬是扛着道具和戏服,走南闯北演出把"戏比天大"的精神播撒到四面八方。

1961年老舍的《龙须沟》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文艺圈炸出了惊人的水花。

想想看没有固定剧场,居然能连演55场,场场爆满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这些响当当的大师级人物,就是靠着这股"倔劲儿",硬生生把人艺的名号打了出去。

后来这帮"不服输"的艺术家们联手给北京市政府写信,就差没给领导们跪下了。

周恩来总理被他们的精神感动了,特意从东德引进了一批最先进的灯光和音响设备。

就这样王府井大街上的首都剧场,成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家"。

从此一部接一部的经典剧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茶馆》、《雷雨》、《骆驼祥子》……

这些作品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起了人艺最耀眼的年代。

小剧场、菊隐剧场、曹禺剧场,一个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殿堂拔地而起。

这哪里是在建剧场,分明是在为中国话剧事业筑造一座座丰碑。

看到这些老一辈艺术家的奋斗史,真的让人热血沸腾,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后来者铺就了一条艺术的康庄大道。

有人说85级就是人艺的"黄金一代",这话一点儿都不夸张。

说起这帮人的来头,简直就是一部"另类简历大赏"。

冯远征从跳伞运动员转行,吴刚是派出所的小片警,高冬平爱好画画,丁志诚是玩音乐的。

这么一群"野路子"选手,居然在人艺这个"戏精之家"闯出了一片天地,这故事说出去谁信?

当时的人艺可不是闹着玩的,每周要搞定4个短剧,这工作量比996还狠。

就说冯远征吧为了演好一个撩门帘的动作,愣是练了50多遍。

放在今天怕是有人要吐槽:"这也太内卷了吧!"

但就是这群"不要命"的家伙,硬是在这种魔鬼训练中熬出了真功夫。

何冰的故事更是让人又笑又心酸。

19岁那年这小伙子向小姨借了5块钱,就敢去央戏"碰运气"。

要搁现在5块钱连瓶水都买不了,但人家就靠这5块钱闯出了一片天。

说到心酸的地方:他硬是在龙套角色里熬了整整4年。

4年啊换成现在的年轻人,怕是4天都等不了。

1993年何冰在《鸟人》里只有短短几分钟的戏份,但就是这几分钟,他把一个小人物演活了。

冯远征说得好:"小人物不好演,何冰就是拿实力说话。"

最绝的是在人艺,不管你多大名气,规矩就是规矩。

就算是濮存昕,何冰在这儿还是"小濮"、"小何"。

你说这帮人是不是"欠缺精神"?为了心中的艺术梦,愣是把青春都"搭"在这儿了。

步入90年代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而来,人艺也迎来了最严峻的考验。

那个年代电视剧开始大爆发,片酬水涨船高。

《情满珠江》剧组开出了千元一集的天价,这可不是个小诱惑。

巍子就是在这个时候动摇了,这位曾经的梅花奖得主,最终还是被"真金白银"打动了。

领导们体谅他给了一年的假期,心想着他拍完戏总会回来的吧?

可惜随着《情满珠江》的热播,巍子的星路越走越宽,再也没能回到舞台。

多年后他说自己"愧对人艺",但世事难料谁又能说这选择对错呢?

王姬的故事更让人唏嘘,她在人艺可是个"十项全能选手"。

唱歌、跳舞样样在行,就是台词功底差了点。

于是她只能年复一年地演龙套,自嘘是"像调味料一样的配角"。

直到有一次《家》里的梅表姐演员突然病倒,她才捡到了人生第一个主角。

演完那场戏她躲在厕所里哭得稀里哗啦。

但这次主演的机会,就像昙花一现她又回到了默默无闻的配角生涯。

最后她选择登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

相比之下梁冠华就是另一种活法了。

17岁考入人艺从《茶馆》的小兵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爬。

这位"戏疯子"硬是把王掌柜这个角色演到了极致。

这中间有多少诱惑?有多少迷茫?但他就是一个字——扛!

这种选择放在当下简直不可思议,但人艺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傻子",才守住了艺术的底线。

跨入新时代人艺的困境愈发明显了。

2014年的一幕让人心碎:杨立新老师一口气发了5条微博,吐槽观众在演出时哄堂大笑。

这哪是在看戏啊,简直就是在"云逛街"。

老艺术家们用心演绎的悲剧,在一些观众眼里却成了笑话。

这还不是最糟心的,更让人揪心的是人才断层的问题。

看看这阵容:濮存昕都快70岁了,何冰变成了"老戏骨",连一向硬朗的冯远征也步入花甲之年。

1987年后人艺就再也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了。

新人来了又走:蓝盈莹拍红了《甄嬛传》就走了,宋轶成了流量小花也不再回来。

2019年冯远征心急如焚,重启了"团带班"模式。

这就像是一场"回光返照",想为这座艺术殿堂注入新鲜血液。

但现实很残酷:资金短缺、培养周期长、标准太高,这些都是绕不开的坎儿。

就连《茶馆》这样的经典,也面临着传承危机。

梁冠华说得好:"我还有两三年就退休了,就指望着能选拔出最优秀的阵容,把这部经典延续下去。"

2021年新一批学员毕业了,这或许是人艺的新希望。

但说实话看着这座艺术殿堂的现状,真让人忍不住红了眼眶。

这哪里是一个剧院的困境,分明是一个时代的艺术记忆在消逝。

但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戏比天大"这四个字,人艺的灯光就永远不会熄灭。

因为这里是中国话剧最后的精神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