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卉
前几日,张兰发微博告诉大家:兰姐又出发了,去给宝宝们找好货。
照片中,张兰一身白衣,精气神十足,一点也看不出,她已经66岁了。
60岁时,她失去了俏江南。
从顶端坠落的她,重振旗鼓,斗志昂扬地干起了直播带货。
很多人不得不佩服,张兰不仅总是能量满满,还有随时准备重头开始的勇气。
相较于儿子汪小菲和前儿媳大S之间的狗血,其实,张兰的人生故事更有看头。
1958年4月,张兰出生了。
她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在清华大学当教授的父亲就被划定成分,使父母被迫离了婚。
张兰1岁时,妈妈与继父结婚。继父虽然对她严苛,但也给予了她足够的父爱。
1966年,张兰的弟弟才6个月时,因妈妈被下放到湖北乡下,一家四口去那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妈妈还患了严重的风湿病,弟弟则严重营养不良。
为了帮他们补充营养,张兰冒着可能碰见蛇的危险,爬到高处去掏鸟窝;冒着碰到狼的危险,晚上去田里抓青蛙。
不管在什么环境,张兰都能想到办法,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一点。
转眼间,张兰15岁了。因不想留在湖北当工人,加之妈妈的病,让她有了强烈地回到北京的念头。
她是实干派,说干就干。
没钱买票,她就扒火车,一路躲躲藏藏,折腾了好几趟,才终于到了北京。
一下车,她就直奔妈妈单位,找妈妈的领导“理论”。
恰巧那位领导是张兰小学同学的父亲,她一边哭诉,一边送红烧肉,还拉上同学帮忙。
一次不成,她就天天上门,凭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硬是弄到了一纸调令,让全家人回到了北京。
张兰的篮球打得好,曾是湖北省青年女子篮球队的一员。但她身高只有1米68,于篮球而言没什么优势。
选择退役回到北京后的张兰,被安排到北京工商大学深造学习。
毕业后,她被分配了工作。1980年,因工作需要,她又被调往第五建筑公司。
在那里,她遇见了她的爱情——公司供销科科长汪则翰(后改名汪玺)。
大张兰1岁的汪则翰长得魁梧帅气,见到他的那一刻,张兰就被他深深吸引了。
张兰想着法的对汪则翰好,不是从家里给他带早餐,就是攒钱给他送皮鞋。汪则翰要是加班,她就等他下班,无论多晚,一定等到他下班后,一起走。
她还跑去汪则翰家里,帮未来婆婆做家务,陪老人聊天,获得了婆家的认可。
女追男,隔层纱。交往4年后,两人奉子成婚了。
可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埋有隐患。
本来汪则翰是有喜欢的人的,奈何女方家里的强烈反对,两人才被迫分开。
张兰知道这事,但她觉得,那是过去式,只要现在他们过得好就行。
汪小菲刚满月时,汪则翰给买了衣服,张兰却在衣服口袋里发现有一封他前女友写的信,还发现那套衣服也是前女友买的。
即使张兰再大度,也发火了,在汪则翰的再三保证下,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可事实上,汪则翰一直跟前女友藕断丝连,1987年,两人最终还是因“前女友”的事离了婚。
张兰一个人带着年幼的儿子,还要照顾年迈病重的妈妈,经济压力非常大。
为了能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1988年,她选择辞去工作,带着对8岁汪小菲和病重母亲的不舍,远赴加拿大打工。
本来张兰可以借住在舅舅家,但为了上班方便,她租住在地下室里。
房东老太太有心脏病,张兰每天早起给她做早饭,再准备好药物。为此,房东老太太不再收租,让她又省下一笔房钱。
但打工的日子每天都很苦。
最多的一天,她会打6份工,与黑人男性干一样重的力气活,一次要背120多斤的牛排,最多一次背了18趟。
回到地下室,累散架的她瘫在床上,动都不想动。支撑她的,就是儿子汪小菲。
1991年,好不容易攒到2万美元的张兰,回到北京,开了一家名叫阿兰酒家的川菜馆。
为了提高餐馆的竞争力,张兰独自坐火车去了一趟成都。
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她在火车上与列车长攀谈,与列车长成了朋友。下了车,请列车长去当地最有名的店吃了顿饭,顺便挖到了那家的厨师长。
凭着她的聪明才智,张兰的生意越做越大,也就是后来被我们所熟知的,她凭俏江南一度跻身女富豪榜,2008年更是成为奥运会的供应商。
可风光背后,却有着深深的痛楚。
帮着张兰打理生意的弟弟,被歹徒盯上,不幸被连刺数刀后身亡。
张兰把悲痛都投入到事业上,她在心底暗暗发誓,要做出一番成绩,告慰弟弟的在天之灵。
俏江南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然而,在事业的巅峰期,她却在大资本的博弈中败下阵来。
那年,她60岁。
一切又要重头来过,但张兰坦然接受了这一切。
2020年,她创立了川菜品牌“麻六记”,结合线上电商和线下实体店的运营模式,迅速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不久,她活跃于直播带货,除了麻六记的主打产品,还附带其他商品。
张兰好像一直精力充沛,一直能跟上社会的节奏。
就像她在自传《我的九条命》中说的那样: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张兰的一生历经坎坷,数次被逼到绝境,又数次于绝境中逢生。
在任何境遇里,她都是自己人生的主宰,只要有一线生机,就绝不轻言放弃。
正如张兰自己所说的:当遇到生活的各种坎坷时,一定要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坚定的走出昨天的坎。漫漫人生路,如果你走不出昨天的坎,就看不见未来坦荡的路。
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