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无力百花残,水漫金鹰凋玉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奖项在观众眼中的含金量越来越低。先不说金鹰奖,因为它本身就是靠着人气和流量起来的,口碑和含金量确实不算高。
但是金鸡奖、百花奖、玉兰奖,在过去是含金量很高的,影响力也很大。在过去,影帝、影后的奖项颁下来,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很厉害。而现在,已经不是去辩驳去思考他们配不配了,是让人第一时间就觉得,他好像还没有达到这个层次。
李庚希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让人觉得现在的影视圈是一点也不想装了。如果说不被大众偏爱的文艺片是被奖项偏爱的题材,那也可以说他们的奖项是他们影视圈内自己的狂欢。
可现在,他们不在乎口碑,不在乎观众的评价,也不在乎票房,就连演技也成为了他们不慎在乎的东西。论资历、论演技、论一部剧的质量,但凡有点审美和眼睛的人都知道,李庚希在影后这个位置上坐不稳。
李庚希是资源咖这个事情是我们大家默认的,她能得奖不是因为实力,是因为她的这些履历贴到任何一个稍微有点演技的人身上都能得奖。资源咖在现在的娱乐圈并不是什么被看不起的事情,因为资源咖很多,但是光靠堆资源就大红的人是没有的。
正因如此,大家都会觉得,光靠资源是没用的,你的能力才是决定你能不能登顶的标准。但是现在李庚希的获奖,完全就打翻了多数人的认知,演技不重要,口碑不重要,观众也不重要。
小别离之后的小欢喜,庆余年之后的雪中悍刀行,隐秘的角落之后的漫长的季节,送你一朵小红花之后的我们一起摇太阳,送到李庚希手中的资源和班底都是最顶级的。和其他的资源咖相比,李庚希是有演技在身上的,可李庚希身后的大佬太急了,在她还没站稳脚跟的时候,就要把奖项捧到她手上。
另外让我们觉得娱乐圈的这些奖项很水的原因,是因为现在影视圈产出的作品并不怎么样。不管电影圈的人怎么自傲自负,责怪观众不懂电影,现在的电影不被欣赏也是事实。
现在的电影口碑票房双丰收的电影屈指可数,就和现在的电视剧差不多,宣传的时候都是必爆,热度高的很,播完了之后就是查无此人。只是不像是电视剧那样,收视不好各种甩锅,电影圈的人就直接了,直接说现在的人不懂电影。
不是人人都是周星驰,难道在多年后,现在的这些“烂片”难道还会有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相比于以前蒸蒸日上的娱乐圈,现在的娱乐圈确实让人唏嘘。之前白鹿的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被嘲讽,那是因为观众有记忆,我们知道真正的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什么意思。观众知道赵丽颖是怎么一步步走到现在的,知道杨幂经历过怎样的全网黑的。
现在的人都在嘲笑85花们现在这个年纪还在还在古偶圈挣扎,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零零后资源本身就很好,他们是被捧的存在。而那些火过的85后,实实在在是从娱乐圈杀出来的,从小角色演到主角,从被嘲讽到手握几部大爆剧,她们的路比现在的零零后难走的多。
只能说一代不如一代,凭实力走出来的花路和走别人为你建造的花路是不一样的。以前85花很火的时候都还要被嘲笑没实力,而现在再看娱乐圈的新面孔,美貌是公认的降级,演技是粉丝可见的感动。稍微说一句不行,就是破防的程度。
草根打拼的娱乐圈已经成为了过去式,现在都是世袭制。不仅仅是娱乐圈这样,也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成名吗,越早越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器晚成的成功已经不值得炫耀了。
现在的人偏爱的,是年纪轻轻就要功成名就,在娱乐圈是各种刷脸的童星。事业是要尽早选择的,你以为很厉害的太太,也许只是个中小学生。
不可否认,越早开始接触,你就有更多的时间去试错,二三十岁的年纪,就好像过完了别人的一生。所以我们都忘了,其实可以不用那么急的。二十岁,三十岁,哪怕是四十岁,都是可以重头再来的年纪。
二十岁的你可以一无所有,四十岁的你也可以还没有成家立业,都不妨碍七十岁的你,做一个快乐的小孩。
整个社会好像被下了成熟剂,在还没有成熟好的情况下,就被强制摘下。猪要快快长肉,鸡鸭要快快长大,田里面的菜要快快成熟,就连人,也要快一点成功。
有人想让你尽快成家立业,自然也有人不想那么快长大。所以很多时候,学历成为了我们逃避现实的借口。只要你还在学校,就可以不结婚,可以不赚钱,可以天真的享受作为学生的福利。
当人不能快速成功时,就需要一个借口来延长自己无所作为的生命。按照中国人的想法,多读点书总是没错了,所以自然也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只要不是在什么顶尖大学,本科生的含金量其实很低。一大半的水课,就算每节课玩手机,考前一周稍微奋斗一下,也能及格的试卷。所谓越来越严苛的毕业论文,也不过是大家的相互借鉴。
当这个社会在慢慢变得敷衍的时候,读书好像也在变得敷衍。大学教育早就已经和社会脱轨,为什么你从事的工作和你所学的专业不相关,因为你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不足以让你找到一份正常的工作。
前段时间的网上,很多人都抱怨自己的不幸是来自原生家庭。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对一个人的伤害,也同样刻骨铭心。幸福的家庭很少,不幸的家庭太多。
也许是做父母不需要考试,所以好多父母都不合格,不知道怎么养育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小时候无数次听父母说过:如果没有你,我们的生活也能轻松一点。没有能力的父母将自己的苦难归功于一个什么也做不了的孩子,可是他们说这话的时候好像忘了,年轻时候的他们是看到别的家庭子孙绕膝,才选择生下的孩子。
很多中国式父母生下孩子的原因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养儿防老,对他们来说,生孩子是一种很廉价的投资,只要给一口饭,让孩子长大,自己就可以老有所依了。
难得可以在孩子面前强势,所以现在的人大多被家庭束缚,明明是父母吝啬的爱,被亲情绑架的却是自己。
父母希望孩子成功,不是因为想让孩子开心,想让孩子过得好,所谓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过是希望自己投资成功,希望孩子能早点反哺自己。很多人都被家庭撕扯着,社会想让他们尽快成熟圆滑,家庭想让他们尽早功成名就。
相比于娱乐圈那些光环加身的年轻人,被偏爱的零零后,在其他领域,年轻人一点也不被偏爱。谁也不愿意给现在的年轻人打一把伞,糟糕的就业环境,无法成为港湾的家庭,鲜血在一点点流失,精神也慢慢变得麻木。
为什么现在的人怨气那么重,因为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艰难。觉得世界美好的人,大多是有家庭的托举,都说羊水是分水岭,又有多少人是幸运的,能听过努力改变的事情越来越少。
从草根逆袭成功的故事有很多,现在却很少见。现在的成功是被资源堆砌出来的,是富家子弟们耀武扬威的声色场,观众认为的“草根”,其实也不过是有钱人的投资,是被刻意安排的成神之路。
娱乐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观众的声音变得不再重要,就像是现在普通人的诉求不被看见。上位者真的是看不到普通人想要什么吗,他们只是视而不见。就像是出产一些粗制滥造的商品,拼命抬高价格,想要谋取利益。
影视寒冬的到来,就是那些创作者自以为不需要观众。流量时代好歹是还有粉丝卖单,传播范围也很广。而在普男普女相继比美的娱乐圈,在这个信息流通更加快速的时代,除了那些没有见过世面的年轻唯粉,又能圈到谁的钱。
而电影圈则更是过分,作品的质量不见提高,却妄想用一些烂片就让观众心甘情愿掏钱。作品有价值的原因是因为有受众,而不是你觉得你的作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