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股市低迷,江湖上流传着一个段子:
我一个朋友搞股票6年,目前已财务自由,但操作历程真是艰辛:他说,股票是个高风险和高回报的投资市场,他多次大起大落,但每次都挺了过来,送过外卖,做过网约车司机,在工地打过工,但从来没有放弃过!目前,他在深圳有两套大平层、一辆宾利欧陆、一辆宝马X6、一辆蔚来、还有个70多岁的女朋友。
如果说,这个“年轻人少奋斗二十年”的笑话,能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的版本,那就是刘晓庆。
这位74岁的中国影后戴着二次元少女的头像,在微信里对着小他二十岁的男友发语音说:
老公,你要把“弹药”留着,我们见面的时候用。
如果大A也有这种不服输的劲头,股民也不至于惊心肉跳。
暗恋
“弹药说”开始疯传,刘晓庆在舆论中,却得到了出乎意料的宽容。
毕竟,她都这把年纪了,人生已到夕阳,大限将至,一切都如梦幻泡影,就算放纵一把又能如何。
按刑法第十七条,75岁的人不管故意还是过失犯罪,都可以从轻处罚。说白了,这个年纪,连监狱都不想收了,狱警都怕你出事。
刘晓庆不失时机地站出来,为自己分辨,她大概讲了三点:
第一,明星的功能,就是给大家创造娱乐价值;
第二,她对自己的“性情流露”,并不觉得羞愧,饮食男女,人之大欲,这再正常不过,谁说七十多岁就不能调情;
第三,她不觉得自己老,你看,现在七八十岁的老头,有的在努力谈恋爱,有的在竞选总统。
这一年,80后在聊中年危机和无性婚姻,90后在聊躺平和养生,00后在聊不婚不育和深夜emo。
74岁的刘晓庆,醉卧美人膝,刚刚签下mcn准备进军直播,78岁的特朗普,醒掌天下事,打算让美国重新伟大。
他们有很多共同点,比如自信,比如永不认输,比如志向远大。
他们绝不自我怀疑,绝不过度反思,绝不陷入内耗,用最强势的方式建立自己的框架,绝不听从于别人的规矩。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都精力旺盛,有着无穷多的弹药。
1957年,毛泽东访问苏联,在莫斯科大学演讲: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刘晓庆只有74岁,风华正茂,她才是那个八九点钟的太阳。
不过,她有可能是看不上比自己大四岁的特朗普的——尽管对方刚刚掌握了全球第一大国的权柄。
因为她有一个更厉害的暗恋对象。
女皇
刘晓庆人生中最能代表她本人性格的作品,是在1995年在央视播出的电视剧《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被她演的栩栩如生,从14岁刚入宫的懵懵懂懂、少女情怀,到中年时的谋略深沉,雄才大略,到62岁时的饱经沧桑、沉迷佛事和面首。
刘晓庆演活了一个女强人50年的人生,不仅在外形上不违和,在精神内核上,更是抓住了武则天一步步踏上权力之巅的手腕与气魄,以及年华逝去、高处不胜寒的感伤。
如果把武媚娘的人生看做诗词,苏轼的豪放,她演出来了,李清照的婉约,她也演出来了。
毫不夸张的说,自流量时代以后,中国影视剧里再未出现如此有深度的荧屏“大女人”形象。
传奇的角色,往往也有神奇的魔力,刘晓庆的一生,仿佛深深陷进了这个角色。
武媚娘十四岁入宫,遇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千古一帝的雄才大略,成了她的第一位老师,种下了日后纵横朝堂的影子。
刘晓庆的第一位老师是谁呢?
对此,茅盾文学奖得主,前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柳建伟,对刘晓庆做出了一个奇特的解读:
柳建伟大校,其《英雄时代》获第6届茅盾文学奖
他认为刘晓庆有着电影史上最顶尖的表演天分,可以和英格丽·褒曼、索菲亚·罗兰、格丽泰·嘉宝、简·方达、吉永小百合等传奇演员相提并论。刘晓庆演任何角色,都藏不住其中强烈的个性和锋芒,这很可能和她少女时代迷恋毛泽东有关。
刘晓庆写过几部自传性质的作品,其中有一部已被众人遗忘,这就是写于1992年的《毛泽东时代和我》。
在柳建伟看来,这才是通向刘晓庆心灵深处的白皮书。
初恋
刘晓庆的这部自传刊载在《中国作家》1992年第5期之上,原文已难以找到。但在柳建伟的著作《永垂不朽的声音》中,对其内容进行了概述:
1966年8月31日,十六岁的刘晓庆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见到了毛泽东,在26年之后,她回忆道:
“8月31日之后,我对毛泽东的热爱升华了,产生了质的飞跃,我爱他具体了,深刻了,进入骨髓了。”那一刻对我来说,太深刻了,太激动了,太幸福了,那样的感觉在我的生命中到目前只有一次,我相信不仅空前,而且绝后,不会再有了。”
这种感受,在当时的青年中并不少见,可是刘晓庆的想法,显然更复杂。
当我第一次知道男女之间生孩子的秘密时,在恍如五雷轰顶的震动中,我首先想到的是:难道毛主席也这样吗?
随后,她开始了自己的内心独白:
在我的少女时代与青年时代,我最热爱、最崇拜的男性是毛泽东。我把所有纯真的爱情、全部的憧憬和希望都奉献给了他,他是我顶礼膜拜的偶像。毛主席,他拥有我全部的初恋。
1976年,刘晓庆拍完了自己的处女作《南海长城》后,毛泽东去世了,她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
大家都说,1976年是国难年,而我最遗憾、最最遗憾、最最最遗憾的是毛主席没看到我的影片,可惜的是影片已经完成,他已经去了,我这样十分纯情地热爱他,他却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我这样一个人,本来是有可能知道的。
那么,当26年过去后,已经42岁的刘晓庆,想法改变了吗?情感随着事件冷淡下去了吗?似乎并没有,她说:
二十多年来,实际上我是为他而活着……毛泽东在我心目中已成为永恒。
后来,刘晓庆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遗容,刘晓庆写下了自己的一个幻觉:
我看见他站在那里,带着我熟悉的照片上神情,把他那只宽大的手向我伸过来,伸过来……我不由自主地去抓主席的手,像我千遍万遍的梦中一样,可我扑了个空。
在柳建伟看来,这正是刘晓庆多次婚姻爱情不顺的根本原因,他这样评论刘晓庆:
参照刘晓庆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再读出这些叙述的潜台词之后,我们可以先做出一些判断了。刘晓庆对毛泽东的爱,已不是那种属于那个时代的普遍意义上的热爱和敬爱,完全是一种个体间的男女之爱。
刘晓庆见到毛主席时产生的空前绝后的感觉,她分三层加重语气表达出的没有和毛主席认识的深深的遗憾,她重复了千万遍的一个梦,她的这20几年为毛泽东活着的宣言,都说明,毛泽东在哪怕还是少女时的刘晓庆的眼里,早褪尽了任何只属于神祗的光环。毛泽东是一个男人,是一个可以考虑与其共同生活的伟大男人。
……避难之所虽然有千千万万,但得救的地方只有一处,对刘晓庆来说,就是怎样设法从毛泽东的巨大磁场中走出,进入一个自在自为的崭新世界。
姜文
李世民死后,武媚娘被放逐到感业寺,在绝境中,她抓住了最后的机会,勾搭上了唐高宗李治,最终回到宫内,一步步登上权力之路。
刘晓庆与第一任丈夫王立结缘,是在上世纪70年代,当时刘晓庆在成都话剧团工作,想要调去北京,但碍于当时严格的工作调动制度,刘晓庆只能选择“曲线救国”,跟北京某歌剧团的小提琴手王立“谈恋爱”,然后向团里提出到北京结婚的申请。
到了北京后,刘晓庆和王立结婚,结婚的第四天早上,刘晓庆离家出走,时隔一年才回家,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的王立心情如何不得而知,到了1982年,二人正式离婚。
王立成了刘晓庆翻身的工具,一如李治与武媚娘。
1981年,刘晓庆开始追求演员刘国军,1986年,两人结婚,三年后,血气方刚的姜文介入,刘、陈二人离婚。
在刘晓庆和姜文约会时,陈国军又冲了进来,拿出一把小折刀,指着姜文,让他把两人的苟且之事写下来,看着寒气逼人的刀,姜文无奈,只能趴在桌子上,开始交代起两人的经过。
不过就在快写完时,姜文问陈国军:“我能不能加几个字?”
陈国军好奇地问他:“你要加什么字?”
姜文说:“因为我爱她”。
刘晓庆在情史上,传出的最大绯闻就是姜文。
这是否因为,她在姜文身上看到了某种影子呢?毕竟,姜文和她一样,是一生深陷在“毛泽东磁场”中的人。
他们留下的最重要的作品,就是写红卫兵生活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这部电影的原著是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刘晓庆十分欣赏这部戏的题材,鼓励姜文马上开拍,谁知道,电影拍到一半投资人就跑路了。
刘晓庆当时在经商,赔了不少钱。为了这部电影,她把仅剩的存款给了姜文,里面还包括妹妹买米买菜的一万块钱。
《阳光灿烂的日子》上映,一举夺下5000万票房,成为年度票房黑马,拿了6座金马奖杯,姜文被评为最佳导演,并提名“金狮奖”。
和姜文分手后,刘晓庆继续走着与武则天类似的感情道路。
婚内出轨,情人多多。
晚年的武则天,宠幸薛怀义和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而刘晓庆也绯闻不断,甚至声名狼藉。
她偷过税,坐过牢,一直到现在,传出年纪小二十多岁的情人。
这个世界的舆论像一个温度计,有着不公平的道德尺度,对特立独行的人却网开一面,对安分守己的人却格外残酷。
人生
刘晓庆恋爱的不幸,也缔造了她事业上的幸运。
刘晓庆是个敢为天下先的人,在八九十年代,她创造了无数个第一次:
主演内地第一部武打片、第一个和港台导演合作的内地女演员、第一届春晚的女主持人……刘晓庆自己在演讲中说:“早在八九十年代,每一次知道要跟我出去,我的手下马上就把皮鞋换成布鞋,不然肯定被踩烂。”
她一直保持着敬业,“剧本要看14遍,永远不迟到,导演一喊停,词不离口,本不离手”
她的脾性就是敢爱敢做,上世纪80年代,她就传出了风靡大江南北的名言:
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难,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乎其难。
1980年代,刘晓庆凭借《芙蓉镇》夺得金鸡、百花双料影后,加上后来的《原野》《春桃》,创下连续三年夺得百花奖最佳女主角的记录,至今无人能破。
之后,香港导演李翰祥投拍历史剧,与刘晓庆合作,拍摄了《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产生巨大反响。
但也正是在拍摄这两部电影期间,关于刘晓庆私生活的流言蜚语蔓延开来,电影家协会迟迟不批准其入会,这才令刘晓庆发出了“做单身名女人难”的感慨。
过了八十年代的巅峰时期,刘晓庆逐渐淡出演艺生涯,现在的观众比较有印象的,是她后期拍的那部《武则天》,从16岁演到62岁,成为女性题材的顶点。
她在艺术追求上,也锋芒毕露,是当时最难驾驭的女演员。
80年代末,她在电影《红楼梦》中出演王熙凤,技压全场,一出场就变成了中心人物,本来在这一幕,王熙凤是为宝玉出场造气氛的,可刘晓庆一声大笑,把宝玉出场变成了狗尾续貂。
锋芒一露,再也无法收拾,正是她过于强大的气场,毁掉了这部戏骨云集的电影,她硬是把一个配角演成了主角,直接压倒了宝玉和黛玉。这是电影最大的败笔,因为其他人(包括导演)都压不住刘晓庆。
刘晓庆是一个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女演员,也许,她内心深处,有着某种巨大的优越感。
她在进入角色时,时常抱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孤傲,便是演一个收废纸的劳动妇女,也能演出一种野性、侵略的贵气来,比如《春桃》。
也许,正是这种潜意识和无意识的优越感,缔造了她的成功,也缔造了她的悲剧。
时间久了,电影界的大导演小导演们对她视若危途,曾经欣赏过她的观众也逐步离她而去。
毕竟,刘晓庆一直是一个有叛逆气质的演员,正如姜文。
姜文仍然拍着他的历史电影,并在2010年,以一部《让子弹飞》进入殿堂。
在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个年代,柳建伟曾对刘晓庆的人生有一个预言:
因为直到现在,还没有出现这样一个人,能把刘晓庆从毛泽东的巨大磁场中解放出来。姜文能不能做到,只有历史才能评说。
同时,这位八一厂老厂长最大的希望,就是他们两能合拍一部毛泽东的电影,姜文演毛泽东,刘晓庆演江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