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淑芳:带领30名演员赴美演出,却组团留美不归,如今想回国养老

内地明星 1 0

1988年,中国正欣欣向荣,改革开放的步伐越來越快,而对于京剧名伶齐淑芳而言,这一年,注定是她人生的拐点。

她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石破天惊的决定——留在美国,开启一段长达30年的异国漂泊之旅。

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她个人的命运,也引发了国内的轩然大波,过去那么多年后,她却想回国养老,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提起齐淑芳的名字,那个时候的京剧爱好者谁不认识呢?她长得漂亮,声音好听,演戏很有感染力,大家都喜欢她。

《智取威虎山》中的常宝童、《锁麟囊》中的薛湘灵,每一个角色都被她演绎得活灵活现。

每次演出,戏院门口总是人山人海,一票难求,她享受着舞台上的光环,是名副其实的京剧名伶。

然而,当她踏上美国的土地,亲眼目睹了这个国家的繁华景象,她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城市里高楼林立,街道上车来人往,大家都穿着很时尚,走路也走得很有品味。

改革开放带给中国带来了发展的机会,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彼时的中国,物质相对匮乏,与西方世界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

大家对外面的世界都很感兴趣,越来越多人喜欢出国旅行,很多人内心都渴望去探索外面的世界,看看它有多精彩。

这里的一切都跟她家乡环境完全不一样的,让她眼睛直勾勾地,感觉像进了另外一个世界。

美国,这个曾经只存在于她想象中的国度,如今真实地展现在她眼前,比她想象的更加繁华,更加充满活力。

美国观众的热烈反应,让齐淑芳对中国京剧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她看到了新的希望,也明白了京剧在海外的发展潜力巨大。

她突然想到,其实在美国,京剧这门艺术也还挺受歡迎的。

或许,这里可以成为她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就这样,在回国日期临近之际,齐淑芳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留在美国。

她想尝试不一样的生活,看看世界的各种文化,想要让自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美国打工洗碗对她来说,比在国内演出赚得多。这对于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艺术家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然而,这个决定也意味着她要放弃国内的一切:她所熟悉的环境,她所热爱的舞台,以及她深爱的丈夫。

当时的她,也许并没有完全预料到,这个决定将会给她的人生带来怎样的波澜。

齐淑芳的留美,并非个例。和她演同一部戏的三十多位同行都做出了同样的决定。

这个消息在中国引发了热议。媒体纷纷报道,舆论一片哗然。

很多人指责他们背叛祖国,崇洋媚外,更有甚者,将他们的行为视为“叛国”。

以前出国都比较敏感,更别说集体出国了却选择不回国。

齐淑芳和她的朋友们为了面对外界的不理解和挑战,毅然踏上了在美国拼搏的旅程。

然而,现实远比他们想象的残酷。初到美国,文化和语言都是个大挑战。

他们觉得很不适应,可能是因为生活习惯不一样吧。他们的京剧生存之道,在美国却不那么吃香。

美国观众刚开始对这门东方艺术还挺好奇,但新鲜劲很快就过去了。演出没了,他们过得可真难。

齐淑芳为了生计,只能去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工作。她曾经在唐人街的小餐馆打工,做过洗碗、跑腿这些事情。

曾经光鲜亮丽的京剧名伶,如今却沦落为异国他乡的底层劳动者,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她不禁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

孤身一人,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感觉特别迷茫和难受。她和老公龚国泰之间也越来越不像以前了。

龚国泰无法理解她的选择,更无法接受她抛弃家庭的现实。多年的等待,最终换来的是一纸离婚协议。

这段感情的破裂,无疑给齐淑芳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生活很难,但她对京剧的热情依然炽热。

她在美国带头推广京剧,还教外国人唱京剧呢。她创办了自己的京剧团,计划寻找学生,并让京剧得以继续发展。

我是中国人

时光荏苒,三十年转瞬即逝。2018年,齐淑芳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

此时的她,已不再是当年舞台上风华正茂的京剧名伶,而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妪。

回国后的齐淑芳,并没有受到英雄般的欢迎。相反,等待她的是各种质疑和非议。

有人说她是“回来捞金”,有人质疑她早已加入美国国籍,甚至有人对她当年的选择进行道德审判。

面对质疑,齐淑芳坚定地说:“我始终是中国人的身份。”这句话,在一些人听来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有些讽刺。

毕竟,三十年前的她,为了追求所谓的“美国梦”,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祖国。

然而,也有人对她的选择表示理解。他们认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出国热潮席卷全国,很多人都有着“美国梦”。

齐淑芳的故事,就好像时代洪流中的一滴微水,虽然渺小,但也映照着时代巨变。

更何况,她在美国三十年,确实为京剧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将这门古老的艺术带到了世界的舞台。

宣扬艺术

回望齐淑芳的留美之路,人们不禁要问:她的初衷究竟是什么?是为了传播京剧文化,还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

这问题她自己心里应该最清楚。她也确实很看重物质生活。

在80年代的中国,物质相对匮乏,而美国则代表着富裕和先进。

齐淑芳说,在美打盘子的钱,比他在国内演出的收入还多。这句话,或许可以解释她为什么选择留在美国。

然而,如果仅仅是为了金钱,她完全可以选择其他的职业,没有必要坚持推广京剧。

京剧在美国的传播,并非易事。比如跨文化交流,語言不通,观众能不能接受你的内容,这些都是一大挑战。

齐淑芳的京剧团,也曾面临解散的危机。剧团的大部分成员,都无法适应美国的生活,最终选择离开。

在这种情况下,齐淑芳依然坚持了下来。她四处跑,想方设法找演出、招收学生,一直为京剧团的生存奔波。

她就像一个孤独的战士,在异国他乡,守护着这门古老的艺术。她的坚持,最终得到了一些回报。

她们的京剧团在美国打下了根基,也让越来越多美国人爱上了京剧。她努力普及京剧,让美国人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美国境内推广京剧仍然很不容易。

美国的主流文化,与京剧的艺术形式存在巨大的差异。

说实话,对美国人来说,京剧可能有点儿难懂,唱腔和动作也可能不是那么容易接受。

无论如何,齐淑芳的回归,引发了人们对个人选择、文化传承、时代背景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她的一生,不仅是个人经历的记录,更像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对齐淑芳的选择,不好说对或错,需要更仔细地理解。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我们应该尊重个人的选择。

然而,选择也意味着责任。在做出选择的同时,我们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更加珍惜和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它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标签: 演出 养老 齐淑芳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