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文学与影视“联姻”,共探特色影视作品孵化路

内地明星 8 0

从静心赏读的文学作品,到多元形式呈现的影像艺术,需要跨越多少沟壑?日前,一场集合了青岛市专业作家与影视行业资深从业者的座谈会给出了更多的可能性——青岛市专业作家文学作品影视转化工作座谈会由青岛市文联指导,青岛市作家协会、青岛市影视艺术家协会主办,青岛海发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旨在从青岛本土出发,探索文学与影视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

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已成为影视制作的重要潮流和方式,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成为影视剧改编的富矿,此前播出的《我的阿勒泰》改编自作家李娟的散文、王家卫打造的剧版《繁花》则来自作家金宇澄的同名小说、电影《河边的错误》源于余华同名小说……这些小说通过优秀编剧和导演之手抓住内核,都改编成了具有厚重质感且具有观赏性的影视作品,引发了全民追剧的热潮和重回阅读的“文学热”。同样,青岛本土的文学创作也在通过更为多元的呈现方式为人所熟悉,比如余耕的都市荒诞喜剧小说《如果没有明天》曾获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网剧《我是余欢水》成为现象级短剧,同名话剧仍在全国多个剧院持续巡演;青岛作家连谏的作品《门第》不仅改编成为现象级的电视剧,风靡大江南北,据此改编的同名话剧也即将于11月16日迎来全国首演……据青岛市作家协会主席铁流介绍,青岛本土的文学创作与城市共同成长、互动共生,涌现了一批深刻观照现实生活、集中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学精品,也催生了一批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优秀影视作品。

“此次座谈会吹响了集结号,让更多具有影视化改编潜质的优秀文学作品‘亮家底’,为此,我们特意印制了部分作家‘待字闺中’的优秀文本简介分发给座谈会上的每一位影视专家,期待他们的关注,挖掘本土文学更多的潜能和空间。”铁流表示,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推动很有意义,现在相当数量的影视剧都是由文学转化而来,“就文学创作的特点来说,作家在创作一部作品的时候,必然经过了长时间的扎根、深入生活,也为影视剧的创作和改编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现在来做这件事情,不仅是一个潮流,更是一个持久的趋势。”

座谈会上,铁流与青岛市影视艺术家协会主席于涌分别介绍了当前形势下推动作品影视转化工作的情况、面临的问题。与会作家与影视协会成员从法律制度、版权保护、作品内容、出版发行、影视与文学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出精品、拓主题,以文学驱动影视、以影视赋能文学,推动文学出版与影视化的互动与转化,促进文学与影视艺术深度融合。

专家们认为,文学作品的改编不应是故事重现,更非“照猫画虎”,最终需要完成的是一次艺术重构,在保持原著内核的同时,满足影视表现的需求,这就需要厘清“内核”,“改编创作的前提是在相关文学作品中有所感触,这样才有可能汲取到对其创作最有价值、最有营养的部分,既可能是某种文学作品呈现的价值观、主题层面的东西,也可能是独特的世界观设定,或者是某种故事情节的精彩设计,特定的精彩人物或者人物关系的设计,甚至有可能是令人震撼的细节呈现。”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印记”作品的孵化也是双方探讨的重点,青岛已经是天然摄影棚,也期待着更多有青岛灵魂的影视作品在这座“摄影棚”拍摄出来。正如铁流所言,青岛作家的作品中带有相当多的青岛元素,而很多青岛作家的作品都具有改编影视作品充沛的元素。作家阿占的中篇小说《后海》,此前入围首届“中子星·小说月报影视价值改编潜力榜”,“我写作时一直是人、海、城三位一体的小说风景。”她期待影视界把目光更多投向青岛作家的作品,给予青岛作品更多孵化的机会,“拍摄出呈现青岛气质、地缘更妥帖的作品。”作家艾玛认为,经典文学作品一直都在被翻拍,严肃文学影视化改编也很受欢迎,像东北作家双雪涛、班宇作品的影视化在当下都非常成功,使得东北的地域符号成为影视创作的富矿,“同样也期待青岛作家和影视公司能碰撞出火花,相信青岛本土作家能进一步占领影视高地。”

标签: 影视 青岛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