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红得如日中天,拥有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影迷,代表中国电影人出访国外。但是她很穷。
穷到什么程度呢?有同行请她吃饭,她不敢答应。因为没钱坐出租车去饭店,又因为太有名,不敢坐公交车,怕被围观。
02
看刘晓庆写穷,观感也是与众不同的。
因为穷常常带来的是自卑,畏缩,愤懑,哀怨。但是刘晓庆写穷,也写得惊天动地,激情飞扬,甚至有点好笑。
虽然是赫赫有名的大明星,但是她每个月收入只有几十块钱工资。
第一次出国访问,是去日本参加某部电影的开幕式。那时她已经是著名电影演员,但是没有一件像样的服装。于是她每天奔忙于北影服装车间借衣服,借来的旗袍,胸部被虫子蛀了一个洞,下摆有另一个洞,旗袍开叉的地方裂开了。
怎么穿这件破旧不堪的旗袍去电影开幕式呢?她只能胸前带一朵花挡住那个洞,提着皮包把开叉的地方挡住。最难堪的是丝袜破了,每天晚上都要缝,十几天下来,穿那双丝袜已经像静脉曲张。
第一次去香港,服务生等着小费时,她由于身无分文,只能假装不懂。
朋友陪着去逛街,出租车一停,她就赶紧往外跳,这样就只能朋友付出租车钱。
到了商店,装模作样东挑西拣,其实一件也买不起。好不容易单位给发了100块钱,她去香港最底层的商业街买衣服,在一堆麻袋里翻捡衣服,头发眉毛都沾满了棉絮,外面一堆影迷找她签名。
第一次离婚,身上只有3块多钱。没有地方住,没有钱吃饭,她就每天不吃早饭,中饭晚饭都去别人家蹭饭。
拍《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的时候,跟香港的演员合作。在片场,香港演员吃白米饭和肉,大陆的演员只能吃馒头咸菜。为了吃顿肉,她跟导演大哭大闹。
她特别想吃鸡,可是买不起。导演李翰祥的太太烧得一手好菜,邀请她去吃,但是她不敢,因为当时和香港人接触多了,会有人打小报告。
她在自传里写,“我贫困交加,但我红得发紫”。红到拍戏必须动用警察,所到之处都有老百姓夹道欢迎。无数的应酬和演出活动邀约,但是她不想去,因为没有衣服穿。
如此有名,如此贫困,但是刘晓庆在早期就展现出了她对于金钱的态度:五十元的工资,五千元的风度。
一个例证是:
有一次,她仅仅是听到单位会发给她一个先进奖,有80块钱奖金。
她就借了80两块钱请同事们吃饭,挥霍一空。
结果呢,那个先进奖最终落入他人囊中。她借来的80块钱,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节衣缩食才还清。
03
有趣的是,她在穷困的时候,对金钱的态度——是强烈渴望的,但也是轻松的,甚至是俯视的,带着游戏精神的。
人和金钱的关系,其实也有着微妙的能量互动。当你对金钱的态度是轻松的,流动的,钱也比较容易流向你。越是有匮乏感,对钱的态度越紧张,越锱铢必较,也越不容易挣到钱。
刘晓庆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她当年多么穷,当有机会去“走穴”挣钱的时候,她又是多么不顾一切,拼尽全力,处心积虑地去挣钱。
白天演出,夜里赶车。常常是刚下车到演出现场,就要飞奔上台开演了,一群男当年最红的演员,为了挣外快,饥肠辘辘,披星戴月。
最紧张的一次,场次时间排错了,要同时在三个地方演出,但是票已经卖出去,没法更改了。他们就在台上临时编节目,直到其他演员从别的剧场赶到后台。
“走穴”经常被骗。有时候辛辛苦苦演了几十场,“穴头”给的厚厚信封里,只有一封感谢信和十块钱。
然后刘晓庆就干脆自己当“穴头”,组织起了自己的走穴队伍,全国各地去演出。
第一次挣到几千元的巨款。刘晓庆这样描述,“就像叫花子捡了金子,不知道把钱放在何处,从毛衣的领子放进去,走了还没两步就漏出来掉在地上,心慌意乱地拾起来,拍打两下绑在我的裤腰中间”。
那时她连房子都没有。一直住在朋友家里。凌晨4点带着她的巨款回到了朋友家,“心跳得如同刚刚作过案的小偷”。
04
一个人对金钱的态度,其实就是对人生的态度。
看刘晓庆的故事,她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特别敢要,也特别敢给。她有一种“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迈,“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
她有着极致旺盛的生命力。淋漓尽致地去经历,去体验,去创造,从来不会患得患失,什么也打不倒她。
甚至,面对这世间的道德律,她都有着某种程度的不屑。这世界对她来说,更像一个巨大的游乐场。
她游戏人生,穿越了一个又一个时代,她甚至超越了性别。
她口出狂言,胆大妄为,最终时代终于追赶上了她。
其实我特别能理解,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喜欢她。
因为她活得太爽了!她的生命力太旺盛了。
七十多岁还在谈恋爱,六十多岁还有X生活,这一波流量涌来之后,她又兴致勃勃地开启直播事业了。
更重要的是,她身上有一种顽强的,浩瀚的坚韧感。
当她陷入人生谷底的时候,也没有悲伤和沮丧,而是锻炼身体,寻找机遇,东山再起。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