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常宝”齐淑芳:在美国唱京剧,她和前夫的人生状况怎样?

内地明星 5 0

谁能料到,1982年那个秋日的瞬间,竟然彻底改变了齐淑芳和她的30多位同事的人生轨迹呢?当年在文艺圈里,这则消息引发了轩然大波——上海青年京剧院赴美演出的全体演职人员,竟然集体选择了滞留下不回国。

"为什么要留在美国?"面对这个问题,齐淑芳的回答十分坚定:"就是想让京剧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

在刚到美国的那些日子里,简直苦得让人心中酸楚。美国的本地居民对京剧完全不感兴趣,于是剧团的演员们只能在街头卖艺谋生。

那段时间,没有舞台灯光的照耀,只有异国他乡的孤独和凄凉。

但齐淑芳和她的同事们就如当年在国内练功一样,无论多苦多累都坚持下来,一直咬牙坚持着。

美国华裔钢琴家殷承宗,1941年出生于福建厦门,在美籍华裔钢琴家的身份下,他在经济等方面给我们许多帮助,解决了我们的吃住问题,更是为我们在美国的发展打开了大门。

殷承宗虽然定居美国,但他一直心系祖国,经常回国义务讲学,并于2020年在国家大剧院献演,被《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

然而,经济压力还是让许多同事选择了回国,面对这样的情况,齐淑芳选择了坚守。她说:"只要还有人愿意看京剧,我们就要坚持下去。

这种对艺术的执着,或许就是艺术家最珍贵的品格。

1982年的选择让齐淑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她在国内的婚姻破碎了,与音乐家龚国泰的感情也因此而画上了句号。

然而,她并未对此心生遗憾,因为她始终坚定地追求自己最为看重的信念:使中华传统艺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展示和关注。

这一年对她来说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她的舞台从东方移到了西方,从国内的万人剧场,变成了只有二三十人的小剧场。

然而,她的内心深处,始终怀揣着那个让世界认识中国京剧的梦想。

这就是人生啊,有时候最重要的选择会在你没有准备的时候突然出现,而这些决定将会决定我们的命运。

要说道齐淑芳的成长故事,还得先从1944年她出生在西安的那个小院子说起。她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从小就被京剧之美深深吸引住了。

真是凑巧,小淑芳上面有三个哥哥,大哥齐英才是上海京剧院的副院长,三哥齐英奇还在样板戏《龙江颂》中扮演过重要角色。

这样的家庭环境让小淑芳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姑娘还真是艺术的料,除了个头稍矮,她的嗓音条件、台风身段、演技悟性都非常出众呢!1957年,刚初中毕业的她就让人眼前一亮。

齐淑芳当时只身一人来到上海投奔哥哥,可以说是一张白纸。然而,她的嫂嫂张美娟可非同一般,被誉为"武旦皇后"的刀马旦高手。

经过张美娟的手把手教学,一年的时间里,齐淑芳把《打焦赞》《女起解》《金山寺》这三出高难度的戏都学会了。

1958年1月16日,这是齐淑芳一辈子都不能遗忘的日子。在上海戏曲学校的三天里,她成功地吸引了10多位主考老师的注意,凭借出色的演出获得了一致认可,成为了一名插班生。

提到练功,让人无比心疼。因为没有童子功的基础,齐淑芳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那个时期练功房的镜子供应不足,她就凌晨两点起来,独自练功。

她攻克了踩跷、打把子、鹞子翻身这些高难度动作,这种毅力和拼劲儿是旁人无法比拟的。

1960年,阿齐作为上海京剧院的一员正式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正是在这一年,她结识了对她人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京剧大师梅兰芳。

梅先生一眼就看中了她,还给她起了个雅号叫"小老虎"。

齐淑芳不仅精通武戏,还创造了一门绝活。她将芭蕾和艺术体操中的动作巧妙地融入武戏中,赋予了传统京剧全新的韵味。

你看她舞动长绸的样子,那水纹波动的效果,如同一幅会动的画卷。这种创新,使得观众纷纷拍手称快,赞叹不已。

1963年她去法国演出,在剧目《三战张月娥》中的初次登场让在场的法国观众惊叹不已。

就在1970年,齐淑芳在《智取威虎山》中成功塑造了"小常宝"一角,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从此,"小常宝"成为了许多观众和业内人士对她的称呼,她的名字也因此真正地被广大观众所熟知并认可。

你瞧瞧,这哪是什么"小老虎"啊,这分明就是一路打拼出来的"戏剧女王"!

我走上了化妆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不禁想起了那些年的爱情往事。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在一个舞蹈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当我站在领奖台上,看着台下的观众,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然而,当我回到后台,我看到了一个男孩,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温柔和深情。

他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舞伴。我们一起练习舞蹈,一起参加比赛,一起分享快乐和悲伤。我渐渐地爱上了他,但是我不敢告诉他。

我害怕被拒绝,害怕失去他。

有一天,他突然向我表白了。他说他一直喜欢我,但是不敢告诉我。他说他愿意和我一起面对未来的挑战,一起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我感动得泪流满面,我紧紧地拥抱了他。

我们在一起了,我们一起跳舞,一起学习,一起旅行。我们一起经历了许多美好的时光,也一起面对了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一起走过了许多年。

然而,时间是无情的。我们渐渐地长大了,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开始忙碌起来,我们的联系也渐渐地少了。我们开始争吵,开始冷战,我们的感情也渐渐地淡了。

最终,我们分手了。我们没有说再见,也没有说对不起。我们只是默默地离开了对方,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思念。

现在,我已经不再跳舞了,我也已经不再年轻了。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年的爱情往事,它们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

关于齐淑芳和龚国泰的爱情故事,甜虐相结合,令人回味无穷。故事的女主角齐淑芳曾在1965年偷偷爱上了那时身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学生的龚国泰。

每天清晨,这个瘦高个儿的男生都会在学校门前的梧桐树下吹小号,那优美的旋律,直接俘获了这位京剧名伶的心。

你说这缘分多奇妙呢?那时这俩人还没有说过话,齐淑芳就天天找借口去那条街上,仅仅是为了能够多看他一眼。

1966年,命运为他们安排了一次邂逅。龚国泰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上海京剧院当小号演员,成为了齐淑芳的同事。这下,小芳找到了接近他的机会。

然而,这个书呆子却把她当作普通同事对待,令齐淑芳颇为苦恼,甚至愁得直跺脚。

后来拍《智取威虎山》的时候,两人都参与其中,齐淑芳演"小常宝",龚国泰负责音乐设计,但可惜的是龚国泰只在北京待了两个月就回上海了,这段缘分就此断了线。

齐淑芳在当时非常红,追求者众多,每周都会收到十多封情书。然而,她却只对木讷的龚国泰情有独钟。无法忍受的她托同事沈培生去给两人说媒。

这一说,就像捅破窗户纸一样,事情豁然开朗。

1974年10月,他们在上海市委家属楼二楼的新房里举行了婚礼,婚后生活甜蜜温馨。龚国泰化身“高级保姆”,包揽了所有家务活。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1976年的一天,齐淑芳怀孕了,但因为需要拍摄《磐石湾》,她不得不放弃这个孩子。从医院出来的夫妻俩,眼泪止不住的流。

这份遗憾,使他们的婚姻故事成了最心酸的一个。

谁会想到,他们婚姻的终点竟然源于1982年的那个决定。当齐淑芳选择留在美国,这段感情就划上了句号。虽然之后两人都找到了属于各自的幸福,但那段青春懵懂的爱情,那个梧桐树下吹小号的清晨,那个为了追爱勇往直前的姑娘,都成为了最美的回忆。

这就是人生,有些缘分,只能惊艳了时光,成为永远珍藏的故事。

人生总是这么奇妙,有时候只是一个转身,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身处不同的人生剧本。自1982年起,齐淑芳和龚国泰的故事,就像两条平行线,朝着不同的方向延伸,直到最后再无交集。

齐淑芳在美国的生活并不轻松,但老天爷还是善待了她。1985年,她遇到了同样滞留美国的丁梅魁。这位上海京剧院的武生演员,不仅相貌堂堂,而且他还出演过《智取威虎山》《磐石湾》等剧目,可以说是在圈内懂她、了解她的人。

两个同样怀揣着传播京剧梦想的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1988年,齐淑芳在纽约成立了自己的京剧团。首次演出的回报令人心酸,每个演员只能得到300美元的演出费,而歌唱演员则能拿到1000美元的薪酬。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京剧,她和团员们都咬紧牙关坚持着。龚国泰离婚后一度对婚姻心灰意冷,问津者众多,但他却不愿意见面。上海作协的女作家也不例外。

《长江日报》的记者也没看见,这位音乐家就像把自己封闭在了创作的小天地里。

然而,缘分这东西,还真难以预测。1985年,上海棉纺厂的朱书记把他介绍给了一位名叫马鸽的姑娘。这名女工比龚国泰小10岁,不仅人长得美丽动人,而且热爱音乐和文学。

更关键的是,她懂得欣赏龚国泰的才华与他的朴实无华。

1986年4月7日,龚国泰和马鸽在上海登记结婚,有了马鸽的支持,龚国泰的事业也越来越好。他为《贞观盛世》、《曹操与杨修》等京剧作曲,还为沪剧、越剧、评弹、淮剧等地方剧种创作音乐,并最终成为国家一级作曲家。

两个人在艺术的道路上开辟了新的人生,终究都开出了绚丽的花朵。齐淑芳领着京剧团走上了百老汇的大舞台,让西方观众为中国传统艺术而惊叹;龚国泰则用音符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这大概就是生活最美好的安排了: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各自绽放出一生中最美的风景。

在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顾那段逝去的岁月,会为我们自己的成长感到骄傲,会对我们曾经的选择感到庆幸。尽管岁月的痕迹已经刻在了我们的脸上,但我们的初心依然如故。

四十年前,我们怀揣着梦想和激情,踏上了人生的旅程。我们曾经迷茫,曾经困惑,但我们从未放弃。我们在挫折中成长,在失败中反思,在成功中喜悦。

我们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宽容。

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的孩子已经长大,我们的父母已经老去,但我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时光不老,初心依旧。我们将继续前行,用我们的努力和奋斗,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四十年的时间对于人生来说,不长不短,却足够让一个人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有些东西却始终没变。

齐淑芳在美国生活了40年,仍然坚持说着流利的普通话,家里经常飘着中餐的香味,墙壁上装饰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每次带领京剧团演出时,她都会自豪地告诉台下的观众:“我是中国人,而我们的演员都是来自国内的专业演员,与你们分享的京剧艺术都是我们倾尽全力参与的。

直到2003年,她的京剧团终于在纽约百老汇的舞台上亮相。《杨门女将》的演出让美国观众为之倾倒。2008年,当京剧团成立20周年的时候,演出计划已经排到了2010年。

这份持续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

2013年到2016年,齐淑芳频繁回国演出。每一次的演出,观众的掌声都热烈无比,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尽管她与丁梅魁没有自己的孩子,但这并未影响他们的幸福感。

这两个人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京剧艺术中,他们之间深厚的、志同道合的默契已经超越了千言万语的表达。

在上海,龚国泰的生活过得也十分平稳幸福。他和齐淑芳那段往事,早已随着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即便是在单位遇到齐淑芳的哥哥嫂子,他也会礼貌地打招呼。

得知齐淑芳在美国的生活状况良好,他由衷地感到欣慰。

随着祖国日益强大,齐淑芳和丈夫在美国生活底气随之越来越足。另一方面,龚国泰在国内也一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尽心尽力。

这难道不就是人生最美的样子吗?两个昔日相爱的人,虽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却都在为着共同的梦想努力着——让中国的传统艺术在世界上发扬光大,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有人觉得时间是最好的解药,但我认为,坚持初心才是最美好的事情。在这个繁华喧闹的世界里,能坚守初心,保持内心古朴的样子,懂得感恩,体味幸福,这是多么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