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民革党员白凯南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

内地明星 8 0

白凯南(中)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

近日,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仪式暨惠民演出在江苏南通举办,民革党员、中国广播说唱团演员白凯南凭借作品《快来吧结果》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是获得该奖项的六位获奖人中唯一一位相声演员。“作为一名民革党员,我希望这次能为民革争光!”白凯南说,“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在民革的领导与同志们的帮助下多丰富自己,加油上进,努力进步。”

白凯南(中)在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奖人员见面会上留影

中国曲艺牡丹奖设立于2000年,是由中国文联、中国曲协主办的全国性曲艺专业最高奖,每两年评选一届。本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共收到465个节目,经初评、4个分赛区比赛、终评,共评出节目奖5个、表演奖6个、文学奖4个、新人奖5个。

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奖名单

在获得本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之前,白凯南曾两度提名该奖项,可惜都与奖项错过。谈及自己参与牡丹奖的心路历程,白凯南分享说:“前两次去信心满满,但根本不是我想的那样,竞争太激烈了。这次我反而心态平和,没想到得到了好的结果。” 2010年,白凯南与相声演员贾玲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为观众带来相声表演《大话捧逗》(作者:邹僧),把许多现代元素巧妙融入作品,通过表演与讲述的结合,将一个传统段子重新演绎成琼瑶版、金庸版和宫廷版,展现出良好的喜剧效果,该作品荣获了“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曲艺组三等奖,白凯南也凭借该作品第一次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提名奖。2016年,白凯南凭借与搭档蒋诗萌、叶飞共同表演的相声作品《花样节奏》(作者:邹僧)第二次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提名奖。

心态平和的背后是踏实的努力和付出,白凯南在本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的获奖作品《快来吧结果》(作者:邹僧)中,与搭档迟永志一起采用唱演结合的夸张手法,探讨了过程和结果到底哪个更重要的问题。他在接受采访时说:“就像我这个作品所讲述的一样,虽然要结果,但过程才是最精彩的。”据悉,白凯南在线下已演出了近百场《快来吧结果》,为他积累了丰富的演出经验。

白凯南(左)和搭档迟永志正在表演相声作品《快来吧结果》

“艺术源于生活。”白凯南说,“我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在自己适合的位置上发光发亮。”一直以来,白凯南坚持扎根生活,致力于将相声这一传统艺术带入更广泛的民众视野,积极参加各类惠民、慰问演出和活动,无论是在可容纳上万人的大型体育馆,还是在温馨的小剧场,将欢声笑语传递给观众的初心始终不变;他坚持原创,将相声作品的表演创作视为一种责任和使命,每年,他都会创作表演1至2段风格独特的相声作品,为观众带来新鲜的视听体验。

“作为一名表演者,能够与优秀的搭档一起创作出精彩的作品,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旺搭档”的白凯南欣赏每位搭档的才华与努力,认为合作的成功是团队共同付出的结果。

白凯南正在表演话剧《鳄鱼》

今年,白凯南做了新的尝试——参演了由著名作家莫言编剧、央华戏剧创始人王可然执导的话剧《鳄鱼》。白凯南在剧中饰演的牛布,是个层次丰富的人物。“为了把这个‘坏’角色演‘好’,塑造出他洋洋得意、小人得志的状态,我付出了很多努力,我从细节入手,深入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白凯南说,“借鉴戏剧表演的表现手法,丰富自己喜剧的表演风格,为观众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我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

2018年6月30日,对白凯南是一个值得铭记的特别日子。这一天,他正式加入民革:“成为一名民革党员,是我的光荣。”2018年8月,民革东城区委会第十一支部新党员座谈会上,白凯南与其他新党员一道,介绍了自己的入党动机、工作生活情况、履职期待等。“作为一名民革新党员,我接下来还要不断学习,积极参加组织活动,更加关注民生民情,认真撰写社情民意,履行好民革党员的职责。”白凯南说。

2018年8月,白凯南(左一)参加民革北京东城区委会第十一支部迎新座谈会

近年来,白凯南始终牢记文艺工作者和民革党员的初心使命,努力创作和演绎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活跃在相声、戏剧、综艺等舞台,并热心慈善事业,坚持“说相声送笑声、送笑声到基层”,走进山区、校园、社区等基层一线,把高质量的文艺演出、欢乐与笑声送给老人、儿童和需要关心帮助的困难群众,曾荣获第十八届(2021)中国慈善榜“年度慈善明星”、第二十届(2023)中国慈善榜“年度慈善明星”等荣誉称号。

白凯南(中)在民革东城区委会活动上表演节目

白凯南(左二)参加民革东城区委会2023年调研课题结题会

白凯南(左一)在民革东城区委会2019年度总结表彰联谊会上荣获民革东城区委会“2019年度优秀党员”

“今后,我希望继续将专业和履职相结合,把更多的百姓心声融入作品当中,让作品更加富有社会责任感。”白凯南表示,在文艺创作上会坚持贴近生活、扎根百姓,力求真实、踏实、扎实,创作出更多接地气、有生命力的作品,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创新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者 _ 赵亮

本期编辑 _ 王欣雨 林紫文

审核 _ 王恺强

监制 _ 陈晓燕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