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神者,请收手,刀郎没有变,他还是20年前的刀郎

内地明星 1 0

移花接木,伪造新闻,刻意制造噱头,贬损那英和云朵,这是2004年进入9月以来,一些伪刀迷们热衷于去做的事情。

更有甚者,有些人还搬出国外的媒体来愚弄国人。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他们声称2024年9月3号美国纽约时报曾发文高度评价刀郎,并声称这是14亿中国人的悲哀。

他们有鼻子有眼地说2024年9月3号纽约时报头版头条对刀郎8月30号的线上演唱会进行了报道,说该报高度评价刀郎是中国真正的音乐人。

但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

但真实的情况是,这一天的纽约时报,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一篇报道。

请看2024年9月3号日当天的纽约时报的版面内容——

这中间,没有一条,谈及到到刀郎。

我梦野艳齐为什么在时隔两个多月之后,又把这件事搬出来,是因为至今还有一些伪刀迷们,拿这件事愚弄国人,还移花接木地造假,还坚称纽约时报在2024年9月3日这一天,曾在其头版头条宣传过刀郎。

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是掀起了一场造神运动,要把刀郎推向神坛,要引领民众像神一样祭拜刀郎。

事实上,他们这样做的结果,最终会适得其反。

因为神坛,是人造出来的。

人,可以制造出神坛,同样,人也可以把它毁掉。

当刀郎真的像神一样站立在神坛之后,稍有闪失,就会落入相反的地步。

这是有规律性的。

这在历史上也是有教训的。

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国家,造出来的神,一旦走下神坛,它的光环就很难重新罩在他的头上。

我梦野艳齐不想看到刀郎也有那一天。

而我为什么就这个话题做如引伸,则是因为我刚刚刷手机刷到一家官方媒体在2024年11月11日发布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它道出了我的忧虑所在。

我把它节录在这里,希望那些造神者也能看一看。

停止这场造神运动。

还刀郎一个本来的面目,他也许会更受民众的欢迎。

而这种欢迎,也才会更能持久。

好了,下面,我们就来看这篇文章的原文——

刀郎,远离“造神”陷阱

淄博日报

淄博日报社官方账号

2024-11-111:25山东

在2024年入冬前的第一场雪落下之前,53岁的刀郎可能也没想到,时隔多年回到公众视野,舆论的喧嚣还是追着他跑。

一段时间以来,刀郎2024个人巡回演唱会席卷演出市场,“刀郎落泪”“伴唱救场”“刀迷陪哭”等话题多次登上热搜榜。

与此同时,围绕刀郎本人的热议持续不断:与歌手云朵的“师徒关系”,作品再陷“落俗”争议,演唱会视频被造假剪辑……纷纷扰扰,难以平息。

那些早年恩怨被网友“扒坟”成了《罗刹海市》解读狂欢中关注度最高的内容,舆论从一首歌的解读,上升到对其他歌手的巨大讨伐,那英某社交平台的一条视频评论区涌入了1132万条留言,几乎全是嘲讽。

后来,刀郎无论是新专辑的热卖,还是演唱会的成功,都被粉丝视为“庶民的胜利”。

于是,刀郎被想象成了一个蛰伏多年的世外高人,一个代表平民百姓批判精英的“神”。

尤其是在巡回演唱会开始之后,很多人将对刀郎的关注带向了极端,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刀郎登上《纽约时报》”“十里长街迎刀郎”“霉霉、阿黛尔、席琳·迪翁翻唱刀郎的歌”“100万人助威刀郎演唱会”“田震韩红是刀郎演唱会特邀嘉宾”等大量移花接木的造假视频,用刻意“神化”或过度娱乐化的方式消费刀郎。

实际上,这些造假视频中很多镜头来自其他知名歌手的演唱会,在自媒体夸大剪辑的推波助澜下,虽然看上去相当离谱,却让很多缺乏网感和辨别能力的中老年粉丝信以为真,获得了高流量传播。

造假视频里,刀郎被追捧成了“世界级刀神”,影响力“辐射全球”,甚至能“引领人类文明精神”。

除了演唱会,刀郎和云朵之间的师徒关系也不断引发热议。

此前,云朵在个人演唱会上表白:“我云朵永远是刀郎的徒弟。”这一举动引发了部分刀郎粉丝的不满,指其“蹭热度”,随即牵扯出来一堆“背叛师门”“背信弃义”“在恩师低谷时离开”的奇情八卦。

在这场“造神”闹剧中,不明真相的粉丝振臂欢呼,路人对刀郎的态度从去年回归时的“真香”逐渐转变为“过度营销”的质疑。

“造神”是一种陷阱,往往下一步就是“毁神”。

无论是早期作品,还是最新专辑,其实都能够看出刀郎的志趣——从土地来,到民间去,将民歌唱出新调。

这样的刀郎,人们的视线不该只盯着那些绯闻轶事。

对于粉来说,更应该热爱真实的刀郎,而不是“信奉”想象中的“刀神”。

毕竟,能20多年保持个性不变,踏实做音乐的歌手不多见了。

好了,这个话题,就说到这里。

感谢您的收看。梦野艳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