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临的“落魄”,这是娱乐圈的“悲哀”

内地明星 1 0

谁能想到,一个响当当的"春晚钉子户",会因为一句不经意的台词跌入人生低谷?

2017年北京卫视春晚,郭冬临带来小品《取钱》。舞台上,他塑造了一个热心肠的好人形象,搭档孙桂田则饰演被骗钱的受害者。

整部小品笑点满满,情节动人,观众反响热烈。可偏偏戏中有一句:"咦,那中,赶紧打钱吧!"用了河南口音,一石激起千层浪。

"凭啥要用河南口音?这不是给河南招黑吗?"

"必须向河南人道歉,不然这事没完!"

舆论的风暴来得又急又猛。一位河南籍律师站了出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郭冬临向全河南人道歉并赔偿。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全国网友吵成一锅粥,郭冬临的老家山东人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面对汹涌的舆论,郭冬临第一时间出面解释:"我没有地域黑的想法,如果给大家带来不适,我深表歉意。"小品编剧魏新也站出来澄清,说用河南话纯属自己的临时想法,跟郭冬临无关,希望大家别过度解读。

可这场风波就像滚雪球,越闹越大。连续两年,这位登上春晚20次的老艺人,都没能在央视春晚露面。不少观众猜测他是不是被封杀了。

"我真没有被谁封杀,也没有怪过任何人。

语气平和,却让人心疼。想想其他小品演员用方言演出的例子比比皆是,本山大叔的《卖拐》里不也是一口东北大碴子味儿吗?可人家反而因此圈粉无数。

郭冬临这事儿,说到底可能真的是运气太差。一句河南话,愣是被解读成了"地域黑",20年的春晚生涯差点就这么划上句号。

这何尝不是整个娱乐圈的悲哀?当争议的声浪越来越大,真相反而越来越模糊,艺人的处境也越发艰难。

这一波风波过后,郭冬临选择暂时离开北京。他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最亲近的人身边。

远离了北京的喧嚣,郭冬临回到了家乡。那段时间,他没有接任何通告,也不再出现在公众视野。但这个选择,反而让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家里的老母亲崔金霞特别懂事,一反往常的唠叨,只关心儿子想吃什么,让他怎么开心就怎么过。那天,母亲看着儿子有些低落,轻声说道:"你想听琴书吗?把妈的扬琴搬出来,你打八角鼓......"听到这话,郭冬临在母亲面前终于卸下坚强的伪装,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郭家两个哥哥也没闲着,时不时约着弟弟一起钓鱼、喝茶,偶尔打打牌。这些平淡的日子,像一剂良药,慢慢抚平了郭冬临内心的创伤。

生活总要继续。2019年,他与邵峰合作的《爱的代驾》重返央视春晚舞台。剧中他饰演一个失恋又失业的醉汉,与代驾司机邵峰的对手戏,句句带梗,逗乐了无数观众。

2022年,两人再度合作《休息区的故事》,证明了观众对他的喜爱从未改变。

不过,经历过那场风波后的郭冬临,明显变得更加低调。他开始在某平台以"暖男先生"的身份出现,和搭档扮演夫妻,分享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我一直就只是个小人物,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活,开心与问心无愧就是最重要的。"这话说得朴实,却道出了他此时的心境。

从春晚舞台的"钉子户"到直播平台的"暖男先生",郭冬临用实际行动证明:人生没有谁能一直站在高处,但只要内心强大,就永远不会真正"落魄"。

回望这几年的转型之路,或许正是那场风波,让郭冬临找到了更真实的自己。在喧嚣的娱乐圈里,能够始终保持本心的艺人越来越少,而他,做到了。

说起郭冬临的巅峰时期,就不得不提1993年那个不平凡的春晚舞台。27岁的他,带着对表演的满腔热爱,用《市场速写》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春晚钉子户"生涯。

要说最让观众记住"郭子"这个形象,得数1995年那场《有事您说话》。"这一宿,那个风是一个劲儿地刮,鼻涕是一个劲儿的流,旁边还有一哥们儿拿我开涮,说我这是一夜风流......"开场白一出,台下就笑翻了。

没本事还爱装、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郭子"形象,就此深入人心。

可没多少人知道,这场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出背后,郭冬临经历了一场严重车祸。脑袋撞碎挡风玻璃,被送进医院的第二天,老母亲崔金霞就从老家赶来守着。

要不是母亲的悉心照料,帮他熬过中度脑震荡的痛苦,那年的春晚舞台怕是真要缺了这么一出精彩的演出。

到了2000年,"郭子"更是玩出了新花样。他拿起吉他,说起山东快书,跟打着快板的冯巩一起合作《旧曲新唱》。

这别样的表演形式一出,观众都惊呆了。当年的"北京民意调查"显示,在观众最期待的春晚演员中,郭冬临稳居前三。

春晚出圈后,郭冬临的资源也水涨船高。从《大明宫词》到《神医大道公》,再到与陆毅、林心如搭档的《苏东坡》,他在荧幕上的表现同样出彩。

期间还接了不少广告代言,终于实现了当初在父母面前立下的誓言 - 不仅改善了家庭条件,更为家人挣得了体面。

那时候的郭冬临,事业发展可谓顺风顺水。从小品《实诚人》《回家》到《新闻人物》《一句话的事儿》,再到《面试》《人到礼到》,他出道30年来从未有过负面新闻,始终保持着一个演员最干净的模样。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靠实力说话的老艺人,会在最熟悉的春晚舞台上栽了跟头?一句无心的台词,竟然让他的追光灯暂时熄灭。

不过,正如他在作品中常说的那句:"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能坏事......"这话最终还是应验在了他自己身上。

回看郭冬临的这段辉煌岁月,不禁让人感叹:在娱乐圈里,有时候成名容易,保持本色却很难。而他做到了,只是命运和他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说起郭冬临的童年,还真是一把辛酸泪。谁能想到,这个让千万观众开怀大笑的喜剧演员,曾经也有过那么心酸的童年往事。

1966年出生的郭冬临,父亲郭昌仪是当地有名的山东快书传承人,母亲崔金霞也是个能说会道的琴书高手。可就因为父母这个"文化人"的身份,再加上有个在海外当兵的大伯,一个"高成分"的帽子扣下来,郭家父母双双丢了工作。

为了养活一家老小,郭昌仪只能在外给人拉货车,崔金霞则带着年仅5岁的小儿子郭冬临各地赶场卖艺。有一次去济南演出,没钱买车票,母亲趁着列车员不注意,带着郭冬临偷偷爬上了拉煤的火车。

那是初冬的夜晚,敞篷煤车上冷风刺骨。母亲把演出衣服包得严严实实,又在煤堆里挖了个窝,让孩子蹲进去,自己半伏在上面挡风。

一夜没敢合眼,就怕坐过了站。到了济南,母子俩浑身煤黑,匆匆洗漱后就赶场演出。

更让郭冬临刻骨铭心的,是8岁那年和父亲的一次经历。那天干完活已经快三点,父子俩实在饿得不行,想在面馆蹭点汤泡馍吃。

没想到不仅被老板赶,还被路过的一个中年妇女往碗里吐了口水。看着父亲抖着手收起饼,强忍着眼泪的样子,年幼的郭冬临心都碎了。

就在那天,不到8岁的他跪在父母面前发誓:"我一定会有出息,让你们挺直腰杆,让艺术被人看见!"

这份倔强,一直支撑着他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我爸妈当时能把学费给我就已经很吃力了,我一点都不敢耽误,只想什么都学过来。

或许正是这段苦难的童年经历,才造就了后来那个始终保持初心的郭冬临。

55岁的郭冬临,至今未婚。这事儿在娱乐圈也算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了。

说起他的感情生活,最轰动的莫过于和牛莉的"荧幕CP"。2005年,两人在春晚合作《男子汉大丈夫》,之后多次搭档。

台上一声声甜蜜的"老婆",让不少观众都以为他俩好上了。老妈崔金霞信以为真,兴冲冲从老家赶到北京,结果一问才知道牛莉早就结婚了,还跟丈夫恩爱得很。

这些年,郭家两个嫂嫂没少给他张罗相亲。可郭冬临就是对感情"不感冒",一门心思扑在事业上。

但时间久了,连催婚的老妈也渐渐看开了。儿子不为孤独所扰,活得开心自在,这不就挺好的吗?

如今的郭冬临倒是坦然了:"如果说有什么对不起的,那唯我母亲。

这话说得真诚,也道出了许多单身族的心声。

或许,这才是郭冬临最想给这个浮躁社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