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华的回归:你整你的“花活”,我剪我的头发

内地明星 1 0

怀化的理发师李晓华火出了圈。

有多火呢?据说短短几天已经有二十多万人为了她去了怀化,不仅有全国各地的,还有韩国的。

当然这些人不可能都是去找她理发的,那样就算是累死李晓华,她也忙不过来。

多数人去打卡,这些人哪里有热度去哪,哪里有流量去哪;一部分人确实是去理发的,原因是剪得好,还“听得懂话”,不为价格便宜,只为一种体验;还有些人可能是去找寻一种回忆的,或许那里会有逝去的岁月。

我在长沙,离怀化不算远,人虽未去,却也勾起了对理发的回忆。

剃头在旧社会算是下九流行业,但我小时候在农村剃头师傅还是颇受尊重的。那个时候农民尊重所有靠手艺吃饭的人,那个时候但凡有个手艺都比在地里刨食吃得要好一些,受得累都要少一些,手里都要活泛一些,想学还不容易,所以值得尊重。

剃头师傅一般是包上几个村,每隔上二十来天到村里来一次,用上个两三天时间,把村里大人小孩的头发理上一遍。村里一年给剃头师傅多少钱,我已无从知晓,但是集中剃头这几天的中饭是各家各户轮着吃的。

轮到在谁家吃饭,剃头师傅来了就在谁家门口放上一张板凳,村民们口耳相传,大家陆续过来把头发理了。大人们剃头是坐着,剃头师傅站着转圈;小孩们剃头是站着,剃头师傅坐着,小孩在剃头师傅的怀里转圈。

小孩们一般都害怕剃头,都是大人拖着拽着过来,但是一到剃头师傅怀里也就老实了,好像有魔法一样。可能剃头师傅也确实有魔法,就这么在他怀里一转,要么头上变成了茶壶盖,要么脑后多了个“狗尾巴”。

小孩子理发很简单,大人们理发则要复杂一些,尤其是讲究一点的老人,不光是剪头发,还要剪鼻毛、刮胡子、修面、掏耳朵,一整套流程下来,人立马精神起来,脸都比以往白净光滑了许多,仿佛年轻了十来岁。

我一直坚持认为,能把这一整套流程走下来才是算真正有手艺,才是剃头这个行业的服务品质和价值所在,才能不愧对那声“师傅”的称号。

后来,村里的剃头师傅不见了,集镇上的流动剃头摊子也不到了,剃头也不叫剃头了,剃头改成了理发,城里面更多叫美发;剃头师傅改成了理发师、美发师、形象设计师,为了区分级别和价位,又整出了什么“创意总监”“首席造型师”之类的称呼。

行业的名称变得高端起来,理发店的装修也更加豪华,可是那手艺却丢掉了。

丢掉的是刮胡子、修面、掏耳朵的功夫,那些个“创意总监”“首席造型师”之类的不会这些手艺,更不屑于这些手艺,他们更擅长整一些“花活”,取代这些传统的行业手艺。

当然整“花活”也是需要“功夫”的。你本来是去剪个头发,他却要介绍出一大堆附加项目,每个附加项目的价格都高出剪头发许多,自然值得下功夫。

功夫下得多了,理发师也就修炼成了心理大师、养生专家,硬是把剪头发的小事,弄成了事关健康、品味和内涵的大事。

现在你再去那些个美发店、形象馆,剪头发倒成了附加项目。你要是只剪个头发,立马就能在那些个“创意总监”“首席造型师”面前矮上个半截,连洗头小妹都赶紧敷衍两下了事,马上接待下一有“品位”的大哥。

李晓华的火爆源于回归,回归到理发行业的本职,回归到理发师的本心,回归到理发服务本身。

你整你的“花活”,我剪我的头发。

剪头发才是刚需,那些“花活”噱头而已。

我期待着更多的回归,如果谁能把刮胡子、修面、掏耳朵的手艺拣起来,当成“花活”整咱也乐意。

标签: 头发 李晓华 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