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里风云变幻,娱乐圈也没闲着。最近“赵薇被强制执行14177元”这一事搞得沸沸扬扬,吸引了一众吃瓜群众围观。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强制执行涉及两起案件,总金额为14177元。案件的执行主体包括西藏龙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赵薇以及浙江祥源文旅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案件的法院是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查天眼查信息,发现西藏龙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法定代表人为彭胜凯。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万人民币,赵薇占股95%,剩下的5%归孙丹。这家公司背景说起来挺复杂,从创立到现在,一路讲“风生水起”,也不是没搞过什么大动作,但这次被追讨的金额着实显得“寒碜”,有网友打趣称“富婆落难,掏不出1.4万块”。这事儿说来也有点像“墙倒众人推”,毕竟从赵薇以往的名头来看,这点钱不该成为问题。可人心难测,连这么点瓜都被传得津津有味。
目前,案件细节虽未全部公开,但从舆论来看,这次风波估计还会延续一段时间。至于赵薇方面如何处理,她的团队还没出来讲个明白。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事儿不可能轻轻松松糊弄过去。钱虽不多,可名声搞砸了,恐怕后面要费不少劲才能扳回来。
2016年,一场“蛇吞象”的资本操作让龙薇传媒和赵薇夫妇彻底站上了风口浪尖。龙薇传媒当时计划以30.6亿元的天价控股万家文化(现为祥源文化)。乍一听,这笔交易够壕,但细究之下,发现背后竟然是搞了个高杠杆操作,用区区6000万元的自有资金撬动起了天文数字的交易额,杠杆比例高达51倍。
说白了,这就是典型的“拆东墙补西墙”。交易一开始顺风顺水,但很快就陷入了变数。从控股权转让改为转让5.0396%的股份,再到最终终止交易,整个过程中双方居然达成了一致,互不追究违约责任。此事曝光后,舆论炸开了锅,监管部门也开始介入调查。
据证监会在处罚决定书中提到,龙薇传媒在交易宣布前一个月才仓促成立,完全没有搞好资金准备,不仅境内的可支付资金不足,境外融资也不具备条件。更夸张的是,在这种履行能力完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他们还敢大张旗鼓地发布收购信息。结果,这操作不仅搞得投资者一头雾水,连股市都跟着剧烈波动了一把。证监会直接批评他们的行为是对市场的严重误导。
赵薇在资本市场上的动作,最终引发了大量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据法院判决,祥源文化和赵薇等人因信息披露不实被投资者追责,这也是全国首例投资者诉证券虚假陈述责任案。二审结果明确,祥源文化败诉,赵薇需承担连带责任。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涉及的投资者多达400余起,堪称一场持续多年的诉讼风暴。
证监会的处罚公告指出,龙薇传媒在收购万家文化的过程中,对资金来源和履约能力未充分披露,直接导致投资者被误导。赵薇夫妇名人的光环,某种程度上更是放大了影响力。很多投资者盲目信任这些“大人物”,最终却被狠狠割了一把“韭菜”。
这场风波也让祥源文化的股价跌宕起伏,直接影响了一大批小股东的利益。市场秩序被搅得一团乱,媒体和投资者的关注度更是达到了顶峰。这种动静,就像在资本市场丢下一颗深水炸弹,搞得一地鸡毛。
2021年对赵薇来说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先是资本市场接连翻车,随后她的演艺事业也遭遇了重创。当年8月底,赵薇的微博超话被封,各大视频网站迅速下架她的影视作品。搜索“赵薇”或相关影视关键词,结果全是“查无此人”。这一操作搞得人措手不及,连观众都蒙了。
与此同时,她的资本版图也在快速缩小。短短三天内,赵薇投资的五家企业股权被冻结,涉及金额高达1672.6万元。这些企业分布广泛,包括文化传播、科技公司和娱乐集团等领域。被冻结的股权比例从10%到100%不等,时间跨度为三年。
赵薇这几年在资本市场上的“布局”也逐渐停滞。从2017年开始,她再没成立过新公司,手头的旧项目也是能收缩就收缩。最具代表性的动作之一是她从上海云锋新创股权投资中心撤资,彻底退出股东行列。这个投资中心背后的支持者可不简单,包括新希望投资集团和史玉柱的巨人投资有限公司。撤资后,她等于退出了一条相对稳妥的资本通道。
近年来,赵薇面临的法律纠纷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21年10月,民生信托将赵薇、她的丈夫黄有龙,以及巨人网络集团董事长史玉柱告上法庭,案由是保证合同纠纷。根据开庭公告,这次案件的核心问题在于金融合同的履约争议,牵涉到的金额虽未公开,但考虑到相关背景,这事儿搞得不小。
目前,赵薇旗下的企业已经大幅缩减,仅剩7家处于存续状态。相比此前的资本版图,规模明显收窄。而她控制的其他5家公司中,有3家已经注销,另外2家则因经营问题被吊销营业执照。这些企业大多涉及文化传媒、科技和投资领域,曾是她资本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局面却显得有些“瘦身”过头。
值得一提的是,从近几年的动向来看,赵薇已很少再有资本市场的公开动作。她的公司不再新增,撤资、冻结和注销成了主要关键词。资本圈内有传闻称,这或许是由于政策环境和监管压力的加剧,迫使其在高风险领域收缩阵线。无论真实情况如何,这种转变无疑反映出赵薇资本路径的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