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京最后的日子:弥留之际吃药靠麻醉剂,最后抢救40分钟无效身亡

内地明星 1 0

罗京作为“央视的定海神针”,只要有他在的直播,就必定不会出现什么差错。

在长达26年的主持生涯中,罗京更是实现了“零失误”,迄今为止能做到的还真没有几个。

可即使职业生涯这么的辉煌,也没能抵抗住病魔的袭击。

在央视工作这么多年都没请过病假的他,唯一一次请假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确诊癌症的他在生命最后一刻,就连吃药还要配着麻醉剂才能吃下去。

与赵忠祥齐名的他,最终也在48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

罗京这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又为何要靠着麻醉剂生活呢?

罗京的人生剧本,一开始并没有“播音主持”这个角色。

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是家中排行老二的孩子,父母的期许是子承父业,走一条安稳的学术道路。

18岁那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陪朋友参加北京广播学院的招生选拔,朋友落选,他却意外被录取,这次意外,让他爱上了播音主持。

进入北京广播学院,罗京才发现自己几乎是从零开始。

彼时新闻播音行业正处于低谷期,他们班只有30个学生,且大部分都有相关从业经验,罗京面对巨大的挑战,一切还得从头开始。

但他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努力,他决定走这条路,那就拼了。

日复一日的练习,让他的嗓音愈发浑厚,播音技巧也日渐成熟,从班级“吊车尾”到毕业时的佼佼者,罗京的蜕变,是他用汗水和努力换来的。

大学毕业后,罗京进了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报《新闻联播》。

在那个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的年代,《新闻联播》的播音员,无疑是国家形象的代表。

罗京深知肩上的责任,他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场播报,力求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

两年时间,他就和赵忠祥、宋世雄齐名,成为央视最受欢迎的三个播音员,风头一时无两。

罗京的成功并非偶然。他天生一副好嗓子,唱歌简直是天赋异禀,更重要的是,他后天的努力。

他知道光有天赋不行,想在央视混下去,就得比别人更努力。

他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最终成就了“国嗓”的称号,并在央视创造了3000多次零失误的记录。

罗京的事业蒸蒸日上,但他的个人生活却一片空白,24岁时他依然单身,这让他的父母和恩师都非常着急。

然而爱情的种子早已悄悄萌芽,回母校看望李钢教授时,他认识了李教授的师妹刘继红。

刘继红对罗京仰慕已久,这次见面让她兴奋不已,她趁机向罗京请教,罗京很耐心地给她讲解,李教授看出他们俩有点意思,想帮他们牵个线。

在李教授的帮助下,罗京和刘继红逐渐熟悉起来,并最终走到了一起。

他们的爱情平平淡淡,却很长久,罗京工作很忙,经常加班,刘继红一直很支持他。

她知道罗京的工作有多忙,也明白他有多热爱这份工作,为了照顾罗京的嗓子,她每天都会提前准备好护嗓茶,让罗京下班后就能喝上。

三年后,他们有了个儿子,叫罗疏桐,“疏桐”二字取自古诗《蝉》,寓意高尚的品德。

儿子的到来让这个家庭更加完整,也让罗京感受到了为人父的责任,为了照顾家庭,刘继红离开了央视,全心支持罗京。

她既要忙着带孩子,又要照顾罗京的父母,罗京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刘继红在背后的默默支持。

1996年,《新闻联播》首次由录播改为直播,这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也是一次历史性的变革。

作为最早一批直播节目的主持人,罗京压力山大,直播过程中,任何一个错误都无法挽回,这对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

罗京顶住了压力,顺利完成了直播,在央视赢得了大家一致的认可。

接下来的几年,罗京的事业达到了巅峰,他不仅主持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报道,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担任了火炬手。

这不仅是对他的认可,也是对他的一种肯定,他正春风得意,却突然遭遇了重大打击。

罗京的抗癌之路

2008年罗京被选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体检时,发现他得了淋巴癌,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让罗京一家措手不及。

但他没有被病魔吓倒,而是选择了隐瞒病情,坚持完成了奥运火炬传递的任务。

在世人眼中,他是意气风发的奥运火炬手,但在笑容背后,却是病痛的折磨和对未来的担忧。

奥运会播完,罗京才去医院看病,他并没有选择辞职,而是请假,这表明他内心深处仍然渴望回到他热爱的播音岗位。

化疗的过程非常痛苦,口腔溃疡让他难以进食,就连吃药都要搭配着麻醉剂才可以,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安慰着为他担心的妻子和家人。

他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病魔,重新回到演播室,为观众播报新闻。

罗京经过十个月的化疗,病情一度有所缓解,在48岁生日那天,他精神焕发,与家人朋友欢聚一堂,仿佛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这只是回光返照,七天后,罗京的心电图变成了一条直线,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罗京的去世,举国悲痛,央视为他举行了高规格的追悼会,超过四万人自发前来送别这位播音界的泰斗。

他的离去不仅是家庭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新闻事业的重大损失。

他用自己的声音,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与变革,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中国播音史册上。

从丧夫之痛到再婚

刘继红很难接受罗京去世的消息,她失去了挚爱的丈夫,也失去了生活的支柱,在罗京的葬礼上,她悲痛欲绝,多次哭晕过去。

她告诉婆婆,以后不会结婚了,想在家好好伺候两位老人。

然而生活还要继续,她需要面对新的挑战,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在家人朋友的陪伴下,刘继红慢慢走出悲伤。

她认识了富商孙岩,被他真诚待人、体贴入微的样子感动了,孙岩答应照顾刘继红,并把罗疏桐当成亲儿子一样看待。

罗京父母点头同意后,刘继红决定再婚,刘继红再婚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有人支持她追求新的幸福,认为她已经尽到了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责任,有权利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也有人对她表示不理解,认为她应该为罗京守寡,以示忠诚,更有人质疑她再婚的动机,担心她会影响罗京儿子的成长和遗产继承。

面对这些争议,刘继红选择了沉默,她没解释,直接用行动证明自己是对的。

她继续照顾罗京的父母,支持儿子的学业,同时经营好新的婚姻。

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罗京的怀念,也展现了女性在面对人生变故时的坚强和独立。

罗京的母亲甚至拿出自己的退休金作为刘继红的嫁妆,这不仅是对刘继红的认可,也是对新生活的祝福。

文/编辑:招财小芬

信息来源:郑州晚报2009年06月08日 罗京生前治疗情况首次曝光:靠麻醉药漱口吃药

长沙晚报2009年06月09日 主治医生谈罗京最后日子:看着他,我哭了好几次

央视网2009.7.30罗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