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视“国脸”到英年早逝,25年零失误的罗京,为何值得我们留恋

内地明星 7 0

2009年的夏天一则噩耗让全国观众泪目:央视金牌主播罗京因病离世。

这位曾与赵忠祥、宋世雄并称"播音界三座丰碑"的实力派主持人,就这样悄然离开了他深爱的播音台。

25年零失误的播音生涯,无数个七点整准时出现在千家万户的电视屏幕前,他用专业和坚持诠释着什么是"国脸"的担当。

48岁职业生涯的黄金年龄,却成了永恒定格的记忆。

这个舞台怎么少了你?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很难

为什么在你最好的年华,偏偏选择了离开?

说到罗京的故事,不得不提他和播音事业的这段"乌龙缘分"。

要不是命运大神开的这个玩笑,也许我们真就见不到后来那个稳重儒雅的"国民主播"了。

谁能想到这位举手投足都透着专业范儿的主持人,竟然是个"半路出家"的选手。

1961年罗京出生在北京,虽说父母都是地道的四川人,但这位"京漂二代"可是正儿八经的"老北京"。

性格内向的他在少年时期连站在讲台上都脸红,更别提想象自己有朝一日会站在万众瞩目的新闻播音台前了。

有时候人生最美好的际遇往往来自一个不经意的转身。

就在罗京浑浑噩噩不知道未来该干啥的时候,他的同学找到他,说要去考北京广播学院,想让他一块儿去"打个酱油"。

抱着"陪考"的心态,罗京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参加了考试。

谁知这一考直接开启了他人生的另一扇大门。

班里30号人大部分都是新闻圈混迹多年的老油条,就罗京这样的"小白"只有8个。

但就是这个"门外汉",不仅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还因为性格稳重、做事靠谱被大家一致推选为班长。

这下可好陪考的成了学霸,真来考试的同学反倒落选了,这剧情反转得够意思。

在学校里罗京就像块海绵一样,疯狂吸收着专业知识,努力程度简直让人惊叹。

他的表现很快引起了央视和上海电视台的关注,而最后22岁的他被央视选中了。

要知道那可是上世纪80年代初啊,能这么年轻就进央视,放在今天也得算是"天选之子"了。

命运的安排总是这么妙不可言,一个不经意的选择,却让一个内向的北京男孩成为了后来万众瞩目的央视主播。

但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罗京没有被这份来之不易的机遇冲昏头脑,反而越发低调务实。

在工作中他一板一眼、认真严谨的态度,为他日后成为《新闻联播》的顶梁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最初的"打酱油"心态,到后来的专业态度,罗京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你足够努力,命运之神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从初入央视的青涩小伙,到后来的台柱子,罗京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要说这位主播界的"扛把子"有多牛,光是这个数据就够震撼的:整整25年,居然做到了零失误!

作为央视的"门面担当",他几乎没给自己留过喘息的机会。

每一条新闻稿件,他都要提前研究好几遍,生怕一个停顿、一个语气有丝毫偏差。

有时候遇到突发新闻,他能在几分钟内快速消化内容,然后镇定自若地出现在镜头前。

这种专业素养真的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少人都说罗京是个"完美主义者",但其实他只是对工作有着极强的责任心。

他常说:"每天七点钟,全国观众都在等着看新闻,我们怎么能让他们失望呢?"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一个噩耗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

医生告诉他他得了淋巴癌。

换做是普通人估计早就躺平等死了。

但是罗京却说了一句让所有人都震惊的话:"我还能坚持,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不能没有我。"

当时正是奥运会前期,作为央视的金牌主播,他深知这个时候退出意味着什么。

带着病痛他依然每天准时出现在播音台前,声音依然那么沉稳有力。

没人知道他在镜头后经历着怎样的痛苦,但每当红灯亮起,他又是那个"零失误"的罗京。

这种敬业精神说他是"主播界的标杆"一点都不为过。

甚至有同事偷偷说:"老罗啊,都生病了就好好休息吧。"

但他总是笑着摇头:"责任所在,岂能轻易放弃?"

直到完成了所有奥运报道工作,他才开始全身心地投入治疗。

这种对职业的执着,对责任的坚守真的让人感动得想哭。

说他是"拼命三郎"一点都不过分,但正是这种拼命,才成就了一个让人永远难忘的罗京。

在聚光灯之外罗京还有另一个温暖的身份:一个顾家的好男人。

说起他和妻子刘继红的故事,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校园爱情"。

他们相识于北京广播学院,那时的刘继红大概想不到,眼前这个内向的同学会成为自己一生的依靠。

要说刘继红有多爱罗京,光是这件事就让人感动:为了能顺利见家长,她这个从没进过厨房的姑娘,硬是在短短几天内学会了三道菜。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一个女孩子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就为了给未来公婆留个好印象,这份用心谁看了不动容?

1988年两人终于修成正果,从校园里的甜蜜情侣变成了恩爱夫妻。

婚后的刘继红把家务活都包了,就为了让罗京能安心工作。

每天晚上不管多晚,家里总有一盏灯为罗京亮着。

就连沙发上都常常放着一杯热茶,等着他下班回家暖暖心。

这日子过得说是琴瑟和鸣一点都不为过。

但再恩爱的夫妻也有拌嘴的时候,罗京夫妇的相处之道特别接地气:吵架不能过夜,女的不能睡沙发。

有一次两人因为小事吵架,刘继红气得在客厅沙发上睡着了。

半夜醒来时发现身上多了条毯子,罗京正轻声说:"你可以生我的气,但不能这样委屈自己。"

这种细节真的是甜到让人起鸡皮疙瘩。

34岁那年儿子罗疏桐的降生,给这个幸福的小家又添了一份欢乐。

从此每天晚上七点,电视机前总会多出一个小观众,专门看着爸爸播新闻。

罗京经常跟同事说:"回家的路上,想到有人在等我,再累也是甜的。"

这样的日子本应该一直甜蜜下去,可惜老天爷没给够时间,21年的婚姻戛然而止在了2009年。

2009年6月当噩耗传来的那一刻,整个央视都安静了。

在八宝山的送别现场,几乎所有认识罗京的人都红了眼眶。

央视台长焦利还有李瑞英、赵忠祥、白岩松、董卿、周涛、李咏、崔永元等好多主持人,都来为这位老朋友送行。

那一天所有人都穿着黑色的衣服,神情格外肃穆。

罗京的墓碑设计得特别有意思:一支话筒,一个"口"字形的石碑,就这么简单却意味深长。

这不就是他一辈子最爱的事业写照吗?

每天都有人来看他,就像生前一样他的铜像总是擦得锃亮。

这种自发的怀念,大概就是一个人最好的"身后事"了。

时光飞逝转眼间罗京离开我们已经十多个年头。

但每年中国的广播电视界仍会举行追思会,大家说起他时依然满是敬意。

有人说罗京是新闻主播界的一座丰碑。

我倒觉得他更像是一盏永远不会熄灭的灯。

他用25年的坚守,为我们诠释了什么叫"敬业"。

他用无数个日夜的付出,告诉我们什么是"专业"。

从"陪考"到"国脸",从默默无闻到万众瞩目,罗京用自己的人生告诉我们:平凡的岗位也能绽放不平凡的光芒。

如今的《新闻联播》演播室里,那个熟悉的身影虽然再也看不到了。

但每当晚上七点的钟声响起,似乎还能听到他那标志性的开场白:"观众朋友们,晚上好!"

这大概就是一个好主播的宿命:即使离开了,声音依然留在人们心里。

罗京走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这不就是最好的告慰吗?这不正是他值得我们永远留恋的原因吗?

因为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他们的离开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永恒的开始。

标签: 央视 罗京 国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