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人投喂2000万,只为看一个“美食up主”?B站这是有了自己的《十三邀》啊

内地明星 2 0

前段时间,《十三邀》在阿那亚举办了线下的100期特别活动,据说一票难求。

从2016年开始,这档访谈节目持续更新,议题越来越宽广,口碑逐渐攀升。第一季的豆瓣评分是8.3,第八季已经涨到9.5,俨然成了腾讯视频的一块招牌。

无论谈流量还是谈商业,眼下是短视频为王。从抖音、快手到视频号、小红书,短视频把我们的生活全面包围。但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优质长视频的价值更值得重视。不过这里要说的并非腾讯视频,而是B站。也是在最近,B站上发生一件外界关注不多,却很有意思的事:UP主“食贫道”拿下了600万粉丝。此时距离其团队发布500万粉丝QA视频,不过四五天时间。

食贫道既不是B站粉丝体量最大的UP主,更不是最知名的UP主,甚至你可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它的视频有百万人付费观看。在整个B站,这是独一份的成绩。它蹭蹭涨粉,就受益于此。

要知道B站向来以免费内容最受追捧,食贫道的表现无论从UP主角度来看,还是从B站平台来看,都像是一个“异类”——某种程度上,这佐证了B站的特殊性,同时也可能预示,B站内容生态到了一个变化的节点。

百万人一起充钱,B站网友不“抠”了

比较各平台的用户价值,B站网友长期背负着“抠门”的名声。现在上百万B站网友一起痛痛快快花钱,给自己正名。

充电即付费。要看食贫道的充电视频,最低消费是每月12元——如果连续包月则是每月10元。从官方页面来看,现在有近190万B站用户解锁了食贫道的充电视频权益,而且大家纷纷表示:这钱花得值。

这是一个夸张的成绩。一是意味着这个账号三分之一的用户为它付费,这在很多有付费订阅模式的内容产品里都是很高的比例;二是按这个价格和人数简单计算,即便扣掉平台和渠道分成,其付费收入也到了千万级别。虽然不能跟带货大主播们相提并论,但对比单纯靠内容换收入的创作者,已经足够惊人。

食贫道不是B站新生。这个账号的第一支视频发布在2018年,早先主要记录“饼叔”一个人的美食探索。后来团队逐渐壮大,美食中融合的人文色彩越来越重,形成一种特色标签。

2023年,B站为了激励UP主创作更好的视频,推出充电专属视频功能。同年11月,食贫道发布第一支充电视频《迷失东京》,一举“破圈”成名。朋友圈,微博,知乎,乃至于一些小众论坛,都有人讨论这期内容。很多从没在B站消费过的老用户第一次在B站花了钱,也有不怎么用B站的人专门为此打开了B站。并且在看完后,大家共同的感受是,远胜去电影院刷一部庸常电影。

平心而论,这种赞誉不过分。

图源:食贫道《迷失东京》截图

《迷失东京》是展现日本社会的纪录片,时长2小时零8分。以一部电影的长度,压缩了陪酒女、流浪汉、黑帮、AV演员、孤独死清扫员等形形色色人士的生活与故事。这些内容不是一个个分别展开,而是有所关联和交叉。你会看到独自养育三个孩子的妈妈如何强颜欢笑陪酒陪唱,头发灰白的老人去给孙子辈的女团偶像激情应援,黑道大哥做公益尝试重启人生又忽然入狱,AV从业者们如何理解自己的特殊工作……一句话,食贫道呈现了东京的复杂和复杂之下的特质。

这种呈现既依靠多方采访汇聚来高密度信息,更凭借画面与配乐的精巧编排,提供了专业纪录片的质感。稍作剧透,1小时34分开始的音画剪辑,就被很多人评为神来之笔。最终,观众不仅感受到东京的孤独和压抑,还窥测到孤独与压抑下更深的东西。

对食贫道自身来说,《迷失东京》成了内容关注度的高峰。它冲上B站全站排行榜的第37名,拿到15万转发,在站内站外都引起广泛议论。眼下其总播放量超过1600万,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可能都会是B站充电视频能拿到的最好成绩。

看食贫道充电视频,有时让人想到《十三邀》,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付费内容,尽管一个是直接充钱给内容创作者,一个是充钱给视频平台;它们都具备良好的品质,往往能带动观众对某个话题的思考。对比现在大量的娱乐向视频,这是一种稀缺属性;并且,它们多多少少都做到了出圈传播。

《十三邀》近期的例子,是访谈北大副教授林小英时提到反教育内卷,引起知乎上对教育话题的关注。食贫道后来记录中国台湾的《何以当归》,记录中东的《迦南孤儿》,记录泰国的《神鬼传奇》,记录菲律宾《神佑之地》等,在微博上都得到大批网友推荐。

图源:食贫道《神鬼传奇》截图

就B站整体生态来说,它一直不缺好看好玩的内容,但食贫道依然脱颖而出。这种独树一帜,离不开核心人物饼叔在内容创作上的积淀。他本身是调查记者出身,曾担任央视驻俄罗斯首席记者,这让食贫道在起点上就形成了降维打击。

不过细究起来,食贫道之所以能成为今日的食贫道,与B站也不无联系——它或许只能壮大于B站。

B站需要更多食贫道,但不只是B站需要

如果说《十三邀》是腾讯视频的招牌,那么食贫道现在也成了B站的一块招牌。

尽管食贫道不只在B站开设账号,但B站是他们最主要的内容分发平台。特别是超长的付费内容,只在B站推出。这本身成为观察视频平台的一个切角:腾讯视频同样有网友自制内容,字节一直在拓展中长视频生态,而食贫道的例子说明,B站在孵化内容方面的确维系了某种壁垒。

就像植物生长一样,平台提供土壤,内容只有在适合自己的地方生长出来。B站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即便平台本身有种种问题,但B站网友可能是最有耐心去看严肃一点的长视频内容的群体。

今年上半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10.5亿人,占到网民整体的95.5%。我们越来越习惯看短的内容,从中享受乐趣或是感受某种刺激,又或者是了解某种信息或知识。但一些话题和故事,没办法用短内容来讲述。而在内容消费的惯性下,B站用户有了与众不同的内容偏好。

图源: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同时,B站也有推动UP主创作更高质量视频的必要。这一方面源于老生常谈的头部UP主视频逐渐无聊等内容注水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跟B站自身的发展迟滞有所关联。2021年,B站董事会主席兼CEO陈睿立下目标,2023年实现4亿月活。然而回顾官方财报数据,B站月活跃用户的高峰停留在3.41亿,距离当初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这时候,B站就更需要可以破圈传播、并吸引新用户群体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自制的影视综艺,比如B站历年跨年晚会、在豆瓣拿到8分以上评分的网剧《三悦有了新工作》。不过整体来看,腾讯视频们在这方面更胜一筹。而如果比拼纯粹娱乐化的用户自制内容,很难有哪个平台比抖音快手更娱乐。

于是,能触动大众兴趣又能保持高水平制作的严肃一点的视频,恰好成了一个帮B站拉新的突破口。

就像《十三邀》给腾讯视频带来的影响一样,一些平常不怎么用腾讯视频的人,会因为这样的内容关注它。只是相对于腾讯视频,B站对新用户有更迫切的需求。考虑到B站超过95%的视频播放量都来自UP制作的PUGV和Story Mode,这类内容大概率还是要靠UP主来完成。

食贫道就是一个例子。从火烧云数据统计的食贫道粉丝画像来看,他们有超过一半粉丝是LV0用户,也就是仅仅注册了B站但没有通过B站答题测试的用户。而从B站大盘数据来看,这类群体约占总月活用户的三成。由此推测,食贫道确给B站带来了新的增量。只是同样的例子很难复制。

最后回到内容本身。尽管内容好与不好的评判有很多维度,“意义”始终是很重要的一个。

在一次采访中,饼叔曾阐述了自己对“有意义的内容”的理解。在他看来,“有意义”分三个层次,首先是明确为谁服务;再是寻找更有内涵的人设和内容,吸引用户持续关注;然后是探索内容上的突破,为大家提供“乐呵”之外的价值。对应这种创作理念,有网友如此评论食贫道:好笑的视频已经有很多了,很高兴能从这里看到点别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需要食贫道或《十三邀》这类内容的不只是某个平台,还有作为观众的我们自己。

标签: 美食 b站 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