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谁说演艺圈只有尔虞我诈?
有这么一位演员,在经历了夺走挚友生命、毁掉自己容颜的车祸后,不仅没有选择报复,反而给了肇事者重新开始的机会。
2006年演员胡歌遭遇严重车祸,23岁的助理为救他失去生命,他的脸也缝了上百针。
然而当所有人都在声讨肇事司机小凯时,胡歌却选择了原谅,甚至在对方出狱后重新聘用。
这么大的仇他凭什么能放下?
说起胡歌能有这样的胸襟,咱们得从他的成长经历说起。
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里,1982年出生的胡歌可不是什么富二代。
爸爸是个普普通通的网球教练,妈妈是位平凡的教师,日子过得也就是温饱水平。
但这对父母有个共同点,就是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
说到胡歌的童年,还真是个让父母省心的主儿。
不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而是实打实的"自己家的孩子"就很优秀。
最神奇的是这位日后的影视圈实力派,14岁就在央视露脸了。
要知道那会儿的央视可是全国人民都在看的台啊!
小胡歌为《正大综艺》演唱主题曲《爱的奉献》,这是他演艺事业的第一个小高峰。
但人家可没有飘,反而更加努力愣是考进了上海戏剧学院这个圈内的名校。
在大学里别人都在谈恋爱、打游戏,胡歌却抽空接广告赚钱。
这股拼劲儿没白费,很快就在《仙剑奇侠传》里演了个李逍遥。
这一下可了不得,直接火遍大江南北,收获了一大波死忠粉。
凭着这股势头他还顺利签约了"唐人影视",算是在圈内站稳了脚跟。
那时候的胡歌可真是春风得意,前程似锦啊!
要说这事业能一帆风顺该多好,可老天爷偏偏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命运就是这么奇妙,天塌下来的那一刻,往往就在你最意气风发的时候。
2006年8月29日原本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夜晚。
横店影视城的拍摄工作刚刚结束,胡歌准备连夜赶回上海。
车上除了他还有两个年轻人。
一个是开车的小凯,他可不是普通司机,而是胡歌的铁杆粉丝。
能当上偶像的专职司机,小凯简直乐开了花,对工作那叫一个尽心尽责。
另一个是胡歌的助理张冕,一个还在读研的23岁大男孩。
说起张冕那真是个让人心疼的孩子,家里条件不好他就出来兼职减轻父母负担。
工作中的张冕不仅是助理,更像是胡歌的亲兄弟,两人早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那天晚上看着胡歌拍了一整天戏很疲惫,张冕主动提出和他换座位。
"你去后座躺着休息吧,我来前面坐着。"
这句平常的话却成了张冕对胡歌说的最后一句话。
深夜的高速公路上,路灯明灭交替车流稀少。
疲劳驾驶的小凯,眼皮越来越重意识越来越模糊。
"轰"的一声巨响,瞬间打破了夜的宁静。
等救援人员赶到时,张冕已经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胡歌重伤昏迷右侧脸部血肉模糊。
而坐在驾驶位的小凯,竟然奇迹般地毫发未损。
生命就是这么脆弱,一个小小的疏忽,就能让所有美好瞬间崩塌。
那一刻没人知道这场意外会给这三个年轻人的人生带来怎样天翻地覆的改变。
一场车祸两种命运,三个人生。
胡歌在医院整整昏迷了两天,醒来时的他根本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切。
医生告诉他光是脸部和脖子的伤口就缝了一百多针。
镜子里的脸已经完全变了样,右侧脸部肿得像个馒头。
但最残酷的消息还在后头。
整整五天没人敢告诉他张冕已经离世的事实。
直到那天他无意中听到了医院走廊里的议论声。
那一刻整个世界仿佛在他眼前崩塌。
他一遍遍地责备自己,如果不是张冕要和他换位置,或许躺在冰冷太平间里的就是自己。
可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生命也不能重来。
但胡歌并没有被悲伤击垮,他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张冕的生命。
他开始写一本名叫《幸福的拾荒者》的书,记录下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这本书他坚持用张冕父母的名义发行。
不仅如此他还以张冕的名义,陆续捐建了三十多所希望小学。
这些学校里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刻着张冕的名字。
他更是把张冕的父母当成自己的亲人,默默地照顾着他们。
这一切都在诉说着一个道理:有些人虽然离开了,但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
而胡歌正用自己的方式让张冕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
可能有人会说胡歌已经做得够多了,但他还有一个决定,让所有人都跌破了眼镜。
当肇事司机小凯服完刑出狱时,胡歌不但原谅了他,还重新聘他当了司机。
这个决定一出网上可炸开了锅。
"这不是圣母是什么?"
"这也能原谅?搞不懂!"
"要是换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原谅他!"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胡歌说了一句让所有人沉默的话。
"如果全世界都不原谅他,我要是再不给他机会,他的人生就彻底完了。"
这话听着简单却需要多大的胸怀才能说得出口啊!
说真的原谅一个差点毁了你人生的人,这种事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但胡歌就是这么个人,他懂得用善意去对待伤害过自己的人。
就像他在《琅琊榜》里演的梅长苏说过:"活着,就不能让生命虚度。"
生命的意义不是用仇恨填满自己,而是用爱去治愈伤痛。
这种胸怀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原谅二字。
回到开头的问题:他凭什么原谅小凯?
或许答案就藏在他的选择里:因为善良的心,才是战胜一切的力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原谅不是软弱而是需要更大勇气的选择。
有时候放下仇恨,不是为了原谅别人,而是为了善待自己。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