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中国文娱产业的重镇,很多人脱口而出的或许是"北上广深"这几个城市。
这种矛盾现象背后,折射出这片神奇土地的独特民俗文化。
广东,这块海纳百川的宝地,孕育了众多民系文化。
从西起的潮汕人、到东北的客家人,再到环绕珠三角的广府人、雷州人,以及散布各地的海陆丰人,构成了广东丰富多元的人文景观。
说到广东人的审美观,似乎真有些"极端"。
广东人对于穿着打扮向来"粗制滥造",但在餐桌上却极尽挑剔,以至于被冠以"中国第一吃货省"的绰号。
财富理念上更是"一分为二"。一方面广东人在全国彩礼最低、压岁钱最少,却又是交家用"老王者";另一方面,逢年过节广东老人会大方送出"反向压岁钱"。
这种看似"前后不一"的生活态度,实则正是广东各民系多元文化交汇的写照。
舒淇曾调侃道:"我妈常说,广东人就是会穿衣显赘余,吃饭显不足。"
尽管广东在中国电影和音乐圈少有突出人物广东体育健儿在赛场上的卓越表现,备受全球瞩目。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广东代表队摘得10枚金牌,位列中国各省市之冠。
全红婵、陈艺文分获两枚跳水金牌,陈清晨则在羽毛球女双项目上折桂。即便按比例分摊团体项目奖牌,广东的金牌总数也是最多。
面对质疑声音,有网友斩钉截铁:"陈艺文虽然出生在外地,但他们都是在广东这块热土上成长起来的。如果没有广东的教练悉心培养,就没今天的成就。"
广东能够成为体育大省,并非单单靠着个别明星运动员的出色发挥。
这里蓬勃发展的民间体育文化根基,正是这沃土孕育了源源不断的运动员后备军。
无论是舞狮、武术,还是龙舟、英歌舞,在广东都有着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
"过年醒狮、清明拜山、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各种民俗活动我们都积极参与其中,这比在电视上追星热闹多了!"一位广东网友如是说。
除了这些传统项目,在广东乡村,有的地方甚至还保留着"跑陀螺""打陀螺"等古老的社区运动。广东的基层体育氛围,正是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沃土。
可以说,正是广东老百姓扎根基层、热衷民间体育的浓厚情怀,造就了广东体育的强大地位。
相比之下,一向被人诟病的广东娱乐圈,甚至都配不上"圈"这个字眼。
一位广东籍艺人曾这样控诉:"我们出去到处受人夸奖,可回到家乡,当地人却总是对我们的事业不太重视,他们似乎并不把拍戏当成正经职业。"
不过,广东人对娱乐圈的淡漠也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近年来,广东娱乐圈屡陷醉|身丑|闻,比如某明星涉毒被捕、某女星夜会富豪等负面新闻不断扰攘视听。
"我们广东人更看重实在的东西,不太喜欢那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
一位老街坊如是评论,"就算是陈小朋、刘德华这样的老一辈明星,在广东也没几个认识的,更别提现在的流量小鲜肉了。"
社会新闻频道每每只报道娱乐圈的是非风波,而对体育健儿们的付出则常常视而不见。
这也许从侧面反映出,在主流的价值观念中,体育事业更受人尊重和认可。
相较于娱乐圈的"出尽风头"却被人视为"家徒四壁",体育界的健儿们虽然默默无闻,却更被广东人认同和欣赏。
一位广东网友说得好:"娱乐圈那么多是非缺不了我们看,反正现在直播平台多得很。
我们更关心的,是社区里的舞狮队最近怎么练得,明年春节醒狮表演会不会有新变化。"
事实上,很多广东人对于电视上的春晚、追星热潮兴趣缺缺,但对家乡民俗体育活动却热衷有加。
相较于陆续衰落的"赏花灯会",广东沿海一带的"舞龙舞狮"活动至今保持着极高的人气。
"除了舞狮,我们这里每年中秋节都要举办龙舟赛,规模很大很热闹。"
一位潮州网友自豪地说,"很多街坊四邻都会踊跃参与,像是在上演一场场民间'奥运会'。"
如今,体育和民俗文化的融合更是成为广东省政府的工作重点。以农村集体体育节、"全民健身"等体育惠民工程为引领,广东正在积极挖掘和发展全民健身新业态。
"正是因为全民参与的包容氛围,广东体育界才会如此强大。"这位网友骄傲地说,"谁家有矛盾能不解?"
穿着是品,吃嘛是命。广东人对衣食的这种看似矛盾的态度,同样也体现在他们对体育事业和娱乐圈的不同期待上。
作为一个群体文化交汇的热土,广东独特的审美价值观、活动方式,与大众根深蒂固的传统情怀密不可分。
在这里,观赏性的娱乐正在逐渐式微,参与性的体育却越来越受到追捧。
或许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大众文化,铸就了广东体育事业的今日成就。
面对未来,广东的娱乐圈还需走出更长的路,而体育健儿们正扬帆远航,给世人展现这片热土的朝气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