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龍影Jackiemovie
编辑 |龍影Jackiemovie
她曾是舞台上的明星,手握无数光环,却在一个重要抉择中毅然“叛逃”出国,带领三十名演员离开了故土。
这一去便是多年,背负争议的她在异国他乡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然而岁月无情,曾经的辉煌随着她的年华一起凋零,当她终于年迈归来,那股重踏故土的复杂心情和未解的尴尬,让人不禁好奇:她当年的决定究竟是义无反顾的追求,还是无奈之下的叛逆?
如今的她,面对早已物是人非的家乡,是否还会感到一丝迟到的悔意?
齐淑芳,1944年出生于北京一个京剧世家。
打娘胎里,京剧的韵律就伴随着她。
父母是京剧演员,哥哥齐春华更是名角。
耳濡目染之下,齐淑芳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京剧,迷恋上了舞台。
年仅5岁,在家人的悉心教导下,齐淑芳已初显身手。
哥哥把自己的拿手好戏教给她,嫂子张美娟倾囊相授。
小小年纪,齐淑芳已能唱念做打,文武不倦。
10岁那年,她第一次登台演出,就惊艳全场。
那扮相,那身段,那唱腔,简直天赐奇才!
"这孩子,是天生吃这碗饭的。"齐淑芳的父母笑逐颜开。
是啊,京剧,仿佛刻在了齐淑芳的基因里,流淌在她的血液中。
12岁,齐淑芳在京城最负盛名的吉祥剧院登台,出演《四郎探母》中的一个配角。
台下,京剧大家如云,梅兰芳赫然在列。
这位当代京剧泰斗,原本是来欣赏主角的演出,不料却被齐淑芳吸引住了目光。
"这小姑娘,年纪不大,功底不浅呐!"梅兰芳连连点头。
她的身段、动作、嗓音,无一不透着灵气。
那股子劲儿,不像个孩子,倒像个老戏骨了。
演出结束,梅兰芳亲自登台,拉着齐淑芳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的天赋不凡,将来必成大器。京剧的前景,寄托在你们年轻一代身上。好好练功,用心演戏,前程似锦!"
得到梅兰芳的肯定,齐淑芳信心倍增。
回到家,她立刻投入更加刻苦的练习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间,齐淑芳的唱功日臻化境,台风愈发老到。
人送外号"小梅兰芳",齐淑芳渐渐成了京剧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1959年,齐淑芳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师从京剧名家周信芳、裘盛戎等。
在这里,她不仅进一步打磨演技,更系统地学习了戏剧理论。
"四功五法"、"程式化表演",这些京剧的精髓奥秘,齐淑芳悉数掌握。
在校期间,齐淑芳常演常新,每一出戏都有独到的见解和诠释。
她善于把传统程式与个人特色相结合,让每个角色都鲜活灵动起来。
老师们赞叹:"淑芳这孩子,真是百年一遇的奇才,过去是,将来也是啊!"
毕业后,齐淑芳回到北京,成为北京京剧院的台柱。
她兼收并蓄,文武不倦,《四郎探母》、《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新老剧目信手拈来,个个出神入化。
同行艳羡,观众叫绝。
1963年,齐淑芳首次走出国门,参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出。
大幕拉开,一袭戎装,英气逼人。
那矫健的身手,飒爽的台风,征服了全场。
国外观众大呼过瘾,中国京剧,震撼世界!
1968年,齐淑芳出演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以阿庆嫂一角名动影坛。
电影公映,轰动京城。
连周总理都盛赞此片,欣然接见主创。
25岁的齐淑芳,正可谓春风得意,前程万里。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戏曲界迎来春天。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京剧艺术家开始走向世界。
1988年,旅美华人企业家陈建华邀请齐淑芳赴美演出。
彼时,齐淑芳已是家喻户晓的京剧名伶。
为了宣传国粹,她欣然应允。
齐淑芳精心挑选剧目,组建演出团。
她亲自挂帅,率领三十余位演员,浩浩荡荡,踏上异国他乡的舞台。
从纽约到旧金山,从芝加哥到休斯敦,齐淑芳用京剧的魅力征服美国观众。
唱念做打,行云流水;水袖飘飘,惊艳四座。
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却在演出结束时悄然萌发--齐淑芳决定留在美国,追逐梦想。
她劝说团员一同留下,"美国的舞台更广阔,我们可以在这里大展拳脚!"话音刚落,竟有三十余人响应。
就这样,齐淑芳带领众人,义无反顾地留在了异国他乡。
消息传回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人们难以置信,堂堂国家一级演员,竟然弃国不回!更令人愕然的是,齐淑芳在国内还有家室,丈夫和孩子都在北京。
她这一走,等于是抛家舍业,背井离乡。
流言四起,诽语渐生。
有人指责齐淑芳不守妇道,背信弃义。
也有人怀疑她是否另有所图,是否受人蛊惑。
种种猜测,纷至沓来。
齐淑芳却无暇理会。
在她看来,舞台就是人生,京剧就是生命。
她要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绽放京剧的魅力。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留美后,齐淑芳才发现,异国他乡,处处是挑战。
语言不通,文化隔阂,让京剧的推广举步维艰。
刚开始,借着新鲜劲儿,观众还比较捧场。
可时间一长,热度渐消。
为了维持生计,齐淑芳东挪西借,成立了齐淑芳京剧团。
她四处奔走,联络演出。
可观众寥寥,收入微薄,连剧团的开销都难以为继。
眼看着,就要散伙。
有的团员坚持不下去,纷纷另谋出路,学手艺,做买卖,甚至去餐馆打工。
苦撑三年,剧团终散人离席。
齐淑芳黯然神伤,却不言放弃。
"哪怕就剩我一个人,也要把京剧唱下去!"她暗暗发誓。
失意之际,齐淑芳遇到了华裔钢琴家殷承宗。
他深明齐淑芳的不易,力挺她重组剧团。
在他的帮助下,齐淑芳终于获得"绿卡",有了扎根美国的资本。
从零开始,齐淑芳一步一个脚印。
她带着残存的团员,走街串巷,累计演出上千场。
渐渐地,美国人喜欢上了京剧,欣赏起了中国文化。
《纽约时报》以整版篇幅,报道齐淑芳的京剧事业。
功成名就之时,齐淑芳却有些失落。
她虽在异国站稳脚跟,京剧魂却日渐孤单。
没有师友切磋,没有新老交替,她的艺术也止步不前。
"京剧,终究还是要回归故土啊。"齐淑芳喟然长叹。
耄耋之年,齐淑芳终于重返祖国。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
当年热血曾燃烧的舞台,如今只剩冷清。
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也都各奔东西。
重逢,说不尽悲喜交加。
人们见到齐淑芳,难掩唏嘘。
她曾经的荣光,如今已是追忆;她曾经的抉择,至今仍惹非议。
"我当年离去,是为了弘扬国粹,让世界了解京剧之美。"齐淑芳解释道。
可这番苦心,又有谁能懂?
岁月流转,生命延续。
齐淑芳的京剧人生,经历过爱憎分明,也见证了悲欢离合。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她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选择。
或许,连她自己也说不清,这究竟是为了梦想,还是一时冲动。
如今,烟消云散,是是非非,都随风而逝了。
回望过去,齐淑芳只想说:"京剧,是我毕生的追求。无论身在何方,我都要让京剧的旗帜,飘扬在世界的舞台上。哪怕,最后只剩我一个人。"
京剧,原来是齐淑芳一生的牵绊。
而齐淑芳,注定是京剧史册上,最特立独行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