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珍与丈夫新婚后一别三年才相见,如今88岁和儿子一起生活

内地明星 1 0

88岁的王玉珍,如今和儿子沈峰一起生活。每天清晨锻炼,讲究饮食清淡,日子过得简单却有滋味。这位曾经让《洪湖水浪打浪》响彻全国的艺术家,选择了一种从容的生活态度。

要说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对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但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王玉珍可是实打实的"流量担当"。不过跟现在的艺人不同,她一生就演了这么一部《洪湖赤卫队》,却把韩英这个角色演到了极致,让几代人都记住了这个倔强的红色英雄形象。

1961年,中国电影市场上同时出现了两部风格迥异的歌舞片:一部是《刘三姐》,一部是《洪湖赤卫队》。有意思的是,《刘三姐》走的是山歌民谣风,主打自然风光,还意外收获了不少外汇;而《洪湖赤卫队》则是实打实的主旋律作品,但王玉珍的表演让这部作品有了灵魂。

要说这部戏的分量有多重,周总理的一句话就够了。当时有人嫌王玉珍长得不够漂亮,想换掉她。周总理知道后很生气,说了句:"真是胡闹,演韩英是演英雄,又不是演美人。"就这么一锤定音,成就了一个经典。

这事儿搁现在,怕是已经在微博上掀起滔天巨浪了吧?但在那个年代,王玉珍却像扎根在洪湖中的荷花,不争不抢,就是踏踏实实演好戏。

1962年,《洪湖水浪打浪》拿下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音乐奖,创下了一个时代的经典。

而说起这首歌,周总理可是"铁粉"。他不止一次说:"我很喜欢《洪湖水浪打浪》这首歌,可惜这样优美的革命抒情歌曲太少了。

"甚至有一次在青年集会上,周总理还兴致勃勃地当起了指挥,带着大家一起唱这首歌。

这就是王玉珍和《洪湖赤卫队》的故事,一个平凡人演绎的不平凡人生,一首歌传唱了大半个世纪,见证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1966年底,对王玉珍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在运动初期的"高潮"之后,她请假去北京和男朋友沈崇刚结婚。

这婚礼,说简单真是太简单了。北京文艺界的朋友们几乎都在"牛棚"里,也没有谁能来喝喜酒。来的亲朋好友们,空着手来,脸上带着歉意的笑。

啧,这结婚也是个故事。王玉珍自己说是"土洋结合"——她是艺术家,丈夫沈崇刚是我国第一批留苏学生,后来还当上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呢。

但谁能想到,就在这婚礼前的七年,王玉珍还在事业的巅峰呢。1959年,为庆祝建国十周年,湖北省歌剧院创作了《洪湖赤卫队》。

当时可是实打实的全团公开竞争选角,王玉珍凭着那把清亮的好嗓子,一举拿下了韩英的角色。

那时候多敬业啊,整个剧组跑到洪湖地区体验生活,收集素材。1959年10月,《洪湖赤卫队》进京演出,第一场在儿童剧院就火了。

散场时,观众都哼着"洪湖水呀,浪呀么浪打浪"离开。到了在中南海怀仁堂的第100场演出,那更是轰动了。

周恩来、董必武、李先念、贺龙等领导都来捧场,一致叫好。

贺龙元帅当时就提议,这戏得拍成电影让全国人民都看看。这不就有了后来的那段"插曲"吗?有人嫌王玉珍长得不够漂亮想换人,周总理一句话力挺,这才有了后来家喻户晓的电影版《洪湖赤卫队》。

可谁又能想到,巅峰过后,王玉珍的人生急转直下。婚礼后不久,她就被划到了"革命人民"之外。从一个受人尊敬的艺术家,变成了人民的"罪人"。

假期还没过完,就不得不回武汉。

你说这人生,就跟洪湖的水浪似的,起起伏伏,让人猜不透下一个浪头打过来,会把人带向何方。

婚后的第一封信,王玉珍写得特别轻松:"自己旅途顺利,一路平安,回剧院后,同志们都高兴地吃了喜糖。

这哪是忙啊,分明是在替丈夫沈崇刚分担担忧。果不其然,回武汉没多久,"一月风暴"就来了。王玉珍说对了,她真的很"忙"——从早到晚不是劳动,就是写检查,还经常被"借"出去批斗,日子过得,啧啧。

这一等,就是三年。

这话看得人鼻子发酸。三年时间,她的容貌变化得让自己都怕丈夫认不出来。这得是经历了什么啊?但你别说,王玉珍这人真有意思,在列车快进站的时候,她反而冷静下来了。

她在心里盘算着:见到丈夫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不要说这些年的委屈。要是他问起这三年过得怎么样,就把话题岔开,给他小声唱一段"洪湖水"。

她觉得,这歌声能荡涤忧愁,洗涤心灵的创伤,能给被摧残的精神一点温柔的抚慰。

多敏感细腻的一个人啊!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她选择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用歌声来治愈彼此。这让我想起她在《洪湖赤卫队》里那句著名的唱词:"洪湖水呀,长呀么长又长......"确实,那些艰难的日子就像洪湖的水一样,又长又长。

但你说奇怪不奇怪,正是这样的磨难,反而让王玉珍和沈崇刚的感情更深厚了。后来在36岁的时候,她生下了独子沈峰,给这段历经风雨的婚姻添了一份甜。

说起来,这段三年的分离经历,简直就像一个时代的缩影。多少家庭经历过类似的离别?又有多少人用各自的方式,在艰难岁月里守护着爱情?再回头看看今天的年轻人,应该庆幸生在和平年代吧。

说起王玉珍的人生轨迹,真是一波三折。36岁才当妈妈,在那个年代算是"高龄产妇"了。但你往前倒推她的故事,就会发现这一路走得真不容易。

1935年,王玉珍出生在湖北沔阳(现在的仙桃市)一个贫民家庭。5岁跟着父母来到武汉,武汉解放后,14岁的她本来是去武汉硚口区文化馆学缝纫的。

结果呢?给文化馆的歌咏班给馋住了。

你说这事儿多有意思,人家去学缝衣服,结果自己找上门要学唱歌。那会儿王玉珍可真是个有想法的姑娘,自己就跑去找老师"毛遂自荐"。

老师一听她唱歌,觉得这嗓子条件不错,就收她当学员了。

这一唱不要紧,1950年国庆演出,王玉珍在《小放牛》里演了个男孩,一下子就出彩了。然后你猜怎么着?直接被推荐去考湖北省文化艺术团。

进了艺术团,王玉珍可没闲着。服装、道具、灯光,啥活儿都干。戏曲里的唱、念、做、打,楚剧、川剧、河南梆子,都学。

这姑娘还真不赖,还跑到鄂西山区去采风,把当地的《龙船调》都给发掘演唱了。

那时候观众评价她:"唱功扎实,舞台表演自如大方,举手投足颇有韵味。"这评价,说明她是真下了苦功夫的。

再后来啊,就是我们都知道的故事了。1981年,因为丈夫在北京工作,她调到了中国音乐学院任教,开始研究民族声乐理论。

从台前到幕后,从表演到教学,这一路走下来,王玉珍把自己的艺术人生活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你看,这哪是什么天赋异禀啊,分明是从14岁开始,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本事。现在的年轻人老说什么"一夜爆红",殊不知人家王玉珍能在《洪湖赤卫队》里惊艳全国,那可是几十年"童子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