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访谈都是一个自我审视的过程
六年前,女性访谈节目《不止于她》第一季播出时,主持人王奕芝遭到了网友的质疑。
“采访深度不够,什么都没问出来。”“主持人看人下菜碟。”甚至有人直接让她“好好回家做阔太太吧”,只因她的丈夫是蔚来创始人李斌。
时至今日,回看这些外界的评价,王奕芝觉得完全可以理解,“所有人都有资格嘲笑主持人。”在她看来,主持人这个角色不免遇到争议,自己也在批评声中进行反思。
“节目的价值和嘉宾的真实表达,才是最重要的。”王奕芝表示,自己作为主持人,更多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整个访谈就算把她的部分去掉,也应该是自洽且完整的。“如果我说的一些‘傻话’能够激发引导受访者说出更深层次的故事,那我被大家认为说了‘傻话’也是值得的。”
眼下,《不止于她》第三季正在热播,王奕芝走进了张蔷、周雨彤、郭柯宇、阿雅、痞幼、马丽的日常生活,将女性议题坦然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一路的探访与对话中,王奕芝也发生着变化。
丢掉预判
提及做新闻和做访谈最大的区别,王奕芝说,“过去是‘对事不对人’,现在是‘对人不对事’。”
央视记者出身的她,习惯对新闻有一个是非曲直的预判,并在采访中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然而,转型做访谈节目后,她发现自己对嘉宾的预判不准了,曾经作为新闻人的原则,也需要转变。
在和郭柯宇聊天时,王奕芝让她在朋友、爱人、父母、孩子、自己中选择对自己而言最不重要的对象。郭柯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爱人”,其次就是“自己”,这让王奕芝感到很意外。“为什么不能是自己呢?”郭柯宇反问道,她想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只为自己活。
“人物是不应该有预判断的。”王奕芝坦言,做人物访谈要把新闻人的正义感、使命感都先放到一边,要逐渐学会“对人不对事”,更多的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看她们经历的那些故事。
每种预判的背后都暗含着一个标签,它遮蔽了公众女性真实的一面。王奕芝希望看到的,是大家都能卸下防备坦诚相待,以最自然真诚的状态表达自我。
90后演员周雨彤过去给人的印象是“松弛”,但在《不止于她》中,周雨彤却表示,紧绷感、松弛感都只是一种当下的状态而已,自己其实是个非常脆弱的人。
当王奕芝问起她是否因为过于坦诚而受到伤害时,周雨彤回答,“在你把真心交付给别人的时候,你也同样交付了他摧毁你真心的权利。我就偏要试试把我的脆弱、不堪、美好、温暖都给你的时候,你会做出什么回应。”
她似乎在对标签和争议作答复,但又用一种平常心接纳了它们。王奕芝也发现,去预判嘉宾会怎么回答、是否想撕掉身上的标签,的确没有意义。因为她们远不止你看到的、预想的那样,每一个人都是鲜活而立体的存在。
后面几期节目中,能感受到王奕芝的心态更加平和了。她去到阿雅工作的地方,两人从工作聊到家人。当阿雅说起她对《锉冰进行曲》从到排斥到接受再到感谢的一段心路历程时,王奕芝感同身受,因为她也曾有一段与“蔚来老板娘”标签抗争、和解的经历。她和阿雅见面的次数虽不多,但是共同的体验让彼此惺惺相惜。
对于王奕芝来说,每一次访谈也是一个自我审视的过程,她既是“寻她者”也是“她”本身。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她要做的就是放下是非曲直的判断,以真诚平和的相处之道,走进嘉宾的内心世界。在生活细节的铺陈中,观众才明白光环之外的明星,也只不过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何以成就今天的她
王奕芝曾采访过各国政要、商界精英、贫困农民工等不同群体。但在所有的人物叙事中,她最想说的还是女性。
这大概和她的个人经历有关。王奕芝的人生轨迹经历过多次转变,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到香港打拼,进入央视工作7年后离职……现在的她是一名主持人,也是一位创业者,还是三位孩子的母亲。
多重身份的叠加,让她清楚地知道这个时代的女性在不同角色转换时,所面临的抉择与挑战。她与嘉宾对谈的话题,不仅是关于事业、婚姻、家庭的思考,也是关于“什么让她成为今天的她”。
第二期节目中,周雨彤聊到自己在人生选择中进退为难之时,总会想起陈国富导演对她说的一句话,“如果你面前有一个悬崖,不要害怕受伤,勇敢地跳下去,它不会让你摔死,可能会把你摔疼。”这份奋不顾身要做成一件事情的决心,深深触动了王奕芝,回过神来,自己已然落泪。
在外界看来人生一帆风顺的王奕芝也有过“纵身一跃”的瞬间。大学毕业后,她毅然拒绝知名企业的橄榄枝,选择去港大求学。可当她从港大毕业后,多家头部媒体都没有将她招致麾下。王奕芝经历了一段人生低谷,但挫折并没有将她打败,经过不懈的努力,她争取到了在香港有线电视台工作的机会。
之后的日子里,她跟着前辈扛着机器和脚架跑了很多地方,去过火灾现场,报道过立法提案。回想起那段在历练中成长的时光,王奕芝说,“那一年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想要做一名新闻主持人。”
经历过人生转折的王奕芝明白,女性的力量远不止于外界所能看到的成就上,它是一种源自内心、独特且强大的能量,而她只是众多为梦想不懈奋斗的女性中的一员,还有更多女性身上的光芒值得被看到。
张蔷是80年代的“迪斯科女王”,21岁那年她结婚隐退,20年后她再度华丽回归。在乐坛经历沉浮,数进数退,但她说,“我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对音乐,我很忠诚,所以音乐也不会离开我。”
聊到婚姻,张蔷说,“最重要他不动手打你,这就是一个好的婚姻。”王奕芝很诧异,一向洒脱不羁的张蔷,竟然对伴侣的要求这么低,但这句话也将女性在婚姻中的境遇推向了公众讨论的空间。
有讨论才能有推动。正如王奕芝发起这档栏目时所思考的,“既然没有办法改变历史的进程,有没有可能影响每一个人生活当中的一些细小的决定,给遇到阻力和困惑的人,带去一点启发。”
年龄焦虑、容貌焦虑、家庭与事业的平衡,这些社会议题都在《不止于她》中得到探讨。
周雨彤的在30岁来临前,用跳伞的方式跟过去的恐惧说再见;洒脱的张蔷也有容貌焦虑,做坏了眼袋之后开始不停地买墨镜;郭柯宇承认自己也会打孩子,但也表示“如果这巴掌打得没有意义,那就不要打”;阿雅认为最重要的是家人和爱,但是花最多时间的竟然是工作,这让她陷入烦恼……
王奕芝说,生了女儿之后,她常常在想,要带给她一个怎样的世界?带去什么独属于女性的启发?在《不止于她》展现的世界里,独立女性有一万种样貌。她们来自社会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社会符号,她们可以选择结婚,或者离婚,可以理性,也会焦虑,她们始终有付出、选择、爱人、拼搏、思考的能力。“何以成就她”的故事可能会戳中你的痛处,但也会让你成长。
给大众带去更多启发
30年前,央视的一档女性访谈节目《半边天》以最质朴的女性视角给社会注入了一股性别意识启蒙的力量。随着社会变化,女性的焦点议题也在更替,但深度访谈内容似乎已经很难抓住我们的注意力。
“有很多人诟病,说访谈这个形式太老套了。现在还会有人愿意去看访谈节目吗?”王奕芝也曾有过顾虑。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短平快、娱乐化的内容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正因如此,我们反而需要那些既有社会价值又有温度的故事,同时,也期望能够看到更为新颖的形式。
2018年,王奕芝与腾讯新闻共同发起《不止于她》的项目时,就特别强调了“纪实”二字。她们认为“纪实”拥有不一样的角度和力量,是一种兼具新闻价值与社会情怀的表达。
在《不止于她》的镜头中,主持人跟随嘉宾去她常光顾的面馆、喜欢的花店,还有小时候玩耍的街道,在她们的真实生活中让关于女性力量的探讨走向深度化,与时代的思潮同频共振,为更多在人生选择中遇到困惑的人带去启发和治愈。
作为资讯平台,腾讯新闻一直致力于在访谈、纪录片领域生产有人文价值的内容。与此同时,借助平台的资源和影响力,将有深度内容辐射到广大的人群,向公众输出精神养分,引发社会对女性议题的共鸣与反思。
王奕芝则在整个项目中承担起了监制的角色。无论是嘉宾的选择、内容方向的把控,还是后期剪辑,她都亲身参与。王奕芝表示,节目从筹备到拍摄的周期很长,每位嘉宾都至少包含2个不同的生活场景。比如第一季对晚晚的跟踪拍摄就长达半年,她去日本和新疆时摄制组也一路前往,就是希望能够把她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
在社交平台上,许多人表达了自己对《不止于她》的感悟,从中可以看到新时代女性的力量对普通人的鼓舞。
曾有观众给王奕芝留言,分享婚姻中的困境与抉择,这份信任让她深切感受到《不止于她》所做的每一分努力,都在时代的思潮中激起水花。
《不止于她》还在继续,谈及未来的目标,王奕芝说,“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我想把更多的女性故事讲给观众、讲给这个时代听。”
作者:肖皖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