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听到刘德华演唱《一起走过的日子》时,非常喜欢。认为他的歌声很不错,甚至比他演戏的印象还要好很多。然而,听了《似水流年》之后,所有好印象都被一扫而空。
没有歌手能在所有歌曲中都表现出色,唱功固然重要,选歌也同样关键。刘德华演唱《一起走过的日子》时展现了非凡的魅力,无人可及,但在翻唱《吻别》、《明星》和《似水流年》时却未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相反,张学友的大部分歌曲都非常动听,然而他尝试翻唱《一起走过的日子》时却不尽人意。
尽管有人批评张学友唱歌过于做作、无病呻吟,但这并不完全符合事实。他在表达某些歌曲时可能稍显用力过猛;不过总体而言,仍然可以接受。而当刘德华尝试演绎一些需要深情投入的歌曲时,他的表现显得生硬且刻意,给人一种不自然的感觉,让人难以接受。
唱功与文笔相似,是一个主观且难以量化的概念。有些人认为技巧高超即为有唱功,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能够传达情感才是关键,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存在。正如“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在艺术领域内确定绝对的优劣是非常困难的。有人尝试将唱歌简化为声带运动,并试图用体育的方式来评价它。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位歌手可以完美演绎所有类型的歌曲。所谓的美妙之声,往往是一个具备良好唱功的歌手遇到了适合其声音特点的作品时所产生的结果。
在1991年之前,张学友是典型的香港歌手,他的演唱技巧与刘德华颇为相似,甚至颤音的使用都几乎一致,毕竟他们都是在许冠杰、罗文和关正杰的歌声中成长起来的。
当时的张学友演绎顾嘉辉的作品时,也展现出浓厚的古典风味,可以说那时的他与刘德华风格相近。然而,在1991年的华东水灾义演上,当他与庾澄庆同台演出时,却被对方以高音压制,多次出现了破音的情况。
幸运的是,黎明的表现更为糟糕,媒体将其描述为走音而非破音,使得“走音天王”的标签从此伴随着黎明。这次事件转移了公众的视线,让张学友得以保全声誉,但这对他来说仍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从那时起,张学友开始探索新的发声方式,尽管他原本是一位中音歌手,但自1992年起便尝试拓展自己的音域至高音区,并加快颤音频率,使得声音变得更加明亮而富有穿透力。
到了90年代中期,张学友赴美深造后回国,其演唱风格变得更加国际化,咬字清晰且具有现代感;除了保留压嗓这一传统技法外,其他方面都逐渐向国际标准靠拢,比如演唱会舞台设计也由四面台改为三面台,更接近欧美流行趋势。
然而,这样的转变也带来了一些遗憾——当再次演唱如《上海滩》这样充满港式情怀的经典之作时,由于采用了过于现代化的唱腔,反而失去了那份质朴自然的味道。
相比之下,刘德华则坚持使用传统的发声技术直至今日,虽然无法像张学友那样驾驭国际化的英文歌曲或爵士乐,但在演绎许冠杰、顾嘉辉等人的作品时却能够超越对手。
这正说明了一点:在追求进步的同时可能会失去原有的特色,因此如今再听张学友演唱《大地恩情》等老歌时,总给人一种不太协调的感觉。
刘德华、黎明和郭富城,这三位都是以偶像的身份出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发布音乐作品,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外貌优势——"颜优则唱"。相比之下,张学友的出道之路与众不同,他是凭借歌唱比赛中展示的天赋及不懈的努力,才成为了歌手,随后涉足影视圈,并最终成为四大天王之一。
设想一下,如果张学友的唱功和其他三人相当,他可能就无法推出自己的专辑,而只能依靠演技参与电影拍摄,他的职业上限可能与张家辉相似。同样地,如果其他三位的颜值跟张学友差不多,他们也不太可能出唱片。比如郭富城可能会走上陈小春的道路;刘德华或许会因为坚韧不拔的性格在TVB长期担任配角;黎明甚至可能根本无法进入演艺圈。
虽然刘德华的一些歌曲在情感表达上比张学友更胜一筹,这也是除了作为天王的人气之外,他还能吸引一部分歌迷的原因。
然而,有时过于刻意追求深情反而显得造作,这是因为技术和能力不足以支撑其情感的表现力。对于很多人来说,一听之下就能感觉到与张学友之间的差距。
因此,从纯技术的角度看,刘德华与张学友之间确实存在明显的差距。但是作为一个歌手,两者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初听起来那么大。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