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同感,现在不管是看电影还是追剧,爱情故事都越来越难打动我,能戳中我内心的反倒是那些描述女性之间友谊的作品。
就拿最近超热门的电影《好东西》来说吧。
上周末我和杜子一起去看了,出了放映厅我们就感慨,终于有人把当下都市里女性之间的情谊拍出味道来了。
还有就是这两天我开始补剧《小巷人家》,我的思绪全程都被闫妮和蒋欣演的两个妈妈牵着走,匮乏年代里两个女性互帮互助抱团取暖的感情,就是会让人一看心就软下来。
看之前我完全没把这两个作品联系起来,毕竟它们乍一看实在差太远,可真正看了之后,我又觉得它们有些部分真的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共鸣。
因为它们都以自己方式,回答了同一个问题——
女性友谊里,最宝贵的到底是什么?
前两天我和杜子聊天,提起很多女生在婚育后朋友圈就会迅速缩小,因为女性承担起了照顾家庭和子女的主要责任,跟这两件事完全无关的社交就会自然而然地疏远。
大家对这个现象的态度可能各有不同,但都不得不承认这就是许多女性生活的现状。
到最后,妈妈们就是会建立起有一个只属于她们的交友圈,她们互相交流育儿经验,再不济孩子放在一起也能搭个伴儿。
我觉得这现象里隐含的就是一个在真实女性友谊中非常关键,但国产影视剧呈现时却经常回避的东西,那就是女性友谊中包含着互惠互利的工具性。
那种刚认识就不求回报地帮人解决问题的所谓“闺蜜”,我们普通人看着不会感动,只会觉得虚假。
但我今天说的两部作品都非常坦荡地直面了这一点。
在《好东西》里,宋佳演的王铁梅和钟楚曦演的小叶关系变密切的一个关键节点就是,小叶主动提出在王铁梅没空的时候帮她去学校接一下女儿。
小叶之所以愿意为王铁梅做这些,则是因为她之前在深夜被猥琐男尾随的时候,铁梅如同神兵天降一样护送她回家,当然这对铁梅来说又只是举手之劳。
而《小巷人家》中,黄玲(闫妮饰)与宋莹(蒋欣饰)成为朋友的契机,是两个人因为厂里分房而成为了共享一个小院的邻居。
黄玲生活技能满点但性格隐忍,常吃闷亏,宋莹没那么会过日子却性格泼辣,以“刺头”闻名。
所以她们俩的相处模式是,黄玲经常让自己儿子图南帮着照顾宋莹的儿子栋哲,而宋莹也总会为习惯忍耐的黄玲撑腰争取,替她出头。
这两段关系刚开始的时候都有非常明确价值交换,我很喜欢这点,真实的成年人就是这么交朋友的啊。
一点一点从举手之劳再到互相帮大忙,这种不断交换的互帮互助其实是很多女性友情的底色。
更关键的是,女性在这种互助之中,还会逐渐加深彼此的信任,也会越来越体谅彼此的境遇。
《小巷人家》里有段钱的流动让我印象非常深。
钱最初是宋莹的,她想要给家里买一台电视机,省吃俭用了一年终于攒出一笔钱。但当她得知图南上学需要走很远的路,就主动提出把钱借给黄玲,让她先给图南买个自行车。
不过黄玲最后还是用自己的嫁妆缝纫机去给儿子换了自行车,这笔钱就又回到了宋莹手里。
等到宋莹好不容易搞到了电视机票,这笔钱却还是不够买电视机,黄玲得知就问她,你差多少,我借你补上吧。
这笔钱这么绕了一大圈,才终于变成了摆在宋莹家的电视机。
有了宋莹一开始的急黄玲所急,黄玲后面才会格外站在宋莹的角度考虑问题。
流动的既是钱,也是黄玲和宋莹之间的信任和了解。
《好东西》的王铁梅和小叶虽然跟黄玲宋莹的时代和处境都不一样,但那种随着互相帮助而加深的理解却是非常类似的。
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小叶的人设其实有点像最近几年在互联网上人见人厌的“恋爱脑”。换一部戏,她可能就会变成“进步女性”痛骂的对象。
可是铁梅在小叶帮自己带娃的过程中,慢慢看出了她内心的敏感、混乱和脆弱。
所以铁梅始终都没有高高在上地去批评她,也没有像那种大包大揽地朋友一样让她快刀斩乱麻,甚至愿意陪她去完成一场荒诞的谎言。
铁梅自始至终都尊重了小叶的选择,保护了她的体面。
这不就是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有的那种闺蜜吗?
也只有当两个女生能够互助,能够互相体谅之后,她们才能触碰到女性友谊里最宝贵的东西——
看见彼此。
《好东西》里最让我动容的一瞬间就是这样的。
王铁梅在漫长的人生中已经把自己活成了那个总是在帮助别人的大女人,而小叶则是因为原生家庭的问题总习惯说“对不起”。
当她们在天台谈心,小叶对铁梅说的是,你不用给所有人当妈。
而铁梅回答她,总要有人跟你说声对不起。
我都很难形容看到那一幕时自己的感受,既有一种身体里埋藏的委屈都被看到的酸涩,又有一种被春天拥抱了的温暖。
《小巷人家》里当然也有类似的时刻。
黄玲在用缝纫机去换自行车之前,特意给爱漂亮的宋莹和孩子们都做了新衣服,宋莹睁着大眼睛看着黄玲问:“你给我们都做了衣服,没给自己做一件吗?”
太久没有被这样真挚又温柔地关心过,黄玲露出一个既有委屈又有感谢的表情,她轻轻的回答:“谢谢你啊,宋莹。”然后把脸扭过去掩面哭泣。
在被另一个女人真诚的目光注视之后,黄玲在那一刻大概想起了很多事情,又原谅了很多事情。
有些人或许会说,这种“看见”并不局限于女性友谊啊,好的亲密关系不是也能有这种效果么?
但我想说这两种看见是不一样的,女性之间理解的基石是女性作为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生命经验。在女性友谊之外,或许只有母女亲情才会有类似的体验。
是的,我就是要大胆地说一句,有些理解,只有女人才能给女人。
在一个还没有真正达到平等的环境里,只有女性才真正切身体验过那些独属于女性的、看起来不起眼的、有时候甚至无法用语言讲明白的困境。
这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除非那一刻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就像是很多男人需要被教育才知道黑夜的小巷为何令人恐惧,但女人只要走在那个环境里,身上的寒毛会自动竖起来。
那些女人们都经历过的快乐、痛苦、困惑、恐惧、顿悟……让女人们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仔细想想这件事本身,也挺有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