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节上,以黑马姿态入围藏龙单元的纪录长片《女人世界》,终于要在11月5日正式上映了。
对这部电影有所关注的朋友一定很难相信,引发了如此热议和好评的作品,竟出自一个完全的“行外人”之手——导演杨圆圆此前并无电影拍摄经验,在2018年的一项关于美国演艺界华人女性的调研中,她意外地对唐人街上一群年逾七旬的舞者“一见钟情”,并花费6年时间记录她们的故事,完成了她的首部纪录长片。
历史上的唐人街,因其东方与西方混杂、历史和现实交织的属性,成为一个神秘而独特的文化符号:在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视角中,唐人街代表着神秘、不可深入、难以理解;在电影《喜福会》中,唐人街又是中西文化、理念不断交锋又和解的前沿。人们折服于唐人街因多元而深厚的魅力,却很少有人知道,那些成长于唐人街的人们,经历了怎样的生活轨迹,又有着怎样的情感状态。
而这一次,杨圆圆将镜头对准了92岁的华裔舞者柯比和她的伙伴们,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手法,为我们揭开了上世纪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的朦胧面纱。
一件件杂糅着粤剧风情、粤剧风情、摩洛哥风格、美国牛仔风格的戏服如同一扇扇窗口,带领我们直面唐人街舞者们的内心世界,见证她们如何以旺盛的生命力和对美的纯粹追求,在西方主流文化与东方文化根脉的夹缝中奋力生长,发展出令人既熟悉又新奇、东西交融又自成一体的“唐人街美学”。
在电影上映之际,DECO和杨圆圆在上海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谈。让我们共同走进令人沉醉的《女人世界》,领略那跨越近一个世纪的曼妙舞姿与迷人风采。
在上世纪的旧金山,美国唐人街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中华美学在海外绽放异彩的独特舞台。电影《女人世界》记录了一位92岁仍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传奇女性——柯比,她的生命轨迹是个人梦想的坚持,更是那个遥远年代,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创新、融合的鲜活见证。
柯比是一位生于美国、长于华人家庭的舞者。她自幼便浸润在多元文化的交汇之中。柯比的父母,作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早期移民,只能用粤剧这一传统文化纽带维系着对故土的深情。
生长于异域的柯比不谙粤剧,但依然能敏锐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自此,舞台与华服便和柯比的生命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在柯比的理想中,她要做的不仅仅是舞者,更是舞台之上美的创造者和掌控者。在首次登台后不久,她便开始自己设计戏服,第一套舞蹈服融合了粤剧风情与摩洛哥元素,是她和母亲共同制作而成的。
此后,柯比开始尽情在戏服上挥洒她的创造力。她巧妙地将中式小立领、日式和服、韩式元素乃至越南、摩洛哥风情融入设计之中,杂糅多元却又和谐一体。
在服装的廓形上,柯比不拘一格,既有宽松飘逸的长袍,展现东方女性的温婉与柔美;也有修身剪裁的小立领旗袍,勾勒出曼妙的身姿。色彩运用上,她大胆而细腻,将中国传统色彩中的红、黄、蓝等鲜艳明亮色彩;也不乏莫兰迪色系的温柔与雅致,展现东方美学的含蓄与内敛。
面料选择上,她在印度面料店精挑细选,丝绸的顺滑、棉麻的质朴、甚至是带有异域风情的特殊材质,都被她巧妙地运用在服装设计中。
尽管如今的柯比已九十岁高龄,但当拿起针线制作服装时,她便会迅速沉浸其中,那种极致的专注和沉静令人恍惚,仿佛时光的流逝丝毫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印记。每一针每一线,对她而言都是对美的极致追求,她甚至忘却了身旁对准自己的摄影机,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与外界的喧嚣。那些细腻的布料、五彩斑斓的丝线,在她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婚后,柯比自然而然地担任起了爱人史蒂芬的造型师,她总和史蒂芬去同一家印度纱丽店买布料,然后亲自制作,更新史蒂芬的衣橱。
柯比与伴侣史蒂芬的情侣装设计,更是将这种美学理念延伸至日常生活中。出门旅行时,柯比总带着一个包包,打开大包,里面有一个小包,打开小包,里面是衬衫、外套、裤子、和帽子等等,能够集齐六件套。夫妻间的默契与爱意,在这些服饰的细微之处缓缓流淌着。而史蒂芬则犹如柯比的档案管理员,柯比毕生积攒的舞者照片让他深深着迷,也成为了他的重要创作源泉。
在《女人世界》这部电影的幕后制作中,杨圆圆导演及其团队编织了一个跨越时空的美学叙事。这部电影记录了一段关于华人移民编织梦想的故事,也通过档案资料、口述历史与动画等素材,共同描摹了对多元文化交融、历史记忆重现以及美学创新的深刻探索。
影片的字幕与字体设计,是导演团队精心策划的一部分。他们特别邀请了设计师何翩翩与麦石工作室,这两位艺术家深谙汉字之美,将海外华人的书写情感融入了其中。
影片标题“女人世界”四字,在工整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花哨,仿佛是在模仿那些在海外努力书写中文、力求完美又难掩乡愁的华人字迹,加上绚烂的色彩,这种设计增强了文字的情感表达力,也让观众在第一眼便能感受到影片的文化底蕴和独特氛围。
此外,团队还参与设计了圆圆策划的书籍《她乡舞曲》,这本书包含了长片和五个短片相关的文字、写作、口述和档案,书籍的封面设计同样采用了与字幕相似的风格,既保留了传统中文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的元素。
在场景的光影与色彩设计上,导演团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尝试。在每一场戏中,团队或保具有特色的自然光线、或根据场景精心布置灯光与色彩,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舞台感”。
特别是柯比与史蒂芬家中的那场舞厅效果灯光戏,蓝色的光晕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同时,导演团队还借鉴了史蒂芬的拼贴画风格,同时,导演团队也参考了史蒂芬独特的拼贴画风格,把颜色鲜艳、构图奇特的艺术感加到电影的拼贴效果里。当观众看电影时,将同时领悟电影视效和拼贴插画的双重美学魅力。
动画设计方面,团队与宫煜伟(Strongman / SM))这位超级鬼才画家展开了深度合作。宫煜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术,为影片创作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动画片段。
他巧妙地从唐人街的老照片中提取元素,将夜总会的霓虹灯色彩、舞蹈戏服廓形等细节等融入动画之中,为影片增添了趣味性和观赏性,辅以细腻的笔触和流畅的叙事,让影片气质兼具有复古感与摩登感。
本部影片的海报设计同样不容忽视。团队在海报中以红红粉粉的字体和丰富的色彩搭配,营造出一种复古而又时尚的氛围。具有高度视觉冲击力的海报成为了影片宣传的一大亮点。
在影片的实地拍摄中,导演团队深入挖掘了唐人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他们通过查阅大量老照片、研究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服饰特点,为演员们量身定制了符合时代特色的服装和道具。在北京的紫禁城、上海的外滩美术馆以及百乐门舞厅等真实场景中,演员们身着特色服饰,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故事的年代。
此外,导演团队还特意安排了舞团在百乐门舞厅的现场表演。百乐门是上海1930年代开启运营至今的经典舞厅,它的成长史与柯比以及舞团其他人所经历的时间轴几乎吻合。想象一下,远在太平洋彼岸的16个华人来到这里,与上海的老绅士们共舞,戏里戏外的时空仿佛重合,而热爱生命的人们也跨越了地理限制,传递着共同的情感。
《女人世界》的幕后制作团队通过字体设计、光影色彩、动画海报以及实地拍摄等多个方面的精心策划与实施,成功地实现了对影片主题的深刻阐述与美学表达的完美结合。
在探讨唐人街美学风格的诞生缘由及其相关历史背景时,我们不得不提及那些在华裔、日裔、韩裔、越南裔及菲律宾裔等多元族群共存的唐人街中,孕育出的独特文化现象。这种美学风格,是移民社会在面对文化差异与身份认同挑战时,通过艺术形式的创新与融合所展现出的文化瑰宝。
在杨圆圆的回忆里,她留学的时候,曾经在自己家楼下的中餐厅里产生了一种“时空胶囊”的错觉——虽然餐厅位于现代的西方城市,但无论是室内的装潢设计,还是老板和员工的状态,甚至连播放的音乐,几乎都停顿在他们移民时故乡的时空。这种在20世纪至当代的美国唐人街依然存在的现象,正是近百年前,唐人街曾作为两种文化、时空之间的“第三空间”所遗留的印记。
处于中间状态的“第三空间”唐人街,不仅是华人移民的聚居地,更是文化碰撞与交融的熔炉。在这里,越剧、舞蹈、音乐等传统艺术形式得以传承与发展,同时吸纳了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的文化元素,形成了色彩斑斓、风格多样的唐人街美学。杨圆圆向我们讲述了她初次见到柯比登台的场景:柯比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一身荧光绿色的外衣、高帽上细碎的装饰上下翻飞,忽明忽暗的灯光照射下,一幅异域风情与东方韵味交相辉映的画面赫然呈现在眼前,不拘一格、杂糅交织,不变的是跃动的生命力与激情。
而柯比及其舞团成员,正是唐人街美学风潮的构建者和推动者。曾经,出于种种原因,她们的努力少有人理解,她们的故事也无人知晓。在家庭和社会压力的因素影响下,她们中的许多人先后告别了舞台,柯比也在1970年代“退居二线”,成为了一名服装设计师。
但当2015年,柯比和其他人一起登台“风情舞名人堂”后,她发现,风情舞文化在当下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跨越漫长的时间后,舞蹈终于回归本原,成为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于是,这十余位70-90岁的美国华裔成员,开始通过跳舞回溯一种失落的文化。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音符中,她们寻回了某种笃定的东西。
正如杨圆圆所说,“奶奶们的家乡不是旧金山,她们的家乡是旧金山的Chinatown。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诞生的Chinatown,孕育出了自己特殊的饮食、文化,赋予了她们特殊的成长环境,也最终造就了她们独一无二的故事。”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如今,这个漫长的故事,从柯比的世界扩展到了杨圆圆的世界。杨圆圆至今还记得,当她历经辗转第一次来到柯比家门口的时候,柯比满是惊讶:“小姑娘,你居然真的找来了!你不是从中国城来,是从中国来的?”那天,两个人从下午聊到天黑。
自那以后,杨圆圆反复多次来到旧金山,拿起手中的摄像机,记录柯比和伙伴们无数动人的珍贵瞬间。舞台从曾经的旧金山唐人街,衍生到拉斯维加斯、夏威夷,去往古巴哈瓦那,再到中国北京、上海。她们人生故事跨越了时空,以另一种形式回到当代,打动着大银幕前的人们。
今天,许多繁荣一时的唐人街都早已不复当年的盛况。随着居住于此的人们先后迁出,凝固于旧时的生活气息与人际交往方式也逐渐散去,唐人街正在变得平淡而默默无闻。当海外第一代移民们日渐老去,当全球化社会将文化差异与隔阂不断抹平,唐人街,注定只能作为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符号,渐渐隐入时代的尘烟。
但那些诞生于唐人街的美却不会消失,它们藏在柯比缝制的一条袖子里、在《女人世界》片中一个小小的笔画设计中、在柯比与史蒂芬家里的灯光倩影之下。当上海外滩美术馆和紫禁城见证了柯比和舞团跨时代的舞步,华人移民对故乡的绵长情愫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唐人街三个字,却在影人的演绎下获得了新的活力与内涵,被更多人看见、记得,作为一种独特的美学,在当下萌发新的生机。
看完文章的美学赏析,你最喜欢哪个精彩片段?有什么想对导演说的?欢迎跟我们分享你的想法,DECO将选出5位精彩留言送出5张《女人世界》的电影票。
监制 | 庄娅琼
文 | refrain 视觉 | 福瑞达
编辑 | 冷面 助理 | 陈俞汛
图片来自杨圆圆提供
感谢杨圆圆接受采访
本文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权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投稿,请联系留言获取方式。
《沙丘2》顶破了美学的天花板?值得周末连刷两遍
影视美学 | DECO对谈《繁花》文化顾问庞洁:走近王家卫式的“上海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