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曾静萍有什么故事?

内地明星 2 0

曾静萍老师,梨园戏表演艺术家;被东南亚、台湾戏迷奉之为“梨园天后”。

“表演艺术新天地”是国内首个在商业生态圈举办的大型专业艺术节,自2016首次创办以来、已连续第三年在新天地举行,当时那年的参演剧目重磅升级,传统剧目纷纷以全新方式进行呈现,有“戏曲活化石”美誉的梨园戏及其传人曾静萍大师带来别出一格的创意环境戏曲《吕蒙正.过桥入窑》,其实这个剧目很多剧种都会有,《吕蒙正》、里头有一折《过桥入窑》,是几代的梨园戏人都会去传承的一个好剧目,看到这个新天地壹号会所的场地,想到了这个剧目,有时候剧目的呈现跟场地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这次很近距离的一个演出、对演员来讲,可能也是比较大的一个考验,所以选演员跟剧目也是有直接关系的。梨园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曲之一,其小梨园流派的传统剧目《吕蒙正》之中的一折《过桥入窑》科曲俱佳、又不失生动风趣,情感真挚动人,展示出中国传统戏曲中令人惊艳的形体与韵味。作为我们这一代演员,因为以前都是演的一些折子戏,然后是一个三面的舞台,这个是梨园戏的很早以前的演出的一个样式,那后来随着镜框舞台的出现以后、这种样式的演出就会少,其实梨园戏蛮适合这种近距离的,然后在几年前、我们去日本参加铃木忠志老师的这个小剧场,就利贺的合掌屋里头,我们带去的打门、演员跟观众的距离也只有一米左右,而且是我自己去演出的、所以自己的感觉观众的这种、他这种期待,呼吸之间的这种相互的感受,突然让自己觉得这种近距离的演出、对演员的这种考量,对剧目的一些唱做念、所有的技术技巧和表演上都会有很高的这种要求,然后这次的新天地有这么一个环境的演出、自己就没有任何的考虑的,自己就一下子就觉得是应该来。其实第一场自己还是蛮纠结的,因为你知道很传统的一个剧种、要走进我们所谓的这种创意,其实本意里头跟这种环境和艺术节的这种创意不是说把我的这个剧种走得很宽、走得很远,或者有大的一种尝试,其实不是,是新的这种演出样式扑面而来的,反而带给了梨园戏细腻考究的这种剧种以及我们的演员的本事,他得到了很好的空间的一种展示,然后艺术的表现手法、自己觉得是有多样的,就是一个情感的传递、它不是只有一个方式,只要是适合的、自己觉得它这种方式是多样的,自己是蛮忐忑的,不知道第一次的呈现会是怎么样,其实也经过很多的思考,后来我们找到一个最适合的方式、就是往往梨园戏的这些程式的表达,在排练的时候、它可以没有受到服装的限制,他的手、因为梨园戏有一整套非常严谨的这些传统科介、我们叫做18部科目,如果有时候被裙子、被比较宽的袖子给挡住了以后,反而看不到他最准确最精致的细腻的那种涌动,那么我们就想了一下还是呈现一种排练的样式,那这种排练、既是能够看到演员穿上练功服的最基础的这么一种原始的呈现、素颜的呈现,同时会营造一种观众和演员之间很近的这种距离,这种距离、它是一种宽松的、而是一种亲近的,自己觉得更准确的是一种呵护型的,观众给予演员、演员付出给观众,他们之间一种呵护的这种表演样式,自己觉得蛮温暖的,自己感觉观众的那种静和那种期待、而且我们有时候会打断,给观众一个解释以后、然后我们再继续,然后这个也在告诉观众、当演员打断了以后,然后再继续的时候、他是不是一下子又进入那个状态,或者要有一小段的时间再进入,这个对于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了解、对于表演的这种了解,自己觉得是蛮有趣的。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因较好地传承了古音古韵和特有曲牌,梨园戏颇有古意民风,说起梨园戏的今天、则不得不提曾静萍,她本人因精湛演技、而两次受到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的肯定,是梨园戏首屈一指的名家名角,在传承和完善发展梨园戏方面、更是不可或缺的人物,身为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在抢救、传承、发展梨园戏艺术传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个剧种,从它的古脚本和它的表演程式、我们都在考究它可能有近800年的历史,那么这个历史、因为它这个剧种的所有的表演都非常的讲究,那训练一个演员也要6、7年的时间,然后又加上是闽南的这些泉腔的剧种,所以人才的培养也特别的难,所以一直浪淘沙,淘淘淘淘到了建国以来、就是1953年开始,这个剧团成立到现在,这个剧团就剩下一个团了,所以我们文化部曾经有过一次的“天下第一团”的汇演,我们也属于那次汇演的这么一个剧种,所以说它的发展、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看要从哪个方面,如果从传承、它这个剧种的一些剧目,自己觉得它是好的,因为从建团以来,1953年到现在、我们一任一任的团长都没有忘记在主持这个团的最终的理念、就是把一个一个的传统戏,让一代一代的梨园戏的人传下来,这个接力棒自己觉得接得还蛮不错的,所以我们现在能够在舞台上呈现的一些传统剧目还是蛮可喜的。然后另一方面,从社会的一个状况,当然这几年的对于传统戏曲的扶持、重视,都不断地在加强,也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现象,真正的自己觉得它还是属于边缘化的,就戏曲还属于边缘化,自己觉得它能够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可能要有一个比较漫长的时间。自己是地道的泉州人,那梨园戏就在泉州,这个剧种之所以它会那么的就是上自己的心,跟它的地域养育着它有直接的关系,那么这一个泉州人演的泉州方言的一个剧种,你离开了泉州,你说它找不到边了、也没有根了,这个时候、人就会突然间就空了,因为自己2003年、2005年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在跟欧洲的一个剧团有一个合作,然后参加了欧洲的很多的艺术节,然后很多的朋友都劝自己说、这么好的梨园戏的这么一个东西,能不能去做一个传播,自己确实有动过心、然后后来自己觉得、我如果去传播,可能对梨园戏的这么一个传播、会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但是后来到最后的时候、我这个人会在哪了,可能就没了,或者我的艺术就没了,就那个时候年纪还很小,在2003年的时候才没几岁,那个时候没有很明确的一个,意念上感觉到、自己好像就会以后就没有根了,然后就没有留下来。

曾静萍,国家一级演员,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代表作品有《陈三五娘》、《高文举》、《蔡文姬》等,说起曾静萍与梨园戏的结缘、却仿佛是冥冥之中的造化使然。很小的时候,他们台上需要一些小角色,就跟着去演出,不知道,自己也不知道说不清楚,反正就很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舞蹈,那喜欢舞蹈、然后就慢慢就跟着演小话剧,然后学校宣传队,当时叫宣传队、然后就考,然后又没考上,后来去候补,候补了然后就慢慢慢慢、很长。这个东西不是说,我要执着了、我要追求了,不是的,好像是你,哪一天我也忘了,很多时间就是喜欢,刚刚开始来考,其实考梨园戏、自己也不知道它是一个戏曲,那慢慢来考,考完了以后没进,没进就很伤心,那后来就候补,一个月、人家去学习一个月了,自己才候补的一个、我们那张迟了一个月的入学通知书还留着,然后就进去,进去有很多纠结,学的时候很苦,然后有时候就会、自己的长相,自己的性格也不太受老师的喜欢,然后有很多 很多很有趣的故事,然后到了剧团了、到剧团也是经历了一些,那些经历、自己觉得那些经历自己觉得都是一些财富、对自己来说,因为现在想起来历历在目,一个一个经历,自己觉得都对自己特别有用,然后你说什么时候喜欢、自己也不知道,因为人可能有折腾了,有折腾、有一些不一样的,在这个剧团的不一样的经历了,可能就是回归吧,心灵的那个回归,就会比没有经历过的人更深刻,可能就是这种感情慢慢慢慢慢慢的,你就跟它的你所说的这个付出或者怎样去建立了,那建立了以后、你说你会一辈子为这个什么,不知道,人都不能说、说你会一辈子,也许我明天又变了、或者后天明年又变了,不知道,你要等到你走完了以后,你才有权利有资格说,我为这个剧种、或为什么,自己觉得这个才是实在的。

在梨园戏的舞台上,曾静萍是光芒四射的,只要她“螃蟹手”一抬或是“阚脚”一扬、便能迎来台下的欢呼和掌声,25岁那年、曾静萍成为了福建省第一位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项梅花奖的获得者,44岁时、她再获“梅花”、成为了目前为止、福建省唯一两度“摘梅”的戏剧演员。自己是1989年得梅花奖,梅花奖已经六届了,福建省还没有一个梅花奖演员,所以省里面蛮着急的,那个时候、就刚好有一个戏叫《节妇吟》,那个时候自己刚生完孩子、那个时候很多人都很着急,就说要不这个戏还不错、这个演员还有一点希望,然后我们就利用这个戏和这个演员去拼一拼看,那么为福建打破这个零的突破,然后就去了,1989年的时候、傻傻的,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然后那个体型还不是恢复得特别好,那就去了。二度摘梅也是、也是很奇怪,因为我们《董生与李氏》也是得到“十大舞台精品艺术”的榜首,那不是有得了这个奖、就要全国去巡回吗,然后又会去北京,然后去北京的时候、要不然那 我们那个两个老师他们跟着我们去巡回,一个是这个戏的编剧,一个是福建省很好的评论家,他就说、要不你去参加梅花奖、二度梅评选,自己就说好吧,那就在巡演的那个演出就参加了,就进了,就这样,蛮幸运的。往上一个楼梯的时候,都是有一个很好的老师在扶持着,这个比其他的演员、自己真的是幸运了不少。

如今的梨园戏,与昆曲、越剧、黄梅戏等被共称为最吸引年轻人的剧种,但目前梨园戏的从业者也仅有200多人和唯一一个“天下独一团”的剧团,曾静萍为抢救这个剧种而不遗余力,她总是在各种场合向大众推广着梨园戏骨子里的典雅与浑厚,更着力引导和选拔着年轻血液、为这一古老剧种注入新的生命力。

现在小孩子就90后、00后,现在00后、都快10了当时,这些孩子们,你跟他说、你要去为这个剧种要怎样去干嘛、或者去,这些都行不通了,自己觉得现在的孩子他很现实,然后聪明、思想很活跃,你说要让他们怎么去为这个剧种发扬光大,这句话自己觉得要到他们一定成熟年龄再说,现在告诉他们这些、他们会觉得你非常说教,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所以对90后、00后,而且10后的孩子们的这种教育和培养,可能自己觉得不管是从剧团的专业老师和学校、包括一些艺校的,都要有新的一种观念的进入了,自己首先觉得应该跟他们玩在一起,在玩的过程当中、对他们有一种熏,然后还要看到他们生活有没有保障,自己一直觉得学戏的孩子们家庭的条件不要太苦,学戏的孩子起码生活不担忧、来学可能会好一点,以前没有这个话题,自己觉得现在不一样,从很多方面自己觉得,因为自己接触的两、三批学员,当时那年又要准备再招一批的,自己都会发现这个问题,而且从演员的所有的气质、从演员的那种感觉,戏曲演员绝对要富养,自己不觉得戏曲演员要让他受苦、甘守清贫这些,自己不觉得,因为自己能够坚持下来,就是因为自己的家庭条件不错,自己没有生活的担忧,自己没有生活的压力,然后我来做的,自己父母亲虽然反对自己、但是自己的生活无忧无虑,自己能够专心地,如果说自己很苦的话、我的家庭,我的孩子都没有得到生活的保障,你说我肯定要分一半的心去生存的问题,去考虑这些。

从《陈三五娘》到《节妇吟》,从《董生与李氏》到《御碑亭》,曾静萍这位让戏迷趋之若鹜的梨园戏名角、依旧不停追逐着舞台上那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