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色彩浓烈的电影能在戛纳火到这种程度,怎么想都有点反常。戛纳的观众一向挑剔,他们通常只为那些富有艺术气息的电影献上掌声。而这部片呢?怎么说,至少在乍看之下,这种电影更像是会在票房榜上发光,而不是在戛纳的红毯上赢得掌声。但正是这种反差引发了好奇心,究竟是什么让这部带着好莱坞印记的作品打破了常规呢?
《某种物质》以一种极端和魔幻的方式,讲述了对美貌和青春的疯狂追逐。导演科拉莉·法尔雅的作品一贯独特,这次更是走得有些过了。电影中的主角伊丽莎白,60岁,由黛米·摩尔饰演——是的,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电视女星在年轻时可谓春风得意。她的魅力简直就是她的名片,她的名字甚至刻在了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上。可人们总是喜欢追求新鲜,尤其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所以,当她开始衰老,观众厌倦了她,而娱乐业的资本更是冷酷无情地将注意力转向了新面孔。
接下来,伊丽莎白做了什么呢?她找到了完美物质——一种让她重回青春的药物,但这药可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它的代价大得可怕。药物的作用下,她生出了一个妙龄的分身——苏儿,一个让人迷醉的年轻女孩。她们轮流生活,或者应该说,起初是这样。可是,欲望总是会越滚越大,尤其当苏儿开始享受那种美貌带来的特权和红利,她变得越来越贪婪,最后彻底不愿意还回去她们之间共享的时间。伊丽莎白被迫退居幕后,逐渐被吞噬,甚至变得丑陋怪异,失去原来的形象。
电影的戏剧张力就在这里被推到极致,甚至有些不可思议。伊丽莎白一边被分身榨干,一边却还在死死抓着那丝关于年轻的幻想,甚至宁愿变成那样一团不堪的怪物,也不愿放手。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的内心五味杂陈——人究竟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对美貌的执念可以扭曲到这个地步?
这让我不由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朋友,尤其是那些因为年轻时的美貌而风光一时的人。就像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她年轻时美得惊人,那种走在街上都会被人目光追随的美。可是随着年纪渐长,她的焦虑也日益加深。她开始用更多的精力去对抗皱纹、掉发和下垂的眼角,每一次在镜子里看到的变化都让她惊慌失措。她说,有时候她觉得自己在和时间打仗,但她知道,这是一场注定会输的战争。
在电影里,伊丽莎白的挣扎其实折射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我们被教导要重视外在的美,而这种价值观在女性身上尤为突出。美貌似乎成了一种必须不断维护的资本,可当它开始褪色,那种空虚感和恐惧感就会如潮水般涌来。这不仅仅是电影里的故事,也是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缩影。我们对于青春的迷恋,有时候真的到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地步。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陷在这场美貌的枷锁中。有人选择挣脱它,比如安吉丽娜·朱莉。她在年轻时也是公认的美丽,但她没有仅仅停留在外貌上,而是通过参与慈善、做联合国使节等行动,逐渐塑造出了更立体的自我。而艾玛·沃特森,从哈利波特的小女巫赫敏,到为女权发声的社会活动家,她没有被童星光环束缚,反而找到了更多的方向和使命。她们用自己的方式证明,美貌固然是好东西,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苏儿和伊丽莎白的故事在影片的结尾又迎来了反转——苏儿也无法逃脱对更完美的执念。她想再制造一个比自己更完美的分身,结果却只制造出一个怪物,化作血浆,毫无美感地消失。这个结局带来的震撼,不只是因为画面的冲击力,而是因为那种难以名状的悲哀:我们依赖什么,就会被什么反噬。美貌曾是她们的资本,最终也成了她们的牢笼。
然而,这里有个问题:美貌就一定是枷锁吗?当然不是。它可以是礼物,是一种独特的优势,但绝对不应该成为唯一的价值来源。伊丽莎白的问题在于,她从未学会用其他方式来看待自己,甚至在最落魄的时候也不敢给自己机会去面对那个逐渐衰老的真我。这让我想到,或许这才是很多人失败的根源——我们太害怕变老,太害怕失去外在的光环,却忘了还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性等着我们去发掘。
最后,电影让我想到了一些更加普遍的东西:人们的价值到底该怎么定义?尤其是当外在的东西逐渐流逝,我们还能剩下什么?我不禁想问,如果伊丽莎白当初敢于接受自己衰老的模样,去寻找其他的生活方式,去爱上那个不再年轻但依然丰富的自己,她是不是会得到一种更真实的自由?或许吧,谁知道呢。生活总是充满了未知,就像苏儿一样,她最终也被自己的执念吞噬。也许这个故事并没有那么复杂,它不过是在提醒我们,美貌的确迷人,但它远不足以定义我们整个人生。
说到底,这部电影或许并不是在谴责美貌,而是在提醒我们,别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上面。毕竟,生活本该有很多条路可走。而美丽的外表,只是这其中的一条,不是唯一的那条。你觉得呢,是否也该思考一下,什么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