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国民女神的结婚大瓜,笑死我了

韩国明星 15 0

还有不到一周,就是国庆假期了。

鱼友们是不是人在工位,心已飞远?

不知道大家假期怎么安排,是人海中出行还是安静宅家?

或者,还有其他活动需要无奈出席。

像是,参加婚礼。

十一假期历来是婚礼扎堆的时间,各种相关话题也总能再掀讨论。

比如:份子钱。

随不随,随多少,都是学问。

加上如今结婚率连年下降,不婚不育者增多。

对于他们来说,份子钱约等于单身税,极有可能有去无回。

一直吃亏,总不是个事儿。

到了婚礼季,很多人恨不得「假结婚」回本。

最近新出的一部韩剧,女主角还真就这么干了。

随份子随到崩溃,索性找人办了一场假婚礼。

主演申敏儿,清新气质挂的韩国国民女神(《我的女友是九尾狐》《海岸村恰恰恰》《我们的蓝调》)。

导演金正植(《酒鬼都市女人们》豆瓣9.0),编剧金惠英(《浪漫的体质》豆瓣9.1),也都是高分好剧制造者。

癫狂的剧情走向,奇异的爆笑笑点,真实的「假结婚」流程呈现。

看完剧鱼叔甚至怀疑,现实中不会真有人这么疯吧——

《因为不想吃亏》

손해 보기 싫어서

女主角孙海英(申敏儿 饰)是一家教育机构的科长。

年过三十,成熟独立,事业上也敢拼敢干。

不多的烦恼,就是结婚。

倒不是渴望婚姻,而是不结婚在客观上是真吃亏。

首先就是,份子钱有去无回。

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一个又一个步入婚姻。

张张喜帖宛如缴费通知,这些年随出去的份子都够买辆车了。

很多人意识不到,礼金看上去你来我往十分公平。

但实际上,结婚越晚,份子钱给的越多,收益越差。

不久之前,「奉劝晚婚的人不要随便随份子钱」话题还登上热搜。

一是因为,份子钱也是有通胀率的。

五年前随的两百元,五年后即便结婚收回来,购买力也有差别。

何况,还不包括参加婚礼可能产生的住宿、交通、时间成本。

礼金收回之前关系是否还存在,也未可知。

心意不可计算,但算起来是真亏。

年轻一代越来越意识到礼金负担,开启「整顿」 模式。

什么「礼金回收攻略」,什么约定礼金互免。

确实应了那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不为关系所累。

就像作为同事的前男友婚礼,孙海英就推不掉。

公司集体参加,个人缺席日后朝夕相处只会平添口舌。

为了以后清净,只能无奈来吃高价饭。

谁知,这一来更亏了。

孙海英在婚礼上才得知,自己恋爱时全程被小三。

份子钱本就给的不情愿,这下更是越想越气。

孙海英是绝不吃亏的个性,于是直接在婚礼后讨还。

但钱出手容易回来难,对方合情合理地耍无赖:

「礼金会还,不过是等你结婚的时候」

其次,礼金上吃亏,孙海英的工作也被未婚状况影响。

明明业绩名列前茅,却没资格参加升迁考核。

公司晋升机制明里暗里歧视单身女性

认为她们更不稳定,更有机会发展职场恋情,甚至传出丑闻影响公司声誉。

事业感情两头吃瘪,眼看不结婚简直寸步难行。

于是孙海英也像很多人一样,被逼出了假结婚的念头

只要一场婚礼形式,就能一举多得,怎么算都不亏。

平心而论,「假结婚」的桥段不算新鲜。

国产剧《爱的二八定律》讲的也是类似的故事。

杨幂饰演的律师秦施,同样为了晋升机会找人假结婚,只因律所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高级律师岗位要求必须已婚。

可惜,剧中的「假结婚」没什么难度,嘴上说说别人就都信了。

相比之下,这部剧倒是现实许多。

剧中全方位展示了,结一场假婚需要克服的问题细节和难度。

比如,控制预算

既然是冲着回收礼金去的,那婚礼就成了一场需要保证收益的项目。

所有细节,都要考虑成本。

场地和酒席规格追求性价比,道具首选二手,婚纱要租一送一的。

婚戒倒是得买,毕竟孙海英要在公司保持已婚人设。

但也只买女方,新郎都是假的。

最麻烦的,还是内容环节。

像是要制作两人的恋爱发展史视频、安排所有人员的出席、准备好新郎家人不到场的合理说辞......

鱼叔甚至产生了一种「这部剧真的想教会我怎么假结婚」的错觉。

而单就制作恋爱视频这项,笑点直接跟剧情一起癫飞

为了不暴露太多新郎信息导致露馅,孙海英决定一人出镜。

她对着手机假装男友视角,一个人表演各种约会互动项目。

这绝美的精神状态,让路人大开眼界。

爆笑中,也有了一些话题深度。

比如,婚姻到底更多是情感归属,还是经济行为。

剧中,孙海英假结婚就遭到姐妹质疑。

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办婚礼,在礼金和情感上算不算双重欺诈。

不仅葬送之后个人幸福的可能,对到场真心祝贺的亲友家人来说也是残忍的。

但细想一下,现实中所有人都是为爱走入婚姻吗?

迫于家庭与社会压力、为了钱和阶级跃升、甚至仅仅是未婚先孕的意外,很多人糊里糊涂就把婚结了。

还有人闪婚闪离,蜜月还没度完就吵崩了,这些人的婚姻算欺诈吗?

如果真爱结婚只是少数,大家的婚姻都是各有目的。

那单纯为了赚钱结婚,就一定是错的吗?

这个故事走向,让鱼叔联想到了时下不少婚姻经济问题的讨论。

连年下降的结婚率背后,是大家对婚姻算的越来越清楚。

就像女主角的人设一样,不想吃亏。

一边是各平台上,恋爱中的男女花销分配话题越来越热。

另一边,婚姻律师的直播间爆火。

列条件配对的付费婚恋指导、婚前婚后财产问题咨询热度飙升。

婚礼中的一切似乎都能成为数学题,去计算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孙海英的个性,其实也算这类。

她在恋爱中拒绝男友频繁借宿,也会计较日常用品的消耗。

甚至亲密接触,也要在意双方享受上的公平。

之所以算得这么清楚,首先确实因为个人情感的匮乏。

孙海英虽然是独生女,但母亲因善心常年接收寄养儿童。

这些孩子经历特殊,父母的注意力和关爱自然被分散。

海英其实并未享受到足够的家庭温暖。

她小心守护着自己的一切,力求合理的小小公平,让它们不会像妈妈一样被抢走。

情感里的清楚计算,是爱无能或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现之一。

所以,当前男友表现出对于孙海英家世的计较。

她本就不多的安全感迅速亮红灯,果断分手不留余地。

自己不吃亏,也不让别人吃亏。

放在大环境下,经济下行造成的生存危机和群体性的安全感缺失,也导致人人多方面匮乏。

所有人都想守住自己为数不多拥有的东西。

这与爱情和婚姻所需要的包容与付出截然相反。

导致速食、短择、甚至不恋爱成为常态,婚姻也越来越难温情脉脉。

其次,也是因为女性群体观念的更新。

说白了,就是当下女性更聪明了,也更敢于计较。

在两性关系里,男女关于婚姻甚至人生,普遍接收的是两套教育。

一个是包容奉献不计回报,一个是争名夺权出人头地。

一个主打不要计较,一个瞄准效率化地计算。

「爱」所代表的情感部分在两性意识中的占比是不同的。

两套驯化方向的分野,让我想到《始于极限》中关于两性在恋爱中相处模式不同的归因。

并不绝对,但十分普遍:

「一方是通过少女漫画学习恋爱的女人,另一方则是通过AV学习性的男人,这样两个人要在不同的语境下『分享』同一个空间,想方设法将对方拽进自己的语境,这未免也太强人所难了」

而随着女性意识的提升,意识到这点的女性越来越多,改变也随之而来。

女性不再哑忍,开始正视长久以来向无爱甚至缺爱群体讨要情感的失败结果,转而投向自我关爱。

这让「爱自己」「重新把自己养一遍」等话题兴起。

与此同时,也掀起对「恋爱脑」的批判。

另一侧面表现,是部分男性恐慌于既得利益的消失,以及转嫁个人生存焦虑,引发对女性「捞女」「物质」的控诉。

此外,还有大众对「公平」问题的敏感度提升。

像孙海英之所以选择假结婚,就是因为意识到整个社会环境对不结婚的人,尤其是女人,苛刻得多。

私生活揣测不断,上升通道更窄。

很多假期、福利政策、奖励补助都只对结婚的人开放。

算下来,单身的人工作更多、休息更少、收益却更小。

说白了,鼓励婚育的侧面是经不住细算的单身歧视。

所以,即便这是一部轻喜剧,却无意间揭示出一些难以轻盈的现实问题:

那就是,如今真正的「不吃亏」大多是无奈的挣扎,和徒劳的自卫。

连女主角的假结婚,也更像变相催婚的手段,和难以实现的幻梦。

有趣的是,即便对这一切不公与变化有所察觉。

现实中不婚话题依然火热,婚姻的样貌也在悄悄发生改变。

如果这是「不想吃亏」的大家默契的共识选择。

那么,所谓的「亏」是否应该「消失」,大概也到了需要思考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