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哥白岩松:被病痛折磨暴瘦55斤,睡3-4个小时,多次想自杀

内地明星 2 0

文 |盼江南

编辑 |盼江南

谁能想到,那个在荧幕前侃侃而谈、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范的"央视一哥"白岩松,也曾在深夜独自流泪?谁又能料到,这位被誉为"金牌名嘴"的主持人,竟会因为一次口误而陷入自我否定的深渊?生命的光环背后,又藏着怎样的心酸与挣扎?

1968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的一个偏僻小山村,白岩松出生在一个贫寒之家。

那个年代的艰苦,让他从小就明白:想要改变命运,唯有读书这一条路。

家里穷得只能住牛棚,可白岩松的求学梦却从未因此暗淡。

白天帮家里干农活,晚上就着煤油灯苦读。

寒冬腊月,他常常把手伸进热水袋里暖一暖,再继续写作业。

这种坚韧不拔的性格,为他日后的成功埋下了种子。

靠着过人的努力,白岩松成功考入了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

从内蒙古的小山村到北京的高等学府,这一步跨越了千山万水。

1989年,怀揣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他毕业后进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报》。

27岁那年,命运给了白岩松一个转折点:他调入新闻部门,成为中国第一批新闻节目主持人。

这个机会来之不易,可现实远比想象中残酷。

第一次走进演播室,白岩松紧张得手心冒汗。

开机前那一刻,他的声音止不住地颤抖。

"红灯亮起的瞬间,我感觉整个人都不会说话了。

"他后来回忆道。

更糟糕的是,有一次直播中,他竟然因为过度紧张而晕厥!

同事们私下议论:"这小伙子不适合干主持。

"领导也直言不讳:"要不回去做编导?"这些话像一把把利剑,深深刺痛了白岩松的自尊心。

可就是这样的打击,反而激发了他骨子里的倔强。

为了改掉家乡口音,他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发音;为了提高表达能力,他坚持背诵绕口令;为了增加知识储备,他废寝忘食地阅读。

经过不懈努力,白岩松终于等来了人生的转机。

1997年,港澳回归前夕,台里决定让他担任回归直播的主持人。

"这是何等重大的使命!"他激动得整晚睡不着觉,把稿子翻来覆去地背。

回归当晚,他用近乎完美的表现征服了所有人。

从此,白岩松的名字开始被更多人熟知。

到了2008年,他又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又一个高峰:奥运会主持人。

为了不辜负这份重任,他几乎以演播室为家,连喝水的时间都省了。

正当所有人以为白岩松已经站在事业的顶峰时,一场无声的风暴正在他内心酝酿。

奥运会举行完,积压的疲惫一下子爆发。

他开始失眠,每晚只能睡3-4个小时。

头发大把大把地掉,体重急剧下降。

更可怕的是,他开始出现幻觉,总觉得深夜里有黑影在身边游走。

2015年,一次普通的口误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新闻1+1》节目中,他用"死亡"描述两名牺牲的警察,引发轩然大波。

网友的批评声一浪高过一浪,这对完美主义者的他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在这段最黑暗的日子里,妻子朱宏钧成了他最坚强的后盾。

看着丈夫日渐消瘦的身影,她心如刀绞。

为了帮助白岩松走出困境,她买来《曾国藩语录》,陪他一起读,一起讨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朱宏钧常常这样开导他。

渐渐地,白岩松学会了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开始正视那些小过失。

儿子白清扬的出生,给这个家庭注入了新的活力。

看着儿子天真烂漫的笑容,白岩松找回了生活的意义。

在家人的爱护下,他终于走出了抑郁的阴霾。

经历过至暗时刻的白岩松,对生活有了新的认知。

他主动请缨主持关于抑郁症的节目,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去帮助更多和他一样的人。

2023年9月,他以火炬手的身份参与杭州亚运会,向世界展示着一个崭新的自己。

2024年4月,56岁的他主持《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时,眼神中多了一份从容与温和。

白岩松,不再是那个被完美主义折磨的主持人,而是一个懂得与缺憾共处的智者。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上,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爬起来的勇气。

结语:

回望白岩松的人生历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主持人的成长,更是一个普通人如何在逆境中重塑自我的故事。

从内蒙古的牛棚到央视的演播室,从巅峰时刻的光环到抑郁症的折磨,从自我否定到重获新生,每一步都印证着生命的韧性。

或许,正如他常说的那句话:"阳光总在风雨后。

"生命中的伤痛和缺憾,终将成为照亮他人的光芒。

这,就是白岩松带给我们最珍贵的启示。

标签: 央视 白岩松 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