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提到“王熙凤”,想必无数人都会自行脑补87版《红楼梦》中邓婕饰演的凤姐形象。
作为一部家喻户晓的巨著,《红楼梦》虽在影视界被多次翻拍,但是没有哪一个版本能超越87红楼梦的经典;过去饰演过王熙凤的名演员很多,也没有哪一位能做到像邓婕这般深入人心。
87版《红楼梦》的演员是导演王扶林经过全国海选和长达三年的培训深度塑造出来的。导演选人十分严格,每个演员至少要在性格上深度贴合原著角色,才能成为“大观园”里的一员。
邓婕出演王熙凤,虽然算不上本色出演,但是作为一个川渝的辣妹子,她的性格确实与精明能干、泼辣爽利的凤姐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这一点,从邓婕现实中的敢爱敢恨以及对婚姻的经营中都不难体现。
邓婕1957年生于重庆,她的父母川剧界的名演员。出生在这样一个艺术家庭,邓婕继承了父母的演艺天分,她从小就漂亮活泼,爱唱爱演。
不幸的是,邓婕的父亲在特殊年代里后来受到冲击,早早去世,母亲从此撑起了养家的重担。因为母亲忙于事业,邓婕从小只能寄住在大姨母的家里。
尽管姨母一家十分疼爱邓婕,但是住在别人家里总归是寄人篱下,这样的环境也养成了邓婕独立自强的个性。
到了邓婕11岁的时候,母亲因为工作的地方太远,还是很少回家。而当时家里加上邓婕,还有外婆、外婆的婆婆、弟弟、两个表妹一共6口人。外婆出身大户人家,从未干过活,外婆的婆婆又双目失明,加上弟弟妹妹年纪又小,邓婕就成了这个家里的小大人。
洗衣做饭、里外打扫,加上照顾弟妹,邓婕小小年纪就包揽了全家的大小事务,而且什么事情到了她的手里,也做得井井有条。忙碌的生活自不轻松,邓婕却不以为苦,反而对这段年少当家的经历引以为豪。
邓婕曾不无得意地说自己应该是有管家的天赋。生活中至少有点王熙凤的经历,后来才演活了她。
都说“三岁看老”,邓婕的性情中自幼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这也为她后来因缘际会进入红楼剧组,又误打误撞出演王熙凤埋下了伏笔。
1984年,当邓婕跟着剧团去面试《红楼梦》剧组的时候,她已经在四川川剧学院学习了5年表演,又在省剧院工作了6年,表演经验丰富。
在那段关于尤三姐的试戏中,镜头前的邓婕顾盼生辉,自带着一股男儿才有的刚烈和英气,扮相惊艳。
也是这段录像让导演王扶林眼前一亮,大赞:“太漂亮了,可以演凤姐。”
然而,当邓婕真正到了北京,进入红楼学员班后,众人差点被惊掉下巴。因为眼前的邓婕和录像里看起来的简直判若两人。她的个头不高,只有1米55,皮肤也不够白,在美女如云的剧组里泯然众人,实在难和美人王熙凤对得上号。
不过王扶林导演还是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将她和周月、乐韵分在了一组,竞争王熙凤一角。
同组的周月年纪虽小,19岁就在全国获奖,是团里的台柱子。乐韵更是一进组就被公认是全组最美的姑娘,也是王扶林心目中的头号王熙凤人选。邓婕在她们中间像个丑小鸭。
寻常人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直接就退组或者换角了,但是邓婕的心理素质很好,也很要强,她觉得来都来了,无论如何都要争取争取。
于是,当“第一美女”乐韵忙着热恋,要去香港看世界时,邓婕还在日以继夜地读书啃剧本;当乐韵为爱辞演,周月因为不上镜的打击主动换角时,邓婕还在苦苦磨炼演技。
凭借这份执着的钻研精神,还有在镜头上极具张力的表演,王扶林后来力排众议,让邓婕出演了王熙凤。
关于这个角色,邓婕也许有“先天”的不足,但是在后期服装和妆面的加持下,她饰演的王熙凤却收获了意外的成功。
戏服一换,邓婕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无不将王熙凤那股子精明狠辣、八面玲珑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1987年随着《红楼梦》热播,邓婕的王熙凤成为一代经典,她本人也一炮而红。
不少影视公司纷纷向她伸出橄榄枝。短短数年,邓婕就这样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川剧演员跻身当红明星之列。
然而,就在邓婕的演艺事业蒸蒸日上时,她的情感婚姻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
在拍摄《红楼梦》之前,邓婕原本有过一段美满的婚姻。她的前夫姓张,是峨眉山电影厂的一位灯光师,家境优越,长相帅气,当时追求他的优秀女孩不在少数。然而他却独对邓婕一见钟情。
比起电影厂里的漂亮姑娘,邓婕的长相不算出众,但是张先生觉得她吃苦耐劳又重情义,是个人品很好的女孩,两人渐渐走到了一起,并于1980年结为夫妇。
婚后,张先生不仅把邓婕的母亲接来同住,也充分尊重邓婕,支持她为了事业暂时不生孩子的想法。
因为不甘于只做一个灯光师,张先生后来下海经商,摇身一变成为科技企业的老总。他和邓婕结婚数年,两人的生活轨迹虽有分歧,但从未吵过架、红过脸,十分难得。只是这段相爱相守的婚姻持续到1984年还是迎来了危机。
那时张先生的事业受到了重大打击,陷入人生低谷,而彼时刚入选红楼剧组的邓婕意气风发,她正抓住这个机会激流勇进。
为了鼓励丈夫,邓婕常常写信宽慰他。可是张先生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带给邓婕幸福。他同时也预感到邓婕有走红的趋势。妻子十年辛苦,好不容易熬到这一步,他不希望给邓婕的未来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1984年,张先生思虑再三,向邓婕提出了离婚。尽管邓母并不同意,张先生本着“若深爱,就放手”的想法,还是起草了离婚书。邓婕拿到后,拖了两个月才签了字。
一个放手,是出于自尊,一个签字,也是因为自尊作祟。两个同样自尊的人走到这一步,终于分道扬镳。自此,邓婕再也没有联系过前夫。
婚后的张先生没有一蹶不振,扛过低谷期的他后来东山再起,在成都创办了一家科技民营企业,成为身家上亿的富豪,也算逆风翻盘、苦尽甘来。
反观邓婕,优秀的女子无论何时何地都在闪闪发光。
也是在于丈夫离婚这年,邓婕与张国立因戏结缘。当时张国立在电视剧《密码没有泄露》中出任男主角,邓婕在拍摄《红楼梦》之余也过来客串角色。
初见张国立,她只觉得这个演员有点傲气,连看她的眼神都是斜的。邓婕看不上这样的态度,却佩服张国立作为演员的专业。因此在这期间,她还拿着红楼剧本,向前辈张国立讨教过演技。
第一次合作匆匆结束,直到下次两人合作已是三年之后。此时邓婕凭借《红楼梦》,名气高涨,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凤辣子”,张国立对这个不同凡响的女演员也“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也是在这次合作中,张国立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轻松、幽默、活跃的另一面,深深吸引了邓婕。
在剧组的磨合中,两人互生好感,可是张国立已有家室,只能将这份好感埋藏在心底。当时邓婕已经出名,追求她的男性大把,送花送礼的,不再少数。张国立在这群人中间显得特立独行,他故作幽默地对邓婕说:“等别人送完花,我再弄一个花瓶把花插上。”
邓婕被逗得哭笑不得。感情很快发展到两个人都控制不了的地步,可是那时他的儿子才出生不久,张国立无法抛下自己的家庭。
一边是责任,一边是感情,张国立最终做了一个不算高明的决定,那就是和邓婕展开了一段不见天日的地下情。
可是纸哪里包得住火,爱与不爱都是这个世界上最难隐藏的东西。两人的恋情很快被捅了出来。
至此,张国立下定决定不再优柔寡断,他选择与妻子离婚,正式要与邓婕在一起。不过出于对家庭的亏欠,张国立离婚的时候把名下的房产、车子以及儿子的抚养权全部给了妻子,自己净身出户。
离婚后的张国立一无所有,为了能让邓婕过上更好的生活,1988年两人决定前往机会更多的北京闯荡。
“北漂”的生活很苦。张国立虽然是四川演艺界小有名气的演员,可到了人才济济的京城,他什么也不是,只能每天背个黄书包,骑辆破单车,串场似的从东城踏到西门四处求戏,给人写创意。
最穷的时候,张国立兜里连买包烟的钱都没有,他索性想着戒了算了。邓婕知道后,就经常给他带烟回来,还借口说是“别人送的”,并给张国立介绍工作。
作为大男人张国立自尊心很强,宁愿不干也不要妻子给自己托关系,为此还跟邓婕吵了架。邓婕后来由他去,反正从始至终,她不要求张国立一定要挣多少钱。
但是张国立一直憋着一口气,想凭本事让妻子过上好日子。这口心气一直憋到1996年,他在《宰相刘罗锅》中凭借乾隆一角走红,张国立从此成为“皇帝专业户”。邓婕也靠剧中的“刘夫人”再火了一把。
之后,夫妻俩又合作了经典名剧《康熙微服私访记》。自此,张国立的事业迎来了春天,而邓婕却慢慢退出荧屏,回归了家庭。她认为家庭和事业一样,需要经营。
在这对半路夫妻组成的重组家庭中,邓婕最大的痛离不开“孩子”。
事实上,自1988年以来,张国立为了弥补心中的亏欠,就把儿子张默接到了身边照顾。可是由于张国立常年忙着拍戏,张默从小与父亲关系疏离。作为继母的邓婕虽然也无微不至地照顾张默,却无论如何弥补不了张默从小受到的伤害。
张默曾在一档节目中公开表示,自己一辈子也接受不了继母邓婕。
这自然让邓婕很是心寒。对于张默的处境,她一向感同身受。作为一个同样缺少父爱和母爱成长起来的孩子,邓婕知道张默的委屈。也是为了照顾他的感受,她和张国立才一直没有要孩子。可是到头来,长大成人后的张默仍然不接受她。
邓婕一度也想再要个孩子,可是待到这个想法确认,她早已过了最佳的生育年龄。
为了弥补邓婕没有孩子的遗憾,张国立也想法设法弥补她精神上的空虚。他给邓婕买过一条小狗,两人养了这条小狗十多年;后来他又与邓婕商量领养了一个小女孩,满足她想要做母亲的心愿。而这一年,邓婕已经48岁。
有人说,邓婕因为嫁给张国立一生无子,老来无依实在太过遗憾,可是遗不遗憾,邓婕的生活也许无需我们定义,她的答案也早已写在了脸上。
有一次邓婕在节目中刚刚抱怨张国立不懂浪漫,张国立就当着全国观众送了她一套婚纱,并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对爱妻深情告白。
邓婕为了张国立的事业,甘愿退居二线,张国立也从未忘记她的付出,在领奖台上他也不忘感谢自己的妻子。
表面上看,张国立是说一不二的大男人,但是婚姻中,他情愿把说一不二的地位让给妻子。他说:“我连自己的银行卡都没有,公司拍的戏,女演员用谁都是她说了算。”
在节目《幸福三重奏》中,张国立更是个不折不扣的宠妻狂魔。为了逗邓婕开心,他宁愿输棋,邓婕喜欢吃蛋黄,他习惯性地把蛋黄给她,出门逢人还要夸自己的媳妇漂亮会做饭。
所谓的神仙爱情,也不过如此吧。
要说遗憾,谁的婚姻,谁的人生不留遗憾呢?卓别林说:“用长镜头去看生活,生活是个悲剧;用短镜头去看生活,生活是个喜剧。”
至少,在彼时彼刻的当下,岁月静好,心有所爱的他们都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