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学会顾问、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郭志鸿教授,因突发心脏病,于2024年11月10日逝世,享年92岁。
据了解,郭志鸿是郭沫若先生之子,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家庭的熏陶下,他走上了音乐这条充满挑战与光辉的道路,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钢琴艺术和教育事业。
作为钢琴家,郭志鸿教授的演奏风格独特,技艺精湛,深受国内外听众的喜爱与赞誉。让人们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到无尽的温暖与力量。他的演奏不仅展现了钢琴艺术的魅力,更传递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作为作曲家,郭志鸿教授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还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展现了他在音乐创作上的深厚功底与独特视角。他的音乐作品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音乐史上,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郭志鸿曾在生前接受采访时介绍,“我1932年出生于日本,幼少年是在战争环境下度过的,是个‘战争儿童’。母亲(中国名字郭安娜)遵照日本重视教育的传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让姐姐和我学钢琴。”
“我5岁学钢琴,先是会拉小提琴的哥哥教,后来是一位上野音乐学校毕业生,姓田中的女老师教。就这样,从1937年到1941年,学了约四年。那是战争年代,钢琴声和炸弹爆炸声是很不协调的。当时我们住在千叶县,与东京只一河之隔。要是在东京,是不可能听到钢琴的声音的。”
郭志鸿回忆:“1948年离开日本,先到台湾,后到香港,颠沛不定,直到1949年3月回到北京。回来后进了华北大学(现在的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学习政治、马列主义、毛主席著作。”
郭志鸿还在回忆中介绍,“1950年5月,作为最早的调干,我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洪士銈先生。没多久,洪先生参加土改,又师从朱工一先生。再后,又在前苏联专家塔图良教授班上作研究生。克拉芙琴柯也教过我。”
“1958年到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口号是‘三化’(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极力提倡民族教材。有要求、有布置、有措施,成立了储望华、刘诗昆和我三人的教材编创组。我们去过陕甘宁边区等地体验生活。我是边教学、边编教材,许多钢琴改编曲都是那时写的。”
“从1973年到1976年,我被借调到中央乐团创作组,参加钢琴协奏曲《战台风》的创编。1978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我个人的钢琴独奏会。1980年我去日本参加一些庆祝活动,与市川市交响乐队合作演出。后来好几个城市都邀请我去演出。EMI唱片公司请我当顾问,‘小西财团’请我做委员。”
“在这个财团的支持下,我录制、发行了三套唱片,是以钢琴与小型管弦乐队合作的形式,分别表现的是新疆、内蒙古、云南三个地区的音乐风格。1989年,应吴祖强院长邀聘,我正式回到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任教。”
▲1954年夏,郭沫若在集校《管子》时摄
郭沫若 (1892.11.16—1978.6.12),乳名文豹,原名郭开贞,常用名鼎堂,号尚武。生于四川乐山沙湾一个地主兼商人的家庭。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小学,1910年到成都高等学堂分设的中学班学习,受大哥郭开文的影响,接受的民主思想。
辛亥革命时期,积极参加爱国运动。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岗山第六高等学校、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学习。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接受了泛神论思想的影响。
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表达了强烈的反帝爱国思想。1919年登载在《新中国》月刊1卷7期上,署名沫若。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创作的新诗。最先发表的诗作是1919年写的《鹭鸶》和《抱和儿浴博多湾中》。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运动,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写出了《凤凰涅?》、《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有名的诗篇,投寄国内《时事新报》副刊发表。这些诗收入1921年编辑的他的第一本诗集《女神》中。
《女神》是五四革命高潮的时代精神所激发的产物,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开创性和革命精神,为以后的新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创造社的这些活动,在中国现代新文学活动中产生了深广的影响。
1924年到1927年间,他在上海参加五卅运动,后来到广州任广东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伐时期任革命军政治部秘书长;南昌起义时,任起义军总政治部主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一时期,他批判了纯文艺论,倡导革命文学。在他写的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文君》中,塑造了3个勇于背叛封建道德的女性形象。
南昌起义失败后,受蒋介石通缉,1928年开始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左联”东京支部的活动。这时,他翻译外国作品,写回忆录、历史小说,同时开始了对中国古代史、古文学学的研究。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回国,主办《救亡日报》,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并根据党的需要,出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这一时期创作的以《屈原》为代表作的6个历史剧,借古喻今,获得很大成功。他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诗歌等。
他的作品能起到揭露敌人的反动本质,鼓舞人民士气的作用。1945年抗敌取得胜利后,他又为促进新中国的诞生而贡献力量。
这段时间,他写了抗日战争回忆录,以及政论、杂文、文艺评论。
1949年,与茅盾、周杨等人组成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任筹委会主任。7月第一次文代会上当选为全国文联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十、诗意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等职。
作品有《新华颂》、《东风集》、《蔡文姬》、《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
【来源:中国作家网、福建交通广播、澎湃新闻】
编辑:张喜斌
视觉:王学民
统筹:李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